8.下列實驗中,所用試劑不能很好地達到使用目的是(  )
 實驗名稱所用試劑使用目的
A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碘液染色
B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生理鹽水保持細胞形狀
C維生素C的檢驗雙縮脲檢驗是否有維生素C
D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碘液檢驗淀粉是否被消化
A.AB.BC.CD.D

分析 1、制作酵母菌臨時裝片所用碘液的目的是染色;
2、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所用生理鹽水,目的是保持細胞形狀;
3、維生素C能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這是維生素C的特性;
4、利用碘液遇淀粉變藍的特性,可以檢測淀粉是否存在.

解答 解:A、觀察酵母菌臨時裝片;不染色在顯微鏡下看不清;想要看的更清楚一些,就要用碘液染色.故制作酵母菌臨時裝片所用碘液的目的是染色.故不符合題意;
B、如果將取下的口腔上皮細胞放在載玻片的清水中,口腔上皮細胞的濃度大于清水的濃度,因此會吸水膨脹甚至漲破影響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濃度是0.9%,故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所用生理鹽水,目的是保持細胞形狀.故不符合題意;
C、維生素C有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特性,因此常用該溶液來測定食物中是否含有維生素C及比較維生素C含量的多少,故符合題意;
D、碘液遇淀粉變藍,所以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所用碘液是檢驗淀粉是否被消化.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C.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養(yǎng)成熟練科學的實驗操作習慣以及明確操作的目的.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表中關于疾病的分類和預防的歸納,正確的是( 。
編號疾病分類預防措施措施的作用
A脊髄灰質(zhì)炎呼吸道傳染病室內(nèi)通風消毒切斷傳播途徑
B流行性乙型腦炎血液傳染病注射疫苗控制傳染源
C細菌性痢疾消化道傳染病保證飲食衛(wèi)生切斷傳播途徑
D腳氣病體表傳染病服用維生素保護易感人群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仔細閱讀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14年西非地區(qū)爆發(fā)了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埃博拉疫情,埃博拉病毒感染致死率極高,可達90%,截至目前,該疫情已造成超過2.5萬人感染,超過1萬多人死亡.
材料二:埃博拉病毒不能通過空氣傳播,健康人只有在接觸了被感染對象的尸體或感染者的體液(包括血液、唾液、汗液、尿液、嘔吐物或精液)后,才能感染上埃博拉病毒.
材料三:埃博拉病毒感染的一個重要特征是抑制宿主的免疫反應.在感染期間,患者的脾臟、胸腺和淋巴結(jié)等部位有大量淋巴細胞凋亡,重癥患者最后可因內(nèi)臟和體表出血而死亡,人一旦發(fā)現(xiàn)被感染,就要及時隔離并接受抗病毒治療和對癥治療.
材料四:對于埃博拉病毒,至今仍無十分有效的治療措施,疫苗是對付病毒的有效手段,埃博拉病毒疫苗的研制自2006年開始,目前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1)埃博拉病毒是一種非細胞型生物,其結(jié)構(gòu)簡單,僅有蛋白質(zhì)外殼和內(nèi)部的遺傳物質(zhì)組成,主要感染人類和靈長類動物,屬于動物病毒.
(2)埃博拉病毒的傳播方式屬于接觸傳染,其感染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抑制被感染者自身發(fā)生免疫反應,從而使感染者患病死亡.
(3)對埃博拉病毒感染者進行隔離治療是屬于傳染病預防措施中的控制傳染源環(huán)節(jié);在疫情發(fā)展期間,對來自疫區(qū)人員進行嚴格的隔離觀察.禁止非疫區(qū)旅行者去疫區(qū),這屬于傳染病預防措施中的切斷傳播途徑環(huán)節(jié).
(4)在生活中,人們通常會為預防某種傳染病的發(fā)生而接種相應的疫苗,那么,接種的疫苗屬于抗原這種免疫措施屬于特異性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關于?、水螅、渦蟲、蚯蚓、渦牛的共同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體內(nèi)無脊椎B.身體呈兩側(cè)對稱C.體表有角質(zhì)層D.有口無肛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鐘山英家大頭菜美味可口,我們食用的地下部分屬于營養(yǎng)器官(“營養(yǎng)”或“生殖”),大頭菜屬于雙子葉植物(選“雙子葉”或“單子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在學習光合作用知識時,老師布置學生課余完成“綠葉在日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的探究實驗,學生就此做了如下設計:
(1)取三只玻璃杯(甲、乙、丙),在甲、乙兩只玻璃杯里放入鮮嫩的枝條,丙不放.
(2)取一細管,分別向三個玻璃杯中吹起10多次,然后用玻璃片蓋嚴杯子.
(3)將甲玻璃杯放置到黑暗的地方,乙丙兩個玻璃杯置放在日光下.
(4)數(shù)小時后,用燃燒的蠟燭分別放進三個玻璃杯里,觀察蠟燭的燃燒情況.
請回答:
(1)甲與乙、乙與丙形成對照,它們的變量分別是光照、植物.
(2)甲與丙不能形成對照,原因是變量不唯一.
(3)向三個玻璃杯中吹氣10多次的目的是向水中提供充足的二氧化碳.
(4)根據(jù)學過的光合作用的知識,你推斷三個玻璃杯里蠟燭的燃燒情況是:在乙杯里能燃燒,在甲、丙杯里不能燃燒.
(5)如果蠟燭在三個玻璃杯里的燃燒情況與理論相符,則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綠葉在日光下吸收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關于植物種子的描述,正確的是( 。
A.雙子葉植物的種子一般沒有胚乳,整個種子是由受精卵發(fā)育來的
B.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種子胚的結(jié)構(gòu)完全相同
C.種子萌發(fā)時胚根首先突破種皮向地生長,并發(fā)育成根
D.種子萌發(fā)后依靠細胞分裂發(fā)育成幼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植物的器官中,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都不具有的是(  )
A.B.C.D.種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曉勤和阿謙去拿橘子吃,發(fā)現(xiàn)很多橘子都長了青霉.而用小保鮮袋分別包裝的橘子都沒長青霉,他們有了下面的對話,請你補充完整.
阿謙:早幾天只有一只橘子上長了一點點青霉,早把它丟掉就好了.
曉勤:這個現(xiàn)象很像傳染病哎!從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huán)節(jié)來看,長青霉的橘子就像傳染源,好橘子就像易感人群.
阿謙:青霉就像引起傳染病的病原體,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來看,丟掉長青霉的橘子代表控制傳染源,用保鮮袋包裝新鮮橘子則代表切斷傳播途徑.
曉勤:我們用橘子長青霉現(xiàn)象說明傳染病的傳播和預防,就是老師說過的模擬實驗法.
阿謙:青霉的孢子是通過空氣傳播的,用橘子長青霉的現(xiàn)象不適合(填“適合”或“不適合”)說明細菌性痢疾的傳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