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活動中。

(1)如果物體只受到兩個力的作用,且處于 狀態(tài),說明這兩個力是相互平衡的。由此,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2)小華認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須測出物體所受的 的大小來進行比較。研究發(fā)現(xiàn),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據(jù)相互作用的關(guān)系直接測出 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條件的前提下,另一個力無法直接測量,所以這一方案無法實施下去。

(3)為此,兩位同學(xué)不斷改進并先后設(shè)計了三個實驗方案,如圖乙所示,請你判斷出他們改進的先后順序: (用字母表示),這樣的改進是為了減小 對實驗的影響。

(4)如圖丙,是最終確認的實驗方案。此方案中,由于 ,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計。

【答案】(1)靜止 (2)重力 拉力 拉力 (3)B AC 阻力 (4)卡片的重力遠小于鉤碼的重力

【解析】

試題分析:(1)如果物體只受到兩個力的作用,且處于靜止狀態(tài),說明這兩個力是相互平衡的。

(2)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須測出物體所受的重力和拉力的大小來進行比較。研究發(fā)現(xiàn),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據(jù)相互作用的關(guān)系直接測出拉力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條件的前提下,另一個力無法直接測量,所以這一方案無法實施下去。

(3)兩位同學(xué)改進實驗是為了減小阻力對實驗的影響,所以他們改進的先后順序是:BAC。

(4)圖丙是最終確認的實驗方案。此方案中,由于卡片的重力遠小于鉤碼的重力,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計。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記錄了甲、乙兩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時,在某段時間內(nèi)的運動過程.關(guān)于甲、乙兩車的運動情況,說法錯誤的是(
A.前10s內(nèi)甲車運動的路程大于乙車運動的路程
B.乙車到達600m處所用時間大于甲車達此處所用時間
C.乙車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D.甲、乙兩車在40s內(nèi)的平均速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四種現(xiàn)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A.在岸上看到水中的腿變“短”了
B.在平靜湖面上群山的倒影
C.透過玻璃磚看到鋼筆“錯位”了
D.手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比熱容大的物體,吸收的熱量一定多 B. 比熱容大的物體,具有的內(nèi)能一定大

C. 物體的溫度越高,比熱容越大 D. 以上說法都不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依據(jù)盧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論,原子核中帶電的粒子的是(
A.電子
B.質(zhì)子
C.中子
D.核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guān)于質(zhì)量和密度,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鐵塊的質(zhì)量跟鐵塊的體積成正比
B.一桶水的密度與一瓶水的密度是相等的
C.體積相等的實心物體,質(zhì)量越大其密度越大
D.封在注射器內(nèi)的空氣被壓縮時,空氣的密度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
(1)如圖甲所示,凸透鏡位置固定,當(dāng)發(fā)光的小燈泡放在40cm刻度線位置時,移動光屏發(fā)現(xiàn)光屏上始終能呈現(xiàn)一個面積大小不變的光斑,則該透鏡的焦距為cm.
(2)小明用蠟燭代替小燈泡繼續(xù)做實驗,必須使?fàn)T焰、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上,燭焰在圖乙所示位置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則該像是(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
(3)若想使光屏上的燭焰的像變得再大一些,在不改變凸透鏡位置的情況下,應(yīng)將蠟燭向(選填“左”或“右”)適當(dāng)移動一段距離,再調(diào)整光屏的位置.
(4)在圖乙中,小明借來物理老師的眼鏡,并將其靠近凸透鏡左側(cè),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由清晰變模糊,向右移動光屏又發(fā)現(xiàn)清晰的像,說明老師的眼鏡的鏡片是透鏡,老師的視力缺陷(選填“近視”或“遠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沿海地區(qū)晝夜溫差較小,而內(nèi)陸沙漠地區(qū)的晝夜溫差較大,這主要是因為( )

A. 海水的密度較小,沙石的密度相對較大

B. 海水的比熱容較大,砂石的比熱容相對較小

C. 海水的內(nèi)能多,沙石的內(nèi)能少

D. 海水吸收的熱量少,沙石吸收的熱量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小明選取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于
(2)在尋找A蠟燭像的位置時,眼睛應(yīng)該在蠟燭(填“A”或“B”)這一側(cè)觀察.
(3)將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觀察到玻璃板后有蠟燭的像A′.小明無論怎樣移動蠟燭B,始終不能與A′完全重合,則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
(4)為了讓坐在右側(cè)C點的小亮(如圖乙)也能看到A蠟燭的像,小明將玻璃板沿直線MN向右移動時,以A蠟燭為參照物,A蠟燭的像是(選填“靜止”或“運動”),此過程中,像的大小
(5)在圖乙所示的俯視圖中,利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畫出小亮看到A蠟燭的像的光路圖.(C點為小亮眼睛所在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