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夏天到了同學們都喜歡游泳,海燕同學在游泳時發(fā)現(xiàn),人在水中越往深處走就覺得所受的浮力越大.由此她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與物體浸入水中的深度有關或者與物體排開水的體積有關”,于是她回學校后,找來一個金屬圓柱體、彈簧測力計、燒杯和水等器材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探究.
海燕同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了彈簧測力計對金屬圓柱體的拉力和金屬圓柱體所受浮力隨浸入液體深度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

(1)分析圖象可知:描述的是金屬圓柱體所受浮力的變化情況的圖象是a(選填“a”或“b”);物體排開水的體積越大,物體所受的浮力就變大(選填“越大”或“越小”),金屬圓柱體浸沒水中后所受浮力大小與金屬圓柱體所處的深度無(選填“有”或“無”)關.
(2)海燕同學通過以上實驗還測出了該金屬圓柱體的密度:該金屬圓柱體在空氣中所受的重力為2.7N,當金屬圓柱體完全浸沒水中后所受的浮力是1N,該金屬圓柱體的密度為2.7×103kg/m3
(3)為了研究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系,在上述實驗的基礎上,海燕同學又增加了一個實驗步驟:換用一杯密度不同的液體,將金屬浸沒在液體中,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與丙(選填“乙”或“丙”)圖比較可以得出結(jié)論.
(4)在研究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系時海燕同學主要運用的科學探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

分析 (1)金屬塊受到的浮力大小在浸沒前隨排開液體的體積增大而增大,浸沒后浮力大小不變;根據(jù)測力計示數(shù)比較浮力大;分析圖a得出結(jié)論;
(2)根據(jù)拉力變化的圖象可知,物體沒有浸入到水中前的拉力即為物體的重力G;根據(jù)浮力變化的圖象可得物體完全浸沒時的浮力,根據(jù)FgV求出物體的體積,再根據(jù)G=mg=ρgV求出物體的密度;
(3)研究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關系時,要保持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比較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大。
(4)本題采用了控制變量法.

解答 解:(1)由上面的分析,在浸沒前金屬塊受到的浮力大小隨排開液體的體積增大而增大,浸沒后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大小不變,據(jù)此判斷出描述金屬圓柱體所受浮力的變化情況的圖象是a;
物體排開水的體積越大,測力計示數(shù)越小,則物體所受的浮力就越大;
根據(jù)圖a可知,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后所受浮力大小與金屬塊所處的深度無關;
(2)由圖象a可知,圓柱體完全浸沒后,圓柱體受的浮力為F=1.0N,
物體的重力G=2.7N;
由FgV得:
物體的體積V=V=$\frac{{F}_{浮}}{{ρ}_{水}g}$=$\frac{1.0N}{1×1{0}^{3}kg/{m}^{3}×10N/kg}$=1×10-4m3
由G=mg=ρgV得物體的密度:ρ=$\frac{G}{gV}$=$\frac{2.7N}{1×1{0}^{-4}{m}^{3}×10N/kg}$=2.7×103kg/m3;
(3)研究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關系時,要保持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根據(jù)稱重法比較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大小即可,故增加的實驗步驟是:換用一杯密度不同的液體,將金屬浸沒在液體中,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與丙圖比較得出結(jié)論;
(4)在研究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系時海燕同學主要運用的科學探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
故答案為:(1)a;變大;無;(2)2.7;1;2.7×103;(3)丙;(4)控制變量法.

點評 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只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和密度有關,而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我們能從各個方向看到不發(fā)光的物體,是光的漫反射(填“鏡面發(fā)射”或“漫反射”)、這些物體在我們眼睛的視網(wǎng)膜上成縮。ㄌ睢胺糯蟆、“縮小”或“等大”)的像,如圖屬于近視眼成像圖的是甲,可以佩戴凹透鏡進行矯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同一直線上二力合成的規(guī)律時,把橡皮筋的下端B用細線固定在鐵架臺的橫桿上,上端A通過細繩掛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將一個重為2N的鉤碼通過細繩掛在橡皮筋的A端,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將橡皮筋的A端拉到O點,并在豎直放置的白板上標記O點的位置,記錄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1和掛鉤碼的細繩對A端的拉力F2;摘掉鉤碼,用彈簧測力計將橡皮筋的A端仍拉到O點,記錄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中先后兩次都將橡皮筋的A端拉伸到O點,是為了讓F與F1和F2的作用效果相同
B.實驗中先后兩次都將橡皮筋的A端拉伸到O點,是為了讓橡皮筋的形變量相同
C.如果以上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1=4.8N,則F=6.8N
D.如果以上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1=4.8N,則F=2.8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小明觀察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均勻的,由此他猜想彈簧的伸長量與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為了驗證猜想,小明決定進行實驗.
(1)要完成實驗,除了需要如圖1中所示的一根兩頭帶鉤的彈簧、若干相同的鉤碼(每個鉤碼重力已知)、鐵架臺以外,還需要的測量儀器是刻度尺.進行實驗后小華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表,表中數(shù)據(jù)明顯錯誤的是第4次實驗.
實驗次數(shù)123456789
拉力(鉤碼總重)F/N012345678
彈簧伸長量△L/cm00.400.801.701.602.002.403.204.20
(2)去除錯誤的一組數(shù)據(jù),在圖中作出彈簧伸長量與所受拉力的關系圖線.

(3)表中錯誤的數(shù)據(jù)改正后應約為1.2.由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中的前6次數(shù)據(jù)可驗證小華的猜想是正確的(填“正確”或“錯誤”);進一步綜合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及圖象發(fā)現(xiàn),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的伸長量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4)如果用與這根彈簧相同的彈簧做成彈簧測力計,那么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是0~7N.
(5)要想將測力計的量程提高,初步擬定了以下幾種方案,其中可行的是B
A.換一根相同的彈簧,然后改變刻度達到要求
B.加一根相同的彈簧,然后改變刻度,提高量程
C.直接改變刻度
D.在刻度之外按比例加刻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不變,R1為定值電阻,R2為滑動變阻器(a、b為其兩端點),閉合開關S,當滑片P在某一端點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0.1A,R2消耗的電功率為1W,此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10V;當滑片P移動至某一位置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0.3A,R2消耗的電功率為1.8W,則當滑片P從a移到b的過程中電路消耗的總功率變化了6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如圖甲所示,是“探究物質(zhì)的熔化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實驗時先將固體物質(zhì)和溫度計分別放入試管內(nèi),再放入大燒杯的水中,觀察固體的熔化過程.

(1)試管內(nèi)物質(zhì)在熔化過程中,某時刻溫度如圖乙所示,讀數(shù)方法正確的是B,示數(shù)為38℃,某同學根據(jù)實驗記錄的數(shù)據(jù)描繪出該物質(zhì)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丙ABCDE).
(2)根據(jù)描繪的圖線,該物質(zhì)在第5min時處于固液共存態(tài),該物質(zhì)的熔點為50℃,仔細觀察圖象發(fā)現(xiàn),該物質(zhì)熔化前(AB段)升溫比熔化后(CD段)升溫慢(選填“快”或“慢”).
(3)圖象中DE段是沸騰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如圖所示,一木塊在水平面上運動時在相等時間內(nèi)連續(xù)拍攝4次“頻閃”照片,頻閃的時間間隔為0.02s.木塊從1位置運動到2位置的距離是1.80cm.木塊從1位置到4位置運動的速度為0.9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6.如圖是一個用浮筒、小燈泡和收放線裝置A制作的航標燈模型,細線下端固定在水槽底部,航標燈總重4N,當水位上升時,A放線;水位下降時,A收線,從而使細線的拉力保持不變,航標燈靜止時浸入水中的深度h始終為5cm,排開水的體積也始終為500cm3(不計線重和摩擦),當航標燈警示時,求:(水的密度ρ=1.0×103kg/m3;g=10N/kg)
(1)航標燈底部受到水的壓強是多少?
(2)航標燈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細線對航標燈的拉力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面四句話中正確的是( 。
A.用超聲波清洗鐘表等精密儀器,說明聲波能傳遞能量
B.醫(yī)生使用的聽診器減小了聲音的分散,使傳入人耳的音調(diào)更高
C.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
D.摩托車發(fā)動機的排氣管上附加消聲器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