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一條公路上順次有A、B、C三地,甲、乙兩車同時從A地出發(fā),分別勻速前往B地,C地,甲車到達B地停留一段時間后原速原路返回,乙車到達C地后立即原速原路返回,乙車比甲車早1小時返回A地,甲、乙兩車各自行駛的路程y(千米)與時間x(時)(從兩車出發(fā)時開始計時)之間的圖象如圖所示.

1)在上述變化過程中,自變量是   ,因變量是   

2)乙車行駛的速度為   千米/小時;

3)甲車到達B地停留了多久?B地與C地之間的距離為多少千米?

【答案】1x,y;(260;(3)甲車到達B地停留了3小時,B地與C地之間的距離為20千米.

【解析】

1)根據函數(shù)定義結合函數(shù)圖象得到自變量是x,因變量是y;

2)利用已知條件知乙車比甲車早1小時即行駛6小時到達,利用路程除以時間即可得到速度;

3)用總時間7小時減去兩個2小時得到甲車停留的時間,由乙車從A行駛到C后返回得到A、C之間的路程,再減去甲車行駛的A、B之間的路程即可得到BC之間的路程.

解:(1)由圖象可得,

自變量是x,因變量是y

故答案為:x,y;

2)乙車行駛的速度為:360÷71)=60千米/小時,

故答案為:60;

3)甲車到達B地停留了:7﹣(2+2)=3(小時),

B地與C地之間的距離為:360÷216020(千米),

答:甲車到達B地停留了3小時,B地與C地之間的距離為20千米.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點D在反比例函數(shù)y= 的圖象上,過點D作x軸的平行線交y軸于點B(0,3).過點A(5,0)的直線y=kx+b與y軸于點C,且BD=OC,tan∠OAC=

(1)求反比例函數(shù)y= 和直線y=kx+b的解析式;
(2)連接CD,試判斷線段AC與線段CD的關系,并說明理由;
(3)點E為x軸上點A右側的一點,且AE=OC,連接BE交直線CA與點M,求∠BMC的度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在ABC中,ABAC,分別以ABBC為邊作等邊ABE和等邊BCD,連結CEAD

1)求證:∠ACD=∠ABD;

2)判斷DCCE的位置關系,并加以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四邊形ABCD是矩形,點E在線段CB的延長線上,連接DEAB于點F,AED=2CED,點GDF的中點,若BE=2,DF=8,則AB的長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CD,CB平分∠ACD,∠ACD140°,∠CBF20°,∠EFB130°.求∠CEF的度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ABC中,PM、QN分別是AB、AC的垂直平分線,∠BAC100°那么∠PAQ等于(  )

A. 50° B. 40° C. 30° D. 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方格紙中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均為1,四邊形ABCD的四個頂點都在小正方形的頂點(小正方形的頂點叫格點)上,連接BD.

(1)利用格點在圖中畫出ABDAD邊上的高,垂足為H.

(2)①畫出將ABD先向右平移2格,再向上平移2格得到的A1B1D1;

②平移后,求線段AB掃過的部分所組成的封閉圖形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點P(1,0).點P第1次向上跳動1個單位至點P1(1,1),緊接著第2次向左跳動2個單位至點P2(-1,1),第3次向上跳動1個單位至點P3,第4次向右跳動3個單位至點P4,第5次又向上跳動1個單位至點P5,第6次向左跳動4個單位至點P6,…….照此規(guī)律,點P第100次跳動至點P100的坐標是( )

A. (-26,50) B. (-25,50) C. (26,50) D. (25,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O為坐標原點,四邊形OABC是長方形,點A、CD的坐標分別為A(9,0)C(0,4)D(5,0),點P從點O出發(fā),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OCBA運動,點P的運動時間為t秒.則當t____秒時,△ODP是腰長為5的等腰三角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