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直線l:y=﹣3x+3與x軸、y軸分別相交于A、B兩點,拋物線y=ax2-2ax+a+4(a<0)經(jīng)過點B.
(1)求該拋物線的函數(shù)表達式;
(2)已知點M是拋物線上的一個動點,并且點M在第一象限內,連接AM、BM,設點M的橫坐標為m,△ABM的面積為S,求S與m的函數(shù)表達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
(3)在(2)的條件下,當S取得最大值時,動點M相應的位置記為點M′.
①寫出點M′的坐標;
②將直線l繞點A按順時針方向旋轉得到直線l′,當直線l′與直線AM′重合時停止旋轉,在旋轉過程中,直線l′與線段BM′交于點C,設⊙B, ⊙M′都與直線l′相切,半徑分別為R1、R2 , 當R1+R2最大時,求直線l′旋轉的角度(即∠BAC的度數(shù)).
【答案】
(1)解:∵y=﹣3x+3與x軸、y軸分別相交于A、B兩點,
∴A(1,0),B(0,3),
又∵拋物線y=ax2-2ax+a+4(a<0)經(jīng)過點B,
∴a+4=3,
∴a=-1,
∴拋物線解析式為:y=x2+2x+3 .
(2)解:由(1)知拋物線解析式為y=x2+2x+3 ,
令y=0,
∴x2+2x+3=0 ,
∴x1=3,x2=-1,
設M(m,m2+2m+3 ),
又∵點M在第一象限,
∴0m3,
又∵A(1,0),B(0,3),
∴S=SΔABM=S四邊形OAMBSRtΔAOB,
=SΔOBM+SΔOAMSRtΔAOB,
=×OB×xM+×OA×yM×OA×OB,
=×3×m+×1×(m2+2m+3)-×1×3,
=m2+m ,
=-(m-)2+,
∴當m=時,Smax=.
(3)解:①由(2)知當m=時,Smax=.
∴y=-+5+3=,
∴M′(,).
②如圖:作BD⊥l′于點D,M′E⊥l′于點E,
∵⊙B, ⊙M′都與直線l′相切,
∴BD=R1,M′E=R2,
∴S=SΔABM=SΔABC+SΔACM′,
即S=×AC×BD+×AC×M′E=×AC×(R1+R2),
當R1+R2最大時,AC就取得最小值,
∴AC⊥BM′時,AC取得最小值,
又∵M′(,),B(0,3),
∴BM′=,
∴S=××AC=.
∴AC=,
∵A(1,0),B(0,3),
∴AB=,
在Rt△ACB中,
∴cos∠BAD===,
∴∠BAD=45°,
即直線l′旋轉的角度45°.
【解析】(1)由直線解析式與坐標軸的交點即可得A(1,0),B(0,3),再將B點坐標代入拋物線求出a值,從而得出拋物線解析式.
(2)由(1)知拋物線解析式為y=x2+2x+3 ,A(1,0),B(0,3),設M(m,m2+2m+3 ),令y=0,結合已知條件即可得m的取值范圍為:
0m3,再由S=S四邊形OAMBSRtΔAOB=SΔOBM+SΔOAMSRtΔAOB,代入即可得出S=m2+m ,根據(jù)二次函數(shù)的性質即可求出最大值.
(3)①由(2)知當m=時,Smax=.將m=代入拋物線解析式即可求出M的縱坐標,即M′(,).
②作BD⊥l′于點D,M′E⊥l′于點E根據(jù)切線性質得BD=R1,M′E=R2,由三角形面積公式S=SΔABM=SΔABC+SΔACM′=×AC×(R1+R2),當R1+R2最大時,AC就取得最小值,即AC⊥BM′時,AC取得最小值,根據(jù)兩點間距離得BM′=,AB=,代入即可得AC=,在Rt△ACB中,由銳角三角函數(shù)定義得cos∠BAD===,根據(jù)特殊角的三角函數(shù)值即可得∠BAD=45°,即直線l′旋轉的角度45°.
【考點精析】關于本題考查的二次函數(shù)的最值和三角形的面積,需要了解如果自變量的取值范圍是全體實數(shù),那么函數(shù)在頂點處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即當x=-b/2a時,y最值=(4ac-b2)/4a;三角形的面積=1/2×底×高才能得出正確答案.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條東西走向河的一側有一村莊C,河邊原有兩個取水點A,B,其中AB=AC,由于某種原因,由C到A的路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通,某村為方便村民取水決定在河邊新建一個取水點H(A、H、B在一條直線上),并新修一條路CH,測得CB=3千米,CH=2.4千米,HB=1.8千米.
(1)問CH是否為從村莊C到河邊的最近路?(即問:CH與AB是否垂直?)請通過計算加以說明;
(2)求原來的路線AC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方格紙中每個小方格都是邊長為1個單位長度的正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已知,.
(1)在圖中描出A,B兩點的位置,并連結,,;
(2)把向右平移4個單位,再向上平移2個單位,得到,在圖中畫出,并標注出,,的坐標;
(3)求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山坡上有一棵樹AB,樹底部B點到山腳C點的距離BC為6米,山坡的坡角為30°. 小寧在山腳的平地F處測量這棵樹的高,點C到測角儀EF的水平距離CF = 1米,從E處測得樹頂部A的仰角為45°,樹底部B的仰角為20°(結果精確到0.1).
(1)求樹AB與測角儀EF的水平距離DF的長;
(2)求樹AB的高度.(參考數(shù)值:sin20°≈0.34,cos20°≈0.94,tan20°≈0.36, ≈1.7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點在射線上,.
(1)如圖 1,若,求的度數(shù);
(2)把“°”改為“”,射線 沿射線 平移,得到,其它條件不變(如 圖 2 所示),探究 的數(shù)量關系;
(3)在(2)的條件下,作,垂足為 ,與 的角平分線 交于點,若 , 用含 α 的式子表示(直接寫出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直線AB和CD交于點O,∠AOC的度數(shù)為x,∠BOE=90°,OF平分∠AOD.
(1)當x=19°48′,求∠EOC與∠FOD的度數(shù).
(2)當x=60°,射線OE、OF分別以10°/s,4°/s的速度同時繞點O順時針轉動,求當射線OE與射線OF重合時至少需要多少時間?
(3)當x=60°,射線OE以10°/s的速度繞點O順時針轉動,同時射線OF也以4°/s的速度繞點O逆時針轉動,當射線OE轉動一周時射線OF也停止轉動.射線OE在轉動一周的過程中當∠EOF=90°時,求射線OE轉動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寧安市與哈爾濱市兩地相距360千米.甲車在寧安市,乙車在哈爾濱市,兩車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在A地相遇.為節(jié)約費用(兩車相遇并換貨后,均需按原路返回出發(fā)地),兩車換貨后,甲車立即按原路返回寧安市.設每車在行駛過程中速度保持不變,兩車間距離y(千米)與時間x(小時)的函數(shù)關系如圖所示.根據(jù)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求甲、乙兩車的速度;(2)說明從兩車開始出發(fā)到5小時這段時間乙車的運動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