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3.寒冷的冬天,在如圖所示的茶杯中倒上大半杯開水后擰緊杯蓋,往往過一會兒后就發(fā)現(xiàn)杯蓋很難打開,這是由于杯內水通過熱傳遞方式使內能減小、溫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氣發(fā)生液化(填一物態(tài)變化),使內外氣體壓力差增大(填“增大”“減小”或“不變”),進而增大了蓋與杯之間的摩擦力原因.

分析 杯中的開水與外界進行熱傳遞,溫度降低,杯內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水.摩擦力與正壓力成正比,當壓力增大時,摩擦力也增大.

解答 解:杯中的開水與外界進行熱傳遞,溫度降低,內能減小,杯內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水.
杯內外氣體產生壓力差.隨杯內氣體溫度降低,壓力差越來越大.
而物體間的摩擦力與物體間的正壓力成正比,所以當杯內外氣體壓力差增大的同時,也增大了蓋與杯間的摩擦力.
故答案為:熱傳遞;液化;增大;摩擦.

點評 這是一道應用題,應先根據熱傳遞條件知道杯內外進行熱傳遞,從而使杯內水蒸氣液化,使杯內氣體壓強變小,增大了杯內外氣體壓力差,進一步增大了杯與蓋間的摩擦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小聰利用如圖裝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進行了如下操作:

a.如圖甲,將毛巾鋪在水平木板上,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通過的距離.
b.如圖乙,取下毛巾,將棉布鋪在斜面和木板上,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通過的距離.
c.如圖丙,取下棉布,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通過的距離.
請針對以上操作回答下列問題:
(1)以上操作中錯誤的一次是b(選填“a”、“b”或“c”).
(2)對比兩次正確實驗操作能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通過的距離越遠.
(3)糾正錯誤后,多次實驗進行分析,并進一步推測:在水平面上滑動的小車,如果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4)實驗中每次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這樣做的目的是小車運動到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這種研究方法叫做控制變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某人用20N的推力把一個重400N的箱子水平移動了10m,則此人對箱子做的功為200J,若此人又將此箱子勻速提到高1m的貨架上,此人又對箱子做功為400J,此時箱子的重力勢能增大了40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學校里升旗桿的頂端所安裝的滑輪是定滑輪;使用這種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小明同學為測定醬油的密度,設計了下面的實驗數(shù)據記錄表格,表格中已經記錄了最初燒杯和醬油的總質量,圖1顯示的是他將燒杯中一部分醬油倒入量筒后,燒杯和剩余醬油的總質量,圖2顯示的是從燒杯中倒入量筒內醬油的體積.請根據圖中顯示的情況,幫助小明完成實驗數(shù)據表格的填寫.
燒杯和醬油的總質量m/㎏燒杯和剩余醬油的總質量m1/㎏倒出醬油的質量m2/㎏倒出醬油的體積V/cm3醬油的密度ρ/g•cm-3
1501173330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甲電爐的電阻是乙電爐電阻的2倍,加在甲電爐的電壓是加在乙電爐上電壓的2倍,則在相同的時間里,甲電爐產生的熱量與乙電爐產生的熱量相比較(  )
A.乙是甲的2倍B.甲是乙的2倍
C.甲是乙的4倍D.甲、乙產生的熱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在水平地面上,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著重為500N的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前進了5m,則車與地面的摩擦力為100N,推力所做的功為50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在探究“并聯(lián)電路干路電流與各支路電流關系”的實驗中,關于實驗次數(shù)和每次實驗改變的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至少做六次實驗,改變的是支路電流值
B.至少做六次實驗,改變的是干路電流值
C.做三次實驗,改變的是兩個電阻的阻值
D.做三次實驗,改變的是兩個電阻的比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如圖(a)所示,盛有水的燒杯和小車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當燒杯中的水出現(xiàn)如圖(b)所示的狀態(tài)時,說明小車在做減速(選填“加速”“減速”或“勻速”)運動,在此過程中,小車的慣性不變(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