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4.如圖所示,是測定大氣壓值的實驗.實驗中長玻璃管管頂端不慎破裂,管內的水銀將全部落回水銀槽里.科學史上證明大氣壓存在的最著名的實驗是在德國進行的馬德堡半球實驗.

分析 (1)在托里拆利實驗中,管內上方是真空,是管外的大氣壓支持著管內的水銀柱,即管內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等于管外的大氣壓.當在管頂穿一個小孔,就構成了一個連通器;
(2)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很多,而最著名的實驗就是馬德堡半球實驗;歷史上首先測出大氣壓的數值的實驗是托里拆利實驗,他借助水銀利用了平衡法測出了大氣壓的數值.

解答 解:當管頂開一個小孔時,管內的水銀與外界的大氣相通,此時外界大氣壓對管內水銀也有個向下的壓強,所以管內的水銀不僅不會從小孔噴出,反而會立即下降.此時托里拆利管和水銀槽實際上是構成了一個連通器,最終液面會相平;
馬德堡半球實驗,通過兩個抽成真空而壓合在一起的銅半球有力地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而托里拆利實驗則通過測量大氣壓能支持的水銀柱的高度間接測出了大氣壓的大。
故答案為:全部落回水銀槽里;馬德堡半球.

點評 本題考查了對托里拆利實驗原理的理解和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明確實驗中長試管頂端不慎破裂,玻璃管和水銀槽組合成了連通器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有關大氣壓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意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用實驗首先測出了大氣壓的值
B.茶壺利用了連通器原理,茶壺蓋上的小孔的巧妙設計與大氣壓無關
C.在同一地點大氣壓強的值不是固定不變的
D.大氣壓強隨海波高度的增加而減小,水的沸點也隨著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如圖所示,探究“動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示意圖.同一小球從不同高度靜止開始滾下,撞擊靜止在水平支撐面上的木塊.

①實驗中發(fā)現,小球高度越高,撞擊木塊的距離就越遠,這是研究動能大小與速度的關系;
②實驗中通過觀察木塊被撞擊的遠近來判斷動能的大小,這種研究方法是“轉換法”,在下列實驗中采用了轉換法的是C.
A.探究串聯電路中總電阻與分電阻的關系實驗
B.探究壓力對滑動摩擦力的影響時,應保持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
C.探究電磁鐵磁性強弱時,磁性強弱通過吸引大頭針數目的多少反映
D.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時,推理得出物體不受阻力時的運動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2.如圖所示,小球被細線拴著在光滑斜面上靜止,請畫出小球受力的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零刻線磨損的刻度尺能用來測量長度(“能”或“不能”),如圖所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被測物體的長度1.84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如圖所錄的各種現象中,能夠說明分子間有相互作用的是丙.(填寫插圖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6.以下是某同學在缺少量筒的情況下測定煤油的密度的一些實驗步驟:
(1)用天平測出空礦泉水瓶的質量m0
(2)在礦泉水瓶里裝滿水,用天平測出它們的總質量m1
(3)用礦泉水瓶裝滿煤油,用天平測出它們的質量m2
(4)用測得的量表示煤油的密度為:$\frac{{m}_{2}-{m}_{0}}{{m}_{1}-{m}_{0}}$•ρ
(5)如圖是小李同學在實驗操作過程中的情況.他的錯誤是:在稱量物體時調節(jié)平衡螺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薩德”是導彈防御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攔截彈、車載式發(fā)射架、地面雷達,及戰(zhàn)斗管理與指揮、控制、通信、情報系統(tǒng)(BM/C31)等組成.如圖所示,若雷達向導彈發(fā)射的微波從發(fā)出到接收所用時間為208μs(1μs=10-6s),在空氣中微波的傳播速度等于光速3×108m/s,則此時導彈與雷達的距離為31.2km.導彈正以2500m/s速度射向雷達將在12.48秒后擊中目標,若15秒后發(fā)射攔截導彈,則攔截時間不夠用(選填“夠”或“不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我國已經正式步入高鐵時代.高鐵站臺前都有一條安全線,高鐵列車幾乎每個車廂都有電動機,幾乎每個車輪都有動力旋轉,車輪一致地運轉,列車就跑得快了;列車剎車時仍繼續(xù)向前運動,所減少的能量大部分儲存到列車蓄電池中.
(1)如圖所示,高鐵站臺前都有一條安全線的原因是:流體(或氣體)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
(2)根據文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一個有關能量轉化的物理問題,并做出回答.
問題:車廂內的電動機工作時能量是如何轉化的?
回答: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