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在科學發(fā)展的歷程中,許多學者、科學家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①托里拆利實驗精確地測出來大氣壓的數(shù)值
②牛頓最早通過實驗分析得出,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
③奧斯特首先發(fā)現(xiàn)了電能生磁現(xiàn)象;
④安培首先總結(jié)出了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規(guī)律.
A.只有①、③正確B.只有①、②正確C.只有②、③正確D.只有②、④正確

分析 本題考查物理學史,應記住一些物理學家及他們的貢獻,可逐一對題干中的描述做出判斷.

解答 解:①托里拆利實驗最早精確測出了大氣壓的數(shù)值,說法正確;
②伽利略最早通過實驗分析得出,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說法錯誤;
③奧斯特首先發(fā)現(xiàn)了電流的磁效應,也就是電能生磁.說法正確;
④導體中的電流,與這段導體兩端電壓成正比,與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這一規(guī)律最早是德國物理學家歐姆發(fā)現(xiàn)的,被命名為歐姆定律.說法錯誤.
綜上所述,①③正確、②④錯誤.
故選A.

點評 物理學史也是物理考試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類題型,要求學生熟記著名科學家的貢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現(xiàn)代火箭使用液態(tài)氫作燃料,是因為它具有( 。
A.較大的質(zhì)量B.較大的密度C.較小的比熱容D.較大的熱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干泥土的比熱容是0.84×103J/(kg•℃),其意義是質(zhì)量是1kg的干泥土,溫度升高1℃,吸收的熱量是0.84×103J.下列現(xiàn)象屬于所學過的物態(tài)變化中的哪一種,燒開水時冒的“白氣”屬于液化,夏天濕衣服晾干屬于汽化;吃冰棒解熱屬于熔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做“影響物質(zhì)吸熱多少的因素”實驗,加熱相同質(zhì)量的沙子和水,比較二者的吸熱能力,實驗原理如圖甲所示:

(1)實驗需用兩個相同(“相同”或“不同”)酒精燈加熱,為了記錄加熱時間,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是秒表.
(2)若沙子和水的質(zhì)量是相同的,上升的溫度也是相同的,則物質(zhì)吸熱多少與物質(zhì)種類有關.
(3)兩種物質(zhì)溫度隨時間變化曲線如圖乙所示,則水(“沙子”或“水”)的比熱容較大,水的比熱容是4.2×103J/(kg•℃),物理意義是:1千克水每升高(降低)1℃吸收(或放出)4.2×103J的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小李同學對體育比賽中的一些現(xiàn)象進行了分析,其中不正確的是( 。
A.短跑選手百米沖刺后很難停下,是因為運動員想最快通過終點
B.射箭運動員用力拉弓,是力使弓的形狀發(fā)生改變
C.皮劃艇運動員用力向后劃水,利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足球運動員頭球攻門,是力使足球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修建水壩時,總是建成上窄下寬的形狀,是因為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某大壩高165m,當蓄水120m時,水對壩底的壓強為1.2×106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放假期間,小明一家駕車外出旅游,小明看到公路兩旁景物飛快地向后運動,這是以汽車為參照物;車的總質(zhì)量是1.6t,每個車輪與地面接觸的面積是200cm2,當車停在水平路面上時,車對地面的壓強是8×105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如圖是某十字路口的平面示圖,十字路口附近P處,有外墻為玻璃幕墻(可視為平面鏡)的一大廈,其中MN側(cè)面朝向西南方向.
(1)當站在路上的行人觀察汽車在MN側(cè)玻璃幕墻內(nèi)所成的像正在向正西方向運動,則該車實際運行路線.向正北行駛
(2)據(jù)統(tǒng)計城市交通事故大多因違章引起.甲、乙兩輛汽車分別在相互垂直的道路上,沿各自道寬的中心線(圖中虛線所示)向前勻速行駛,當甲、乙兩車的車頭到十字路口(道路中心線)的距離分別為30米和40米時.道口恰處于紅、綠燈轉(zhuǎn)換.甲、乙兩車均未采取任何減速或制動等措施,以至兩車相撞.已知兩車型號相同,汽車的車長為5米,車寬為2米.并已知甲車的速度為V1=54公里/小時,設兩車相撞前均勻速行駛.試判斷在穿過路口過程中,乙車車速的范圍為58.5km/h--85.68km/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驗電器是檢驗物體是否帶電的儀器,驗電器帶電時,兩金屬箔會張開的原因是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