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在△ABC中,D、E分別為AC、AB的中點,
AB
=a,
AC
=b,則
PB
=
 
考點:*平面向量
專題:
分析:首先連接DE,由在△ABC中,D、E分別為AC、AB的中點,
AB
=a,
AC
=b,可求得
AD
的值,然后由三角形法則,求得
DB
長,又由三角形中位線的性質(zhì),證得△PED∽△PCB,可得DP:PB=DE:BC=1:2,繼而求得答案.
解答:解:連接DE,
AB
=
a
,
AC
=
b
,
∵D為AC的中點,
AD
=
1
2
AC
=
1
2
b
,
DB
=
AB
-
AD
=
a
-
1
2
b
,
∵在△ABC中,D、E分別為AC、AB的中點,
∴DE∥BC,
∴△PED∽△PCB,
∴DP:PB=DE:BC=1:2,
PB
=
2
3
DB
=
2
3
a
-
1
2
b
)=
2
3
a
-
1
3
b

故答案為:
2
3
a
-
1
3
b
點評:此題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知識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此題難度適中,注意掌握輔助線的作法,注意掌握數(shù)形結(jié)合思想的應(yīng)用.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先化簡,再求值:(2m2n+2mn2)-[2(m2n-1)-2mn2+2],其中m=-2,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ABC中AB=AC.
(1)作圖:在AC上有一點D,延長BD,并在BD的延長線上取點E,使AE=AB,連AE,作∠EAC的平分線AF,AF交DE于點F(用尺規(guī)作圖,保留作圖痕跡,不寫作法);
(2)在(1)的條件下,連接CF,求證:∠BAC=∠BF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PA、PB是⊙O的切線,切點分別為A、B,直線OP交⊙O于點D、E,交AB于點C.
(1)寫出圖中所有的全等三角形;
(2)已知PA=4,PD=2,求⊙O的半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甲,點O是線段AB上一點,C、D兩點分別從O、B同時出發(fā),以2cm/s、4cm/s的速度在直線AB上運動,點C在線段OA之間,點D在線段OB之間.
(1)設(shè)C、D兩點同時沿直線AB向左運動t秒時,AC:OD=1:2,求
OA
OB
的值;
(2)在(1)的條件下,若C、D運動
5
2
秒后都停止運動,此時恰有OD-AC=
1
2
BD,求CD的長;
(3)在(2)的條件下,將線段CD在線段AB上左右滑動如圖乙(點C在OA之間,點D在OB之間),若M、N分別為AC、BD的中點,試說明線段MN的長度總不發(fā)生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在△ABC中,∠C=60°,AD,BE是高,AD、BE相交于O點,連接DE,求證:DE=
1
2
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周長相等的兩個圓是等圓.
 
.(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已知x2=3,那么在數(shù)軸上與實數(shù)x對應(yīng)的點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已知四邊形OABC是矩形,OA=4,OC=8,將矩形OABC沿直線OB折疊,使點A落在D處,BD交OC于E.
(1)求OE的長;
(2)求過O、C、D三點拋物線的解析式;
(3)若F為過O、D、C三點拋物線的頂點,一動點P從點A出發(fā),沿射線AB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勻速運動,當(dāng)運動時間t秒為何值時,直線PF把△FOB分成面積之比為1:3的兩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