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0.小芳想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她找到了家里的如圖1所示的一些實驗器材:

(1)為了驗證猜想,實驗中她應該選擇BC兩只蠟燭,選F作為平面鏡.(填寫代表實驗器材的字母)
(2)選好器材后,她將器材按照如圖甲所示位置擺放好,若將鏡前蠟燭稱為蠟燭A,鏡后蠟燭稱為蠟燭B,則小芳要想觀察到蠟燭A所成的像,她應在蠟燭A(選填“A”或“B”)一側觀察.
(3)實驗中發(fā)現蠟燭通過鏡面成兩個像,原因是玻璃板太厚了.
(4)小芳對(3)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改進后重新開始實驗,點燃蠟燭A,在玻璃板后面移動蠟燭B,直到與A的像完全重合,在這個過程中蠟燭B不應該(選填“應該”和“不應該”)點燃,理由是為了更好地比較像與物的大小和位置關系.
(5)移開蠟燭B,用白紙做屏幕放在該位置,直接觀察白紙,發(fā)現白紙上沒有蠟燭A的像,可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選填“虛像”或“實像”).
(6)如圖乙是小芳的實驗記錄,通過分析發(fā)現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與物的連線與玻璃板垂直.她馬上得出了結論: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關于平面鏡成軸對稱,你認為小芳實驗的不足之處是一次實驗具有偶然性.
(7)如圖3所示是從墻壁上的平面鏡中觀察到的時鐘圖,則當時的時間是D
A.2:35   B.2:25    C.9:35    D.9:25.

分析 (1)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中,選擇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便于比較物像大小關系;
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體一側能看到物體的像,同時還能看到代替物體的另一個物體,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2)點燃蠟燭A,蠟燭A在玻璃板中成像,觀察蠟燭的像時,眼睛要在蠟燭A的一側,才能通過玻璃板看到蠟燭A的像;眼睛在蠟燭B的一側不能看到蠟燭A的像,只能透過玻璃板看到蠟燭A.
(3)從玻璃的兩面都能反射光,利用光的反射現象可知能成兩個像,從這個角度去分析此題.
(4)實驗時選擇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像大小關系.
(5)根據光屏只能承接實像,不能承接虛像來解答此題.
(6)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可知,像與物的大小相同,像和物的連線與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相等.
一次實驗不具備代表性,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應采取同樣的實驗方案多做幾次,才能保證結論的正確.
(7)正確讀出平面鏡中鐘表的實際時間,有2種做法:(1)翻看法;(2)12:00減平面鏡中鐘表的時間.

解答 解:(1)實驗中選擇相同的BC兩個蠟燭,為了便于比較物像大小關系.
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體一側能看到物體的像,同時還能看到代替物體的另一個物體,便于確定像的位置.故選F作為平面鏡.
(2)尋找蠟燭A的像的位置時,眼睛應在蠟燭A一側觀察,在蠟燭B的一側不能看到蠟燭A的像.
(3)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如果玻璃板太厚,兩面都能反射光,所以實驗中發(fā)現蠟燭通過鏡面成兩個像.
(4)點燃蠟燭A,在玻璃板后面移動蠟燭B,直到看上去與蠟燭A的像重合,此現象說明像與物體大小相等,為了更好地比較像與物的大小和位置關系,在這個過程中蠟燭不應該點燃.
(5)此實驗中的白紙相當于光屏,光屏只能承接實像,不能承接虛像,因為平明鏡成的像是虛像,所以棋子的像不會出現在白紙上.
(6)透明的玻璃板能觀察到蠟燭B能否與A的像完全重合,同時解決了位置和大小兩個問題.實驗現象表明,像與物的大小相同,像和物的連線與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相等.
一次實驗不具備代表性,應采取同樣的實驗方案多做幾次,避免實驗現象的偶然性,才能保證結論的正確.
(7)翻看法:把試卷翻過來,對著亮處,直接讀出正確時間為9:25.
12:00減平面鏡中鐘表的時間:12:00-2:35=9:25.
故答案為:
(1)BC;F;(2)A;(3)玻璃板太厚了;(4)不應該;為了更好地比較像與物的大小和位置關系;(5)虛像;(6)垂直;一次實驗具有偶然性;(7)D.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及其應用.這是光學中的一個重點,也是近幾年來中考經常出現的題型,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并學會靈活運用.同時考查學生動手操作實驗的能力,并能通過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得出正確結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1)畫出圖a、b中進入透鏡的光線,
(2)畫出圖c中射向空氣中的光線.
(3)如圖d所示,在練功房里,小紅同學利用平面鏡來幫助矯正舞蹈姿勢.請準確畫出她的腳上B點的光線經過平面鏡后進入A點人眼的光路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伽利略1607年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測量光速的嘗試.方法是:讓兩個人分別站在相距1.5km的兩座山上,每個人拿一個燈,第一個人先舉起燈,當第二個人看到第一個人的燈時立即舉起自己的燈,從第一個人舉起燈到他看到第二個人的燈的時間間隔就是光傳播3km的時間.但伽利略的實驗未能成功,因為光每秒鐘大約傳播3×108m,在兩座山峰之間傳播時間遠小于(填“大于”或“小于”)人的反應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在圖甲中,閉合開關后,給玻璃珠加熱到紅熾狀態(tài),小燈泡將發(fā)光(選填“發(fā)光”、“不發(fā)光”)這說明了一定條件下,絕緣體可以變成導體.在圖乙中,閉合開關后.在給鎢絲緩慢加熱的過程中,小燈泡變暗,(選填“變亮”、“變暗”)原因是鎢絲的溫度越高,它的電阻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為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小明找到了不同規(guī)格的導線,如表所示.
導線材料長度橫截面積
A鎳鉻L0S0
B鎳鉻2L0S0
C鎳鉻2L02S0
D錳鋼2L02S0
(1)探究電阻大小與導體長度的關系:應選擇A 和B 兩根導線進行實驗.
(2)探究電阻大小與橫截面積的關系:應選擇B 和C兩根導線進行實驗.
(3)探究電阻大小與導體材料的關系:應選擇C 和D兩根導線進行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實驗名稱】探究杠桿平衡條件(不考慮杠桿自重和摩擦)
【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1)實驗前沒有掛鉤碼時,小余發(fā)現杠桿右端下傾,則應該將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調,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便于力臂的測量.
(2)三次實驗數據記錄表格如下:
實驗序號動力F1(N)動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
12424
24638
33.6846
【分析與論證】
(1)小余用如圖所示進行第3次實驗,分析三次實驗數據,發(fā)現第3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示數偏大,檢測彈簧測力計發(fā)現完好無損,原因可能是拉力方向沒有與杠桿垂直.
(2)小余通過實驗探究,得出了杠桿平衡條件,生活中的鑷子應用了該實驗中的第2次實驗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所示,閉合開關S,燈泡L1、L2都能正常發(fā)光,兩只電表都有示數,工作一段時間后,燈泡L1突然熄滅,L2仍正常發(fā)光,兩只電表均無示數,則故障可能是( 。
A.L1斷路B.L2短路C.電壓表短路D.電流表斷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文文家有一個木衣架,有一次放學回家他把書包掛在衣架A處,衣架倒了下來.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增加掛衣鉤的長度B.降低總體衣架的高度
C.圓盤底座換用大理石等更重的材質D.增加θ角至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加油站有“禁止吸煙”“請熄火加油”等提示,這是為了防止火花點燃汽油引起火災,這主要是因為汽油在常溫下易發(fā)生( 。
A.液化B.熔化C.汽化D.升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