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知二次函數(shù),請你化成的形式,并在直角坐標系中畫出的圖象;
(2)如果是(1)中圖象上的兩點,且,請直接寫出、的大小關系;
(3)利用(1)中的圖象表示出方程的根來,要求保留畫圖痕跡,說明結果.

(1),圖象見解析;(2);(3)詳見解析.

解析試題分析:(1)首先由“”想到應化為,此時比原來多了“1”,因此再減去1,據(jù)此將原函數(shù)解析式變形;畫函數(shù)圖象應確定幾個基本點后,描點連線即可;(2)由圖象可直接判斷,得出結果;(3)由解析式可知將原圖象向上平移兩個單位即得到新的函數(shù)圖象,其與x軸的交點即為所求的根.
試題解析:
解:(1).   畫圖象,如圖所示.

(2)
(3)如圖所示,將拋物線向上平移兩個單位后得到拋物線,拋物線與x軸交于點A、B,則A、B兩點的橫坐標即為方程的根.
考點:二次函數(shù)的綜合運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如圖,拋物線y=ax2+bx+c與x軸的一個交點A的坐標為(﹣1,0),對稱軸為直線x=﹣2.

(1)求拋物線與x軸的另一個交點B的坐標;
(2)點D是拋物線與y軸的交點,點C是拋物線上的另一點.若以AB為一底邊的梯形ABCD的面積為9.
求此拋物線的解析式,并指出頂點E的坐標;
(3)點P是(2)中拋物線對稱軸上一動點,且以1個單位/秒的速度從此拋物線的頂點E向上運動.設點P運動的時間為t秒.
①當t為   秒時,△PAD的周長最?當t為     秒時,△PAD是以AD為腰的等腰三角形?(結果保留根號)
②點P在運動過程中,是否存在一點P,使△PAD是以AD為斜邊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定義:把一個半圓與拋物線的一部分合成封閉圖形,我們把這個封閉圖形稱為“蛋圓”.如果一條直線與“蛋圓”只有一個交點,那么這條直線叫做“蛋圓”的切線.如圖,A,B,C,D分別是“蛋圓”與坐標軸的交點,已知點D的坐標為(0,8),AB為半圓的直徑,半圓的圓心M的坐標為(1,0),半圓半徑為3.

(1)請你直接寫出“蛋圓”拋物線部分的解析式          ,自變量的取值范圍是          ;
(2)請你求出過點C的“蛋圓”切線與x軸的交點坐標;
(3)求經(jīng)過點D的“蛋圓”切線的解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一場籃球賽中,小明跳起投籃,已知球出手時離地面高米,與籃圈中心的水平距離為8米,當球出手后水平距離為4米時到達最大高度4米,若籃球運行的軌跡為拋物線,籃圈中心距離地面3米.

(1)建立如圖的平面直角坐標系,求拋物線的解析式;
(2)問此球能否投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如圖,用長為20米的籬笆恰好圍成一個扇形花壇,且扇形花壇的圓心角小于180°,設扇形花壇的半徑為米,面積為平方米.(注:的近似值取3)

(1)求出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寫出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2)當半徑為何值時,扇形花壇的面積最大,并求面積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經(jīng)過點,
(1)求此二次函數(shù)的關系式;
(2)求此二次函數(shù)圖象的頂點坐標;
(3)填空:把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沿坐標軸方向最少平移  個單位,使得該圖象的頂點在原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已知:如圖,拋物線與y軸交于點C(0,4),與x軸交于點A、B,點A的坐標為(4,0).

(1)求該拋物線的解析式;
(2)點Q是線段AB上的動點,過點Q作QE∥AC,交BC于點E,連接CQ.當△CQE的面積最大時,求點Q的坐標;
(3)若平行于x軸的動直線與該拋物線交于點P,與直線AC交于點F,點D的坐標為(2,0).問:是否存在這樣的直線,使得△ODF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請求出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如圖,直線x=﹣4與x軸交于點E,一開口向上的拋物線過原點交線段OE于點A,交直線x=﹣4于點B,過B且平行于x軸的直線與拋物線交于點C,直線OC交直線AB于D,且AD:BD=1:3.

(1)求點A的坐標;
(2)若△OBC是等腰三角形,求此拋物線的函數(shù)關系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已知拋物線上有一點M(x0)位于軸下方.
(1)求證:此拋物線與x軸交于兩點;
(2)設此拋物線與軸的交點為A(,0),B(,0),且<,求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