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ABC中,AE=CF,AF,BE交于點P,已知PA=2,PB=4,則PC=________.


分析:要求PC的長,有特殊角時要利用特殊角,本題很容易得出△ABE≌△CAF,從而得出∠APE=∠BPF=60°,得出全等三角形同一底邊上的高也相等,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求出PC的長.
解答:解:分別過點A、C作AG⊥BE于點G,CD⊥AF于點D.
∵△ABC是正三角形,
∴AB=AC,∠ABC=∠ACB=60°,
∵AE=CF,
∴△ABE≌△CAF,
∴∠1=∠2,AG=CD,
∵∠1+∠3=60°,
∴∠2+∠3=∠4=∠5=60°,
∵AG⊥BE,CD⊥AF,
∴∠AGB=∠CDA=90°,
∵∠1=∠2,AB=AC,
∴△ABG≌△CAD,
∴BG=AD,
在△APG中,∠AGB=90°,∠4=60°,AP=2,由勾股定理得
PG=1,AG=,
∴CD=
∵PB=4,
∴BG=5,
∴AD=5,
∵AP=2,
∴PD=3,
在Rt△CDP中,由勾股定理得PC=2
故答案為:PC=2
點評:本題是一道利用正三角形的性質解答的幾何題,本題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特殊角30°,60°角的運用以及輔助線的作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正△ABC中,AE=CF,AF,BE交于點P,已知PA=2,PB=4,則P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拓展與探索:
如圖,在正△ABC中,點E在AC上,點D在BC的延長線上.

(1)如圖(1),AE=EC=CD,求證:BE=ED;
(2)若E為AC上異于A、C的任一點,
①當AE=CD時,如圖(2),(1)中結論是否仍然成立?為什么?
②當EC=CD時呢?
(3)若E為AC延長線上一點,且AE=CD,試探索BE與ED間的數(shù)量關系,并證明你的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正△ABC中,BC=20,D、E分別在AB、AC上,若△AED∽△ABC,且AD:DB=3:5,AE:EC=2,則DE=
15
2
15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3-2014學年北京四中初三第一學期期中考試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如圖,正△ABC中,∠ADE=60°,

(1)求證:△ABD∽△DCE;

(2)若BD=2,CD=4,求AE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