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下列關于壓強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飛機水平飛行時,機翼上方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小
B.潛入水中的潛水艇,潛水越深,所受的壓強就越小
C.歷史上通過馬德堡半球實驗第一次測得了大氣壓的值
D.將裝有水的試管由豎直位置逐漸傾斜的過程中(水未灑出),水對管底的壓強不變

分析 (1)機翼上方的空氣流速比下方的快,因此下方向上的壓強大于上方向下的壓強,上下表面存在一個壓力差,這就是機翼的升力.
(2)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著名的托里拆利實驗第一次測得了大氣壓的數(shù)值;
(4)在傾斜的過程中,高度變小,根據(jù)公式p=ρgh可以判斷出水對管底壓強的變化.

解答 解:A、飛機水平飛行時,機翼上方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小,故A正確;
B、潛入水中的潛水艇,潛水越深,所受的壓強就越大.故B錯誤;
C、著名的托里拆利實驗第一次測得了大氣壓的數(shù)值,故C錯誤;
D、在傾斜的過程中,高度變小,根據(jù)公式p=ρgh知,水對管底壓強變小.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比較全面,有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液體壓強的影響因素、測量大氣壓的實驗等,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但是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如圖甲的電路中,R1、R2的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閉合開關,電阻R2 兩端的電壓為U2,通過電路的總電流為I,電路消耗的總功率為P;在不改變電源電壓的情況下,用30Ω 的電阻R3 替換R1,此時R2兩端的電壓為U2',通過電路的總電流為I',電路消耗的總功率為P',則( 。
A.U2:U2'=1:2B.P:P'=4:5C.R1:R2=3:1D.I:I'=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如圖甲所示,用氣筒向裝有少量水的瓶里打氣,當瓶塞從瓶口跳出時,看到瓶中出現(xiàn)了白霧.“出現(xiàn)白霧”的原因是:物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小,溫度降低,液化而成;
“嫦娥一號”衛(wèi)星在繞月飛行的1年時間里,可能會遭遇兩次月食,月食期間沒有太陽光照射,衛(wèi)星表面的溫度會急劇下降,內能減小(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如圖乙是汽油機工作的四個沖程中的壓縮沖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7.如圖所示的薄壁平底容器質量為0.3kg,底面積為0.003m2,內裝0.6kg的水,水深15cm,若將該容器放在面積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求:容器中的水對容器底的壓強及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在學習“運動和力的關系”時,我們曾追隨著物理學家的足跡,設計過這樣的“斜面”實驗:
(1)如圖所示,讓小車從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運動,是為了使小車在水平面運動時,豎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相平衡,相當于小車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2)每次都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靜止開始滑下,是為了使小車在滑到底端時具有相同的速度.
(3)減小圖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較小車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離,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條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車運動的越遠.
(4)進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絕對光滑,則小車將一直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圖所示:汽車是我們熟悉的交通工具,它給我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促進了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汽車應用了許多物理知識,請你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答下列問題:
(1)載重汽車都安裝了較多的車輪,其目的是什么?
(2)據(jù)報道因車輛超載損壞公路,每年給我國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高達300億元.國家規(guī)定,載重車輛的輪胎,對地面的壓強應控制在7×105Pa以內.有一輛自重4×104N的12輪汽車,如果每個車輪與路面的接觸面積為200cm2,請你計算該汽車允許裝載貨物的最大質量是多少?(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1.國家規(guī)定載貨車輛對地面的壓強應控制在7×105Pa以內.有一輛自重2000kg的6輪汽車,已知該車在某次實際營運中裝貨10t,每個車輪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0.02m2
求:
(1)這輛汽車對路面的壓強是多少?是否超過行業(yè)標準?
(2)如果要求該車運行時不超過規(guī)定的行業(yè)標準,這輛汽車最多裝多少噸貨?(設車輪與地面的接觸面積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物理學中一個基本的觀念是“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

(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學家阿伏加德羅將組成物質的仍能保持其化學性質不變的最小微粒命名為分子.1911年,著名物理學家盧瑟福在進行了α粒子散射實驗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模.該模型認為,原子是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核外電子構成.
(2)以氫原子為例,圖中能正確示意氫原子核式結構的是圖丙(甲/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9.小明同學自備器材,主動探究“平面鏡成像的規(guī)律”,其情形如圖所示,他先把一塊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準備A、B兩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樣的蠟燭,然后把點燃的蠟燭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蠟燭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動蠟燭B的位置,使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實驗中用兩段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
(2)某同學發(fā)現(xiàn)看到蠟燭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將蠟燭B也點燃,用來增加像的亮度.他這樣做不能(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如果把蠟燭A向鏡面移動一段距離,又移動蠟燭B去與蠟燭A的像比較,會發(fā)現(xiàn)蠟燭A像的大小不變(選項“變大”、“變小”或“不變”).
(3)如果在蠟燭A像的位置放一個光屏,光屏上不會承接到像(選項“會”或“不會”),這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