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選取兩段相同的蠟燭A和B,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并移動玻璃板后的蠟燭B,使它與蠟燭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如圖所示.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平面鏡成像過程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為了使像更清晰,應在較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
C.在B處換一光屏,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
D.用厚玻璃板做這個實驗會看到蠟燭A的兩個像

分析 (1)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鏡面反射、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進行平面鏡成像實驗時,物體和環(huán)境的對比度越大,物體越亮,物體在平面鏡中成像越清晰;
(3)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實像可以用光屏承接,虛像不能;
(4)玻璃的兩面都能反射光,利用光的反射現(xiàn)象可知能成兩個像.

解答 解:
A、鏡面反射、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則平面鏡成像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正確;
B、點燃的蠟燭是成像物體,比較亮,環(huán)境越黑暗,蠟燭和環(huán)境的對比度越大,蠟燭成像越清晰,為了使像更清晰,應較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故B正確;
C、實像可以用光屏承接,虛像不能.因為平面鏡成虛像,所以在B處換一光屏,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故C錯誤;
D、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兩面都能反射光,能成兩個像,所以通過玻璃板可以看到了同一個蠟燭的兩個像,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平面鏡的成像特點、原理及實驗現(xiàn)象,這既是平時經(jīng)常強調(diào)的地方,又是中考中經(jīng)常涉及到的地方,要求深入理解,熟練掌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如圖是某取暖器的簡化工作電路圖.圖中元件是裝有扇葉的電動機,元件R通電時會產(chǎn)生熱.若閉合開關S1和S2 時可以送熱風,此時電路連接方式是并聯(lián).為了安全起見,取暖器一般都要安裝一個跌倒開關S,使取暖器傾倒時整個電路斷開,則跌倒開關S應安裝在圖中的a處(填“a”、“b”、“c”或“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是標準大氣壓下、“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圖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在t=4min時,水開始沸騰
B.在t=4min到t=6min的過程中,水不吸熱
C.在t=6min后繼續(xù)加熱,水溫仍是100℃
D.在實驗時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關于比熱容,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比熱容跟物體吸收和放出的熱量有關
B.物體的質(zhì)量越大,它的比熱容越大
C.比熱容是物質(zhì)自身的性質(zhì),與質(zhì)量、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均無關
D.以上說法均不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7.小周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
?①他所用的器材和做法如圖所示:取一塊玻璃板豎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取兩支同樣的蠟燭A和B,將A點燃放在玻璃板前.要想看到蠟燭A的像,小周的眼睛始終在蠟燭A的同一側(cè)(選填“同一側(cè)”或“另一側(cè)”)觀察.
?②如圖所示,他將玻璃板前面的蠟燭A點燃,移動玻璃板后面蠟燭B,發(fā)現(xiàn)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若用光屏替換玻璃板后面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觀察光屏,將不會觀察到點燃蠟燭的像.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虛(選填“實”或“虛”)像.
?③當蠟燭A靠近玻璃板時,要使蠟燭B與A的像重合,必須使蠟燭B靠近(選填“靠近”或“遠離”)玻璃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情況如圖所示,回答:
(1)圖1中A是玻璃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便于確定像的位置,放在“燭焰”上的手指不會(填“會”或“不會”)被燒痛,在實驗中觀察到的像是虛(填“實”或“虛”)   像;在記錄數(shù)據(jù)表中發(fā)現(xiàn)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與像到玻璃板的距離幾組不相等.
(2)根據(jù)該同學在白紙上留下的實驗記錄,如圖2所示,不能(填“能”或“不能”)得出“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的結(jié)論.
(3)在玻璃板的同一側(cè),該同學通過玻璃板看到了同一個蠟燭的兩個像,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璃板的兩個表面都發(fā)生了光的反射現(xiàn)象而成像.
(4)為了便于測量及減小誤差,必須保證玻璃板豎直(填“水平”、“豎直”或“傾斜”)放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所示是常見的引民地牌,放在室外時,在大風過后有時會被吹倒,小徐很想了解原因.他通過測量了解到牌高120厘米,牌寬為100厘米,支架高60厘米,支架接觸地面的寬度50厘米,整塊牌的質(zhì)量為18千克;根據(jù)所測數(shù)據(jù)小徐粗略繪制出指示牌的側(cè)視圖(見圖).假設支架質(zhì)量忽略不計,請回答:
(1)要吹倒豎直放置的引導牌,風對引導牌的風壓(每平方米面積受到的壓力)至少為多少?
(2)為避免引導牌在室外經(jīng)常被風吹倒,你提出的改進建議是增加支架的寬度、降低支架的高度、在支架A點附近,加壓一個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一個邊長為10cm的立方體木塊,細線的一端跟木塊底部相連,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如圖甲所示(容器高比細線與木塊邊長之和大得多),現(xiàn)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圖乙所示.用F表示木塊受到的浮力,用h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則圖丙可以正確描述F隨深度h變化的關系圖象.
(1)當F=4N時,木塊處于漂。ㄌ睢捌 薄ⅰ皯腋 被颉俺恋住保顟B(tài),此時h1=4cm.
(2)木塊的密度為多少?
(3)整個加水過程中,水對木塊所做的最大功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中,請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所示,燭焰在光屏上形成了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的實像,如果此時撤去光屏,人眼在圖示位置能(選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燭焰的像.
(2)保持圖中透鏡的位置不動,如果將蠟燭向左移動一段距離,為了在光屏上重新得到一個清晰的像,光屏應向左(選填“左”或“右”)移動.
(3)依次改變蠟燭的位置,移動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表:
次數(shù)123456
物距/cm806030201510
像距/cm11.51215203040
通過觀察數(shù)據(jù),老師發(fā)現(xiàn)表格中第6次數(shù)據(jù)是編造的,他判斷的理由是:物距等于焦距時不成像;.
(4)如果保持圖中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不變,把光屏向右移動一小段距離時,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應該在凸透鏡和蠟燭之間放置合適的凹透鏡(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近視(選填“近視”或“遠視”)眼就是利用這種透鏡來矯正的.
(5)實驗一段時間后,蠟燭因燃燒變短,要使像能夠在光屏的中央,應將凸透鏡向下(選填“上”或“下”)調(diào)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