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分度值為1cm)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的圓圈是小車到達A、B、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數(shù)字分別表示“小時:分:秒”) 
(1)該實驗的原理是v=$\frac{s}{t}$.
(2)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ㄌ睢按蟆被颉靶 保
(3)請根據(jù)圖中信息回答sAB=40cm;tBC=1s;vBC=0.5m/s.
(4)由實驗看出,小車在做變速直線運動.
(5)實驗前必須學會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后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大(選填“大”或“小”).

分析 (1)公式v=$\frac{s}{t}$既能用于勻速直線運動求速度,又能用于變速直線運動求平均速度.
(2)若要計時方便,應使所用的時間長些.
(3)在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必須測出路程和時間,根據(jù)給出的距離,讀出對應的時間,用公式v=$\frac{s}{t}$算出平均速度.
(4)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后才開始計時,計時過晚,使得所計時間偏小,根據(jù)v=$\frac{s}{t}$求得速度發(fā)生變化.

解答 解:
(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時間內(nèi)的路程與這段時間的比值,所以測小車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為v=$\frac{s}{t}$;
(2)斜面坡度越大,小車沿斜面向下加速運動越快,過某點的時間會越短,計時會越困難,所以為使計時方便,斜面坡度應小些;
(3)上半段的路程sAB=10dm-6dm=4dm=0.4m=40cm,小車下半段的路程運動時間tBC=15:35:23-15:35:22=1s,
下半段的路程sBC=6dm-1dm=5dm=0.5m,
小車通過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BC=$\frac{{s}_{BC}}{{t}_{BC}}$=$\frac{0.5m}{1s}$=0.5m/s;
(4)計時晚,所以計時間t偏小,用公式v=$\frac{s}{t}$算出的平均速度偏大.
故答案為:(1)v=$\frac{s}{t}$;       
(2)。
(3)40;1; 0.5;
(4)變速直線;(5)大.

點評 公式v=$\frac{s}{t}$適用于變速運動中求平均速度,一定注意用一段時間內(nèi)的路程除以對應的時間,才能準確的求出平均速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6.如表是部分物質(zhì)的密度,小剛由此提出了密度的一些看法,你認為正確的是( 。
0℃、1標準大氣壓下部分物質(zhì)的密度(kg/m3
1.0×1030.9×103
水銀13.6×103干松木0.4×103
酒精0.8×1038.9×103
煤油0.8×1032.7×103
A.固態(tài)物質(zhì)的密度一定比液態(tài)物質(zhì)的密度大
B.同種物質(zhì)的密度不一定相同
C.體積相同的實心銅塊和鋁塊,銅塊質(zhì)量大
D.密度跟物質(zhì)質(zhì)量成正比,跟體積成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中,哪個過程是表示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2030年在月球上,中國宇航員駕駛太陽能電動車在月球上行走,而不是駕駛內(nèi)燃機的汽車,請問:
(1)太陽能電動車和內(nèi)燃機的汽車的能的轉(zhuǎn)化分別是什么?
(2)月球上宇航員為什么不是駕駛內(nèi)燃機的汽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將一盞標有“12V 9W”的燈泡(忽略燈絲電阻隨溫度的變化)接在電源電壓為10V的電路中時,燈泡消耗的功率是6.25W.若將其接入電源電壓為36V的電路中并能使它正常發(fā)光,則應給它串聯(lián)一個阻值是32Ω的電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所示的工具中,使用時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
A.
 拔釘鐵錘
B.
    火鉗
C.
 鋼絲鉗
D.
          天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驗證焦耳定律實驗.
器材:兩個裝有相同紅煤油的燒瓶、兩個電阻絲R和R(R<R),電源、開關、電流表、滑動變阻器、導線,兩根相同的玻璃管等(如圖所示).
步驟:
①用筆劃線代替導線,將電路連接完整.
②把兩段電阻絲串聯(lián),是為了控制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通電一段時間后,可以通過觀察玻璃管中煤油高度的變化來判斷電流通過導體產(chǎn)生熱量的多少.
③正確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觀察到乙瓶玻璃管中煤油液柱上升快.
結(jié)論: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電阻越大,電流通過導體產(chǎn)生的熱量就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所示,已知R1=10Ω,R2=15Ω,當開關閉合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R1與R2的總電阻為5ΩB.R1與R2的電流之比為2:3
C.R1與R2的兩端電壓之比為3:2D.R1與R2的消耗的功率之比為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小明用彈簧測力計、正方體木塊、水平長木板、鉤碼等器材“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
 實驗序號 接觸面 壓力/N 滑動摩擦力/N
 1正方體木塊的正面與木板  2  
 2正方體木塊的正面與木板 2.5 0.5 
 3正方體木塊的正面與木板 2  0.6
 4 長方體正面(面積最大)與木板 3 0.6
 5 長方體側(cè)面與木板 3 0.6
 6 長方體地面(面積最。┡c木板 3 0.6
(1)本實驗中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由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得出的,要使水平拉力大小與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相等,木塊必須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如圖所示為第1組實驗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0.4N.
(2)小明根據(jù)表中1、2組數(shù)據(jù),得到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隨壓力的增大而增大,這樣得出的實驗結(jié)論是否嚴謹?
答:不嚴謹;理由是只進行了一次對比實驗,其結(jié)論具有偶然性.
(3)請分析第1、3組實驗中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不同的原因是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錯誤.
(4)小明還猜想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還可能與接觸面積有關,實驗時可以將正方體換成長方體,現(xiàn)有長方體木塊和長方體玻璃各一個,他應選用長方體木塊.
(5)選完器材后繼續(xù)實驗記錄數(shù)據(jù)4、5、6,分析數(shù)據(jù)可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無關(選填“有關”或“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