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將蠟燭、凸透鏡、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凸透鏡固定在50cm處,并調(diào)節(jié)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如圖所示.

(1)當蠟燭放在光具座30cm處,移動光屏,光屏上得到倒立、等大的實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f=10cm.向左移動蠟燭.
(2)當蠟燭放在光具座20cm處,移動光屏,得到像的特點是:倒立、縮小(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照相機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制成的(填一光學儀器名稱).如果此時將蠟燭與光屏的位置互換,那么像的特點是:得到倒立、(選填“正立”或“倒立”)放大(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
(3)當蠟燭放在光具座上的45cm處,觀察正立、放大的虛像(選填“實”或“虛”).
(4)此時,若有一只蒼蠅落到凸透鏡上,則屏上能成完整的燭焰的像(填“能”或“不能”).

分析 (1)求出物距,當物距u=2f時成倒立等大的虛像,據(jù)此求出焦距大小;
(2)求出物距,當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是照相機;物距大于像距,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如果將蠟燭與光屏的位置互換,物距小于像距,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實像;
(3)求出物距,當u<f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4)物體有無數(shù)點組成,物體上任一點射向凸透鏡有無數(shù)條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有無數(shù)條折射光線會聚成該點的像.當遮住凸透鏡的一部分,還有另外的部分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會聚成像.

解答 解:
(1)當蠟燭放在光具座30cm處,移動光屏,光屏上得到倒立、等大的實像,說明蠟燭到透鏡的距離為二倍焦距,凸透鏡固定在50cm處,因此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
(2)當蠟燭放在光具座20cm處,蠟燭到透鏡的距離為50cm-20cm=30cm>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是照相機;
物距大于像距,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如果將蠟燭與光屏的位置互換,物距小于像距,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實像.
(3)當蠟燭放在光具座上的45cm處,蠟燭到透鏡的距離為50cm-45cm=5cm<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4)蒼蠅遮住凸透鏡的一部分,物體上任一點射向凸透鏡的其它部分,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照樣能會聚成像,像的大小不發(fā)生變化,折射光線減少,會聚成的像變暗.
故答案為:
(1)10;(2)縮;照相機;倒立;放大;(3)虛;(4)能.

點評 此題是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凸透鏡成實像時,無論遮住凸透鏡的哪個部分,都不能改變像的大小,但是像變暗,凸透鏡遮住的越多,像越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8.在探究“電流通過導體時產(chǎn)生熱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實驗裝置的一部分如圖所示,兩燒瓶A、B中煤油質(zhì)量相等,兩只溫度計的示數(shù)相同,電阻絲的阻值R1>R2
(1)燒瓶中不裝水而裝煤油,一方面是因為水是導體;另一方面是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 (選填“大”或“小”).
(2)開關接在干路,是為了控制通電時間相同.
(3)閉合開關后,通電一段時間后,會發(fā)現(xiàn)B (選填“A”或“B”)瓶中溫度計的示數(shù)上升較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如圖所示,放在M、N兩水平桌面上的P、Q兩物體,分別在FP=5N、FQ=3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確定(  )
A.桌面M一定比桌面N粗糙
B.P的速度一定大于Q的速度
C.P的慣性可能大于Q的慣性
D.P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Q受到的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所示,表示物體不做勻速直線運動的圖象是 (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實像時像距與物距的關系”的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光具座、凸透鏡、光屏和蠟燭等.
(1)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調(diào)整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2)該實驗應使凸透鏡成實像,那么凸透鏡成實像的條件是:物距大于焦距.
(3)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從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透鏡焦距為10cm,請在方格紙上畫出像距與物距的關系圖象.      
物距u/cm14161820222426
像距v/cm35272220181716

(4)小明得出探究結論后,又用上述器材做了一個實驗.把蠟燭放在光具座上的0刻線處,凸透鏡放在17cm刻線上,如圖1所示.移動光屏在a位置找到像,則可由所作圖象2得a位置大致在41cm刻度處.
(5)小明把發(fā)光二極管組成的T字母(設“其實際大小即如題中字符尺寸”所示)代替蠟燭,在不移動圖1中各元件位置的情況下,光屏上所成像形狀是(在橫線上畫出所成像的大致形狀).
(6)小華提出疑問,當蠟燭成倒立的像時,左右是否也顛倒呢,小張說道,只要將T型燈管換成F型燈管即可.
(7)港北物理興趣小組在此實驗基礎上又進一步探究了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膠管、止水夾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狀可改變的液體透鏡,并利用液體透鏡探究“光的折射”和“透鏡成像”,如圖甲所示.

首先在兩個透明玻璃長方體容器中充入蚊香煙霧,然后將水注入橡皮膜,制成液體透鏡,再將液體透鏡放置在兩個玻璃容器之間,如圖甲所示,讓光線沿圖示方向射入玻璃容器,經(jīng)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將偏向(選填“偏離”或“偏向”)主光軸.如果此時再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變液體透鏡的凸起程度,則折射光線偏折的程度會(選填“會”/“不會”)改變.在玻璃容器中充入蚊香煙霧的目的是顯示光路.
(8)如圖乙所示,液體透鏡被安裝在光具座上,不斷改變液體透鏡凸起程度,調(diào)節(jié)蠟燭、光屏位置,使得每次在光屏上得到等大的像,發(fā)現(xiàn)隨著液體透鏡越凸,蠟燭和光屏的距離就越近,說明透鏡的凸起程度越大焦距越。ㄔ酱/不變/越。
(9)有同學提出該種透鏡對光的會聚能力是否與液體的種類有關呢?請你幫助設計實驗,寫出簡易步驟,并判斷.
步驟:改變透鏡內(nèi)的液體種類,保持透鏡凸凹程度相同,測出不同種液體對應的焦距(f、f')
判斷:若所測焦距相等(或f=f'),則和液體種類無關,相反則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所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所用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

(1)當把凸透鏡放置在如圖所示的位置時,在光屏的中央恰好得到燭焰清晰的像,此時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2)為了探究投影儀成像的原理,把蠟燭放在正確位置后,應該將光屏向遠離(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方向移動,使它到凸透鏡的距離要大于20cm.
(3)隨著實驗的進行,蠟燭由于燃燒逐漸變短,光屏上的像逐漸向上移動.為了保證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并且使像完整地成在光屏的中央,應該只將蠟燭向上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①小芳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實驗中,做了如圖1所示的測量:

a.寫出以上探究中,不重復操作的合理順序(只填代號)DBCA;
b.通過探究,得出的結論是F=G.由此還可算出鐵塊的密度.請選用Fl、F2、F3、F4、ρ,表達它的密度:ρ=$\frac{{F}_{2}{ρ}_{水}}{{F}_{1}-{F}_{4}}$.
②在圖中杠桿上的A點掛四個重均為1N的鉤碼,用調(diào)好的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杠桿上的B點,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所示,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2N;如果將測力計沿圖中虛線方向拉,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變大(“變大”、“不變”或“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上實驗課時,程東同學用“伏安法”測量某電阻R的阻值.用被測電阻、滑動變阻器、電壓表、電流表、三節(jié)干電池、開關和導線若干等器材做如下實驗:

(1)請根據(jù)圖甲所示電路圖,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把圖乙的電路連接完整.
(2)在連接電路的各元件時,開關應處于斷開狀態(tài);閉合開關前,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置于B處.(選填A或B)
(3)電路連接完整后,閉合開關S,并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發(fā)現(xiàn)電流表無示數(shù),電壓表的指針有明顯的偏轉,發(fā)生此現(xiàn)象的原因是電阻斷路.
(4)排除故障后,若某次測量的電壓和電流大小如圖丙所示:電壓表的示數(shù)是2.6V,電流表的示數(shù)是
0.26A,則本次所測電阻的阻值是10Ω.
(5)由于本實驗所用的滑動變阻器上的銘牌字跡已模糊不清(可能是0~20Ω或0~30Ω),請你利用本實驗中的器材,包括已經(jīng)通過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得到阻值為R的電阻,在不使用電壓表的前提下,設計一個實驗,測出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R′max.(可畫電路圖幫助說明)
①寫出實驗步驟(用相應的符號代替物理量):如圖1將滑片滑到最左端a,測得電流為I1;將滑片滑到最右端b,測得電流為I2
②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的表達式:R′max=$\frac{({I}_{1}-{I}_{2})R}{{I}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教學樓前,五星紅旗在旗桿上飄揚,同學們?yōu)榱藴y出旗桿的高度.設計了實驗方案:
(1)寫出實驗需要的器材;
(2)說明所運用的物理和數(shù)學知識;
(3)寫出實驗步驟.并寫出旗桿高度的表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