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明將標有“6V 6W”的燈 L1與標有“6V 3W”的燈L2串聯(lián),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電路能探究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特點
B.該電路能探究變阻器在電路中的作用
C.該電路能探究電流做功的多少與電壓的關系
D.該電路可以測出燈泡L2的額定功率

分析 根據(jù)電路圖可知,兩燈串聯(lián),電壓表分別測量兩燈泡兩端電壓,電流測量電路中的電流;
(1)利用電壓表分別測量各部分電壓和串聯(lián)電路兩端電壓來探究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特點;
(2)滑動變阻器的使用原理是通過改變連入電路中的電阻線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大小,從而實現(xiàn)對電路中電流的控制;
(3)串聯(lián)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兩者的通電時間可以通過開關控制,根據(jù)W=UIt和控制變量法進行分析;
(4)根據(jù)P=UI比較兩燈泡的額定電路,兩燈泡串聯(lián)時電路中的最大電流等于兩者額定電流較小的一個.

解答 解:A、電壓表可以分別測量串聯(lián)電路各部分電壓,以及串聯(lián)電路兩端的電壓,故該電路可以探究串聯(lián)電路電壓特點;故A正確;
B、滑動變阻器是靠改變電阻線在電路中的長度來改變電阻,從而逐漸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大;因為燈絲的電阻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所以不能探究變阻器在電路中的作用,故B錯誤;
C、已知通過燈泡的電流和通電時間不變,由W=UIt可得,該電路可以探究電流做功的多少與電壓的關系;故C正確;
D、由I=$\frac{P}{U}$可得,L1的額定電流大于L2的額定電流,因此電路中的最大電流為L2的額定電流,因此能測量燈泡L1的額定功率;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串并聯(lián)電路的辨別、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歐姆定律的應用以及電功率公式的應用,難點是對歐姆定律和電功率公式的靈活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小明同學利用電阻的知識來判斷電阻的大。^察家里的兩只燈泡甲和乙,它們都是用鎢絲制成的,并且長度相同,其中甲燈泡的燈絲較細,乙燈泡的燈絲較粗,將它們的電阻相比較,則( 。
A.甲的電阻較大B.乙的電阻較大
C.甲、乙的電阻一樣大D.無法比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下掛著鐵塊A,其正下方的水平地面上放著一塊條形磁鐵B,A和B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已知A和B的重力分別為G和3G,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2G,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A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大小為G
B.A對B的吸引力和地面對B的支持力大小分別為G和2G
C.A對B的吸引力和B對A的吸引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均為G
D.彈簧測力計對A的拉力和B對A的吸引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均為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所示,重為G的小鐵塊在水平方向力F的作用下,沿條形磁鐵的表面從N極滑到S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磁鐵受到的壓力始終不變B.小鐵塊對磁鐵的壓力始終不變
C.小鐵塊受到的摩擦力先減小后增大D.小鐵塊對磁鐵的壓強不斷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關于彈簧測力計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彈簧測力計是常見的測力計
B.彈簧測力計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量程
C.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不均勻的
D.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根據(jù)彈簧伸長的長度與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1)在圖1所示的電路中,請根據(jù)導線中的電流方向,在空缺處填入電池、開關和電壓表,使兩燈L1和L2串聯(lián),并能同時發(fā)光,且能測出燈L2兩端的電壓.
(2)完成圖2中的光路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人能感受的聲音頻率有一定的范圍,大多數(shù)人能聽到聲音是可聽聲,大象進行交流的“聲音”是一種次聲波,人類聽不到大象的聲音是因為( 。
A.大象發(fā)出的聲音太小B.次聲波無法傳入人耳
C.次聲波的頻率大于2000次每秒D.次聲波的頻率小于20次每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某導體兩端的電壓為5V時,導體中的電流為0.5A,則導體的電阻為10Ω,若導體兩端電壓增加一倍,導體中的電流為1A;當電壓變?yōu)榱銜r,導體的電阻為1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單位換算:
1m/s=3.6km/h;54km/h=5.4×104m/h
600m/min=10m/s;36km/min=60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