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人類和大猩猩的骨骼和內臟結構非常相似,兩者的胚胎在六個月之內也幾乎完全一致,這些事實說明( 。
A.人類是由大猩猩進化來的B.大猩猩是由人類進化來的
C.大猩猩將來可以進化成人類D.人類和大猩猩有著共同的祖先

分析 在距今1200多萬年前,森林古猿廣泛分布于非、亞、歐地區(qū),尤其是非洲的熱帶叢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現(xiàn)代類人猿,以樹棲生活為主,另一支卻由于環(huán)境的改變慢慢的進化成了人類,可見人類和類人猿的關系最近,是近親,它們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解答 解:人和類人猿的骨骼在結構上差不多完全相同,內臟結構也非常相似,人和類人猿的胚胎在五個月以前幾乎完全一樣,等等這些事實說明人和猿的共同特征多,親緣關系近,是近親,有共同的原始祖先.可見D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 關鍵是會分析資料,通過資料中的事實推出人和類人猿有共同的祖先的觀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體溫是人體內部的溫度,測量的部位一般是腋窩、口腔、直腸等三處.√(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盲人“讀”盲文是依靠皮膚中的觸壓覺感受器水完成的.√(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在植物根尖各結構中,伸長區(qū)最主要的特點是(  )
A.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B.能夠迅速伸長
C.具有較強的吸水能力D.向外突起形成根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關于動物生殖發(fā)育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家蠶的發(fā)育過程包括受精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
B.蝗蟲的發(fā)育過程屬于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
C.青蛙的生殖和發(fā)育過程都離不開水
D.鳥卵結構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卵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在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中,存在著細菌等大量的病原體,我們能夠健康地生活,原因之一是我們的皮膚具有屏障作用,植物果實的果皮同樣也具有屏障作用,下面為某探究活動小組的同學利用西紅柿進行的模擬探究活動.
實驗用品:潔凈塑料袋4個、果皮完整、大小相同的新鮮西紅柿4個、等量的西紅柿腐爛物2份
探究過程:將4個西紅柿洗凈、擦干,處理方法如表所示,放入塑料袋中密封,均放置在25℃的環(huán)境中,四天后觀察,并記錄實驗結果:
編號處理方法實驗結果
1號果皮完整,不與腐爛物接觸不腐爛
2號果皮完整,與腐爛物接觸不腐爛
3號果皮劃破,不與腐爛物接觸輕度腐爛
4號果皮劃破,與腐爛物接觸?
請根據(jù)上述探究過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1號西紅柿在本探究實驗中起的是對照作用;
(2)請你預測4號西紅柿的實驗結果為嚴重腐爛;(填“不腐爛”、“輕度腐爛”或“嚴重腐爛”)
(3)在免疫學上,人體皮膚的這種屏障作用屬于非特異性免疫;
(4)當病原體侵入人體后,刺激淋巴細胞,促使其產生抵抗該病原體的抗體,從而參與病原體的清除;
(5)某人不慎被一只瘋狗咬傷,患上了狂犬病,從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分析,該患者屬于傳染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下面是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的實驗過程
(1)在1號試管和2號試管中各加入1份等量的漿糊(或饅頭碎屑).
(2)在1號試管中再加入2亳升清水并振蕩;在2號試管中再加入2亳升唾液并充分振蕩.
(3)將這2支試管一起放入37℃左右的溫水中.10分鐘后,取出這2支試管,各滴加2滴碘液,搖勻.
①你認為實驗現(xiàn)象是1號試管加碘液后變藍;2號試管加碘液后不變藍;原因是淀粉被分解了
②如果把C過程中的水溫換為是5℃,則1號試管加碘液后變藍;2號試管加碘液后變藍;原因是這說明酶的活性與溫度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觀察黑藻葉臨時裝片的實驗中,在高倍鏡下可以清楚地觀察到葉綠體及細胞質中的其它顆粒均圍著液泡(填“液泡”或“細胞核”)在流動.如果要使視野中左上角的物體移到視野中央,則應使裝片向左上角適當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2012年6月14日,世界獻血者日的主題是“每位獻血者都是英雄”.健康的人獻200-400ml的血量,對人體不會造成影響,因為人體具有造血的功能.負責該功能的結構是…( 。
A.紅細胞B.心臟C.骨髓D.肝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