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5.甲、乙兩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甲乙的速度之比為2:1,甲乙通過的路程之比為3:2,則甲、乙的運動時間之比是(  )
A.4:3B.3:4C.3:1D.1:3

分析 已知甲乙兩物體通過的速度之比和路程之比,利用公式v=$\frac{s}{t}$求出兩物體運動的時間之比.

解答 解:已知$\frac{{v}_{甲}}{{v}_{乙}}$=$\frac{2}{1}$,$\frac{{s}_{甲}}{{s}_{乙}}$=$\frac{3}{2}$,
由v=$\frac{s}{t}$可得,甲、乙的運動時間之比:
$\frac{{t}_{甲}}{{t}_{乙}}$=$\frac{\frac{{s}_{甲}}{{v}_{甲}}}{\frac{{s}_{乙}}{{v}_{乙}}}$=$\frac{{s}_{甲}}{{s}_{乙}}$×$\frac{{v}_{乙}}{{v}_{甲}}$=$\frac{3}{2}$×$\frac{1}{2}$=$\frac{3}{4}$.
故選B.

點評 本題可以拓展到任意求比值問題,這是一般求比值問題的思路,掌握本類型的思路是很重要的.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熱水的比熱容等于冷水的比熱容(大于、小于、等于),水的比熱容是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1kg的水每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為4.2×103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如圖所示,用相同的滑輪不同的繞法把不同的重物提起相同的高度(G>G),繩重摩擦忽略不計.在物體勻速上升的過程中,甲圖機械效率比乙大(選填“大”、“小”或“相等”),說明理由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frac{{W}_{有}}{{W}_{總}}$=$\frac{Gh}{Gh+{G}_{動}h}$=$\frac{G}{G+{G}_{動}}$;動滑輪的重力是相同的,G大的有用功大,故甲機械效率也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人騎自行車的平均速度是5m/s,這句話的物理意義是人騎自行車在1s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是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0.如圖甲是小華同學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的實驗情景.
(1)小華華將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計)兩對角的線分別跨過左右支架上的滑 輪,在線的兩端掛上鉤碼,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兩個拉力方向相反,并通過調整鉤碼個數(shù)來改變拉力的大。
(2)當小卡片平衡時,小華將小卡片轉過一個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選填“能”或“不能”)平衡,設計此實驗步驟的目的是探究一對平衡力在同一直線上.
(3)當在兩端掛上質量相等的鉤碼時,卡片保持靜止,當用剪刀從卡片中間剪開,發(fā)現(xiàn)分開后的卡片向相反方向運動,由此可得出結論:二力平衡時,兩個力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本實驗采用的實驗方法是反證法.
(4)在探究同一問題時,小明將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同學們認為小華的實驗優(yōu)于小明的實驗,其主要原因是A
A.減少摩擦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B.小卡片是比較容易獲取的材料
C.容易讓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現(xiàn)象中,不屬于液化現(xiàn)象的是( 。
A.夏天,冰棒周圍出現(xiàn)“白氣”
B.冬天,人說話時呼出“白氣”
C.春天的夜間,戶外物體表面有露水
D.秋天的早晨,太陽出來后霧慢慢消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關于聲現(xiàn)象,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
B.人說話是靠舌頭振動發(fā)生的
C.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人耳就能聽到聲音
D.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起重機要吊起200kg的鋼件,使其向上以1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鋼絲繩受到的拉力是2000N,若讓物體以2m/s的速度勻速上升,鋼絲繩受到的拉力是2000N (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小冉在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用到如下器材:分度值為0.1N的彈簧測力計,底面積為5cm2、高度為6cm的實心圓柱體銅塊,相同的大燒杯若干,水,密度未知的某種液體,細線等

(1)小冉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A步驟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2.7N;用彈簧測力計掛著銅塊緩慢地浸入液體中不同深度,步驟如圖B、C、D、E、F所示(液體均未溢出),并將其示數(shù)記錄在表中:
實驗步驟BCDEF
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N2.62.52.42.42.3
(2)在實驗步驟B中銅塊所受浮力F=0.1N.
(3)分析實驗步驟A、E、F,可以說明浮力大小跟液體的密度有關.
(4)小冉用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算出了某種液體的密度是1.3g/cm3(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還算出了步驟B中銅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是200Pa,并發(fā)現(xiàn)步驟B、C、D中銅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逐漸增大(選填“增大”或“減小”).
(5)小冉在步驟B的基礎上繼續(xù)探究:保持銅塊下表面所處的位置不變,把彈簧測力計的拉環(huán)固定在鐵架臺上,緩慢向燒杯內加水,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逐漸減小(選填“增大”或“減小”);當所加水使銅塊剛好浸沒時(水未溢出),燒杯底部受到水的壓強增加了420Pa.(已知在一定范圍內,彈簧受到的拉力每減少0.1N,彈簧的長度就縮短0.1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