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x的方程x2-(m+2)x+(2m-1)=0
(1)求證:方程恒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shù)根;
(2)若此方程的一個根為1,求m的值;
(3)求出以此方程兩根為直角邊的直角三角形的周長.
考點:根的判別式,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與系數(shù)的關系,勾股定理
專題:
分析:(1)根據(jù)關于x的方程x2-(m+2)x+(2m-1)=0的根的判別式的符號來證明結(jié)論;
(2)根據(j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義,將x=1代入方程x2-(m+2)x+(2m-1)=0,即可求得m的值;
(3)先由根與系數(shù)的關系求得方程的另一根為3,再分類討論:①當該直角三角形的兩直角邊是1、3時,由勾股定理得斜邊的長度為:
10
;②當該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和斜邊分別是1、3時,由勾股定理得該直角三角形的另一直角邊為2
2
;再根據(jù)三角形的周長公式進行計算.
解答:(1)證明:∵△=(m+2)2-4(2m-1)=(m-2)2+4,
∴在實數(shù)范圍內(nèi),m無論取何值,(m-2)2+4>0,即△>0,
∴關于x的方程x2-(m+2)x+(2m-1)=0恒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shù)根;

(2)解:根據(jù)題意,得
12-1×(m+2)+(2m-1)=0,
解得,m=2;

(3)解:方程的另一根為:m+2-1=2+1=3;
①當該直角三角形的兩直角邊是1、3時,由勾股定理得斜邊的長度為:
10
;
該直角三角形的周長為1+3+
10
=4+
10
;
②當該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和斜邊分別是1、3時,由勾股定理得該直角三角形的另一直角邊為2
2
;
則該直角三角形的周長為1+3+2
2
=4+2
2
點評:本題綜合考查了勾股定理、根的判別式、根與系數(shù)的關系、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定義.解答(3)時,采用了“分類討論”的數(shù)學思想.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比較大小:4
2
 
7.(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閱讀下列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問題:
已知平面內(nèi)兩點M(x1,y1)、N(x2,y2),則這兩點間的距離可用下列公式計算:MN=
(x1-x2)2+(y1-y2)2

例如:已知P(3,1)、Q(1,-2),則這兩點的距離PQ=
(3-1)2+(1+2)2
=
13

特別地,如果兩點M(x1,y1)、N(x2,y2)所在的直線與坐標軸重合或平行于坐標軸或垂直于坐標軸,那么這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可簡化為MN=|x1-x2|或|y1-y2|.
(1)已知A(1,2)、B(-2,-3),試求A、B兩點間的距離;
(2)已知A、B在平行于y軸的同一條直線上,點A的縱坐標為5,點B的縱坐標為-1,試求A、B兩點間的距離;
(3)已知△ABC的頂點坐標分別為A(0,4)、B(-1,2)、C(4,2),你能判定△ABC的形狀嗎?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ABC中,AE是中線,AD是角平分線,AF是高.則
(1)BE=
 
=
1
2
 
;
(2)∠BAD=
 
=
1
2
 
;
(3)∠AF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等腰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5cm和10cm,則此三角形的周長是(  )
A、25cm
B、20cm
C、15cm
D、20cm或25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將平行四邊形ABCD的邊DC延長到點E,使CE=DC,連接AE,交BC于點F.
(1)求證:△ABF≌△ECF;
(2)若∠AFC=2∠D,連接AC、BE,試判斷四邊形ABEC的形狀,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若m的值使得方程x2+4x+m=(x+2)2-1的成立,則m的值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一元二次方程(m-2)x2-4mx+2m-6=0有兩個相等的實數(shù)根,則m等于( 。
A、-6或1B、1C、-6D、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1的平方根是1
B、-1的立方根是-1
C、
2
是2的平方根
D、-
3
(-3)2
的平方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