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如圖是小莉、小華和小明三人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圖:
(1)小明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在透鏡的另一側(cè)移動光屏,在距離透鏡10cm處,屏上呈現(xiàn)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則此凸透鏡的焦距約是10cm.
(2)小莉同學做實驗時,小華發(fā)現(xiàn)燭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圖所示,若要使燭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調(diào)節(jié)光屏,小莉應將光屏向上(選填“上”或“下”)移動.
(3)小明將燭焰移至距透鏡15cm處,移動光屏,使蠟燭焰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實像,投影機(選填“照相機”、“投影機”或“放大鏡”)就是應用這一原理制成的.
(4)小莉同學將自己的近視眼鏡鏡片放在了蠟燭與凸透鏡(靠近凸透鏡)之間,小明移動透鏡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個倒立縮小的清晰的像.將近視眼鏡鏡片取下,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變得清晰,在不移動蠟燭和凸透鏡位置的前提下,小華應將光屏向左(左/右)移動.
(5)當燭焰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成一實像時,如果小明把透鏡上半部用不透明的紙擋住,不讓光線通過它,則光屏上所成的像完整(選填“完整”或“不完整”),像的明暗將變暗(選填“變亮”或“變暗”或“不變”).

分析 (1)凸透鏡正對太陽射來的光可看作平行光,凸透鏡能使平行于主光軸的光會聚的點到其光心的距離為焦距;
(2)在做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時,首先要使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3)燭焰移至距凸透鏡15cm處,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根據(j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成倒立、放大實像,據(jù)此作答;
(4)近視眼鏡鏡片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延遲了光線的會聚;
(5)物體有無數(shù)點組成,物體上任一點射向凸透鏡有無數(shù)條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有無數(shù)條折射光線會聚成該點的像.當遮住凸透鏡的一部分,還有另外的部分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會聚成像.

解答 解:(1)凸透鏡正對太陽射來的光可看作平行光.屏上呈現(xiàn)出最小最亮的光斑,該光斑即為焦點,焦距指的是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最小最亮的光斑處到凸透鏡的距離即為焦距f=10cm;
(2)燭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若要使燭焰成像在光屏的中心,應將光屏向上調(diào);
(3)燭焰移至距透鏡15cm處,即物距為15cm,10cm<15cm<20cm,物距處于f和2f之間時,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投影機是根據(jù)這個原理制成的;
(4)近視眼鏡鏡片是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原來經(jīng)透鏡折射會聚的光線被發(fā)散后,會聚延遲了,所以像距變大了,所以,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變得清晰,在不移動蠟燭和凸透鏡位置的前提下,小華應將光屏向左移動;
(5)遮住凸透鏡的上半部,物體上任一點射向凸透鏡的下半部,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照樣能會聚成像,像的大小不發(fā)生變化,折射光線減少,會聚成的像變暗.
故答案為:(1)10;
(2)上;
(3)放大;投影機;
(4)左
(5)完整;變暗.

點評 本題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考查焦距的測量、器材的調(diào)整、凹透鏡對光線的作用、成像規(guī)律及應用,有一定難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6.某物理興趣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做探究電磁感應實驗,得到如下記錄表格(實驗中磁鐵不運動):
實驗
序號

磁極位置
開關
情況
導體運動情況電流計指針偏轉(zhuǎn)情況
1上N下S閉合不運動不偏轉(zhuǎn)
2上N下S閉合上、下運動不偏轉(zhuǎn)
3上N下S閉合水平向右運動向右偏轉(zhuǎn)
4上N下S閉合水平向左運動向左偏轉(zhuǎn)
5上N下S斷開水平向右運動不偏轉(zhuǎn)
6上S下N閉合水平向左運動向右偏轉(zhuǎn)
綜合分析上列實驗記錄,解答下列問題:
(1)感應電流產(chǎn)生的條件是:
①電路必須是閉合的,該結(jié)論是分析比較實驗序號3、5得出的;
②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該結(jié)論是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3、4得出的.
(2)影響感應電流的方向的因素是:
①導體運動方向,該結(jié)論是分析比較實驗序號3、4得出的;
②磁場方向,該結(jié)論是分析 比較實驗序號4、6得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1)如圖甲所示,光會聚于b點,在虛線區(qū)域內(nèi)放甲透鏡后,光會聚于主光軸MN上的c點;在虛線區(qū)域內(nèi)換放乙透鏡后,光會聚于主光軸MN上的a點.現(xiàn)小明想進一步探究凸透鏡成像的特點,應選擇乙(選填“甲”或“乙”)透鏡.

(2)為了確定凸透鏡的焦距,小明讓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鏡,移動光屏,直到在光屏上會聚成一點,如圖乙所示,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
(3)小明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發(fā)現(xiàn)無論怎樣沿光具座移動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光屏上始終得不到燭焰的像,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沒有在同一高度.
(4)上述問題解決后,他們將蠟燭、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如圖丙位置,光屏應在②(選填“①”、“②”、“③”)區(qū)域前后移動,才能得到清晰、完整的像.用不透明的紙擋住透鏡上半部分,則光屏上所成的像完整.(選填“完整”或“不完整”);將蠟燭和光屏的位置對換,發(fā)現(xiàn)在光屏上仍能成一清晰的像,此時像的性質(zhì)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5)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放上一個近視眼鏡,則發(fā)現(xiàn)像變得模糊了,這時應適當向右(選填“左”或“右”)移動光屏,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6)把蠟燭移至光具座上42cm刻度線處,無論怎樣調(diào)節(jié)光屏,光屏上始終接收不到像,老師告訴小明是因為此時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虛像,要想看到這個像,觀察的方法應是從光屏一側(cè)透過凸透鏡觀察燭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所示,小明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
(1)他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在透鏡的另一側(cè)移動光屏,在距透鏡10cm處的光屏上接收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圖甲所示),則此凸透鏡的焦距約是10cm.
(2)他把蠟燭、凸透鏡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他還應調(diào)整燭焰中心、凸透鏡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3)調(diào)整后,把燭焰放在距凸透鏡16cm處時,在凸透鏡另一側(cè)前后移動光屏,當光屏移動到如圖乙所示的位置時,恰好得到一個倒立、放大(選填“縮小”“放大”或“等大”)的實像;投影儀(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一成像規(guī)律工作的.
(4)如果將燭焰在圖乙的基礎上遠離透鏡,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實像,光屏應向靠近(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在此過程中像的大小變化情況是變。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5)蠟燭隨著燃燒而變短,光屏上成的像將向上(選填“上”或“下”)移動.由于影響到了實驗的進行,這時最合理的調(diào)整是C.
A.只需將凸透鏡向下移動一些      B.只需將光屏向上移動一些
C.將凸透鏡和光屏都向下移動一些  D.以上辦法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所示.
(1)其中明顯還需要調(diào)整的是光屏的高度.調(diào)整后恰好能從光屏時觀察到倒立、縮。ㄟx填“縮小”或“放大”)的實像,該成像特點可作為照相機的原理(選填“照相機”或“幻燈機”).
(2)另有一位同學經(jīng)調(diào)整后,保持燭焰和透鏡在某一位置不變,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看到燭焰的像,則可能的原因是物距小于焦距,成了虛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所示是一位同學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裝置圖.當光屏移動在圖示的刻度時,正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將透鏡移到35厘米刻度上,其它不動,光屏上能得到一個等大倒立的像
B.該透鏡的焦距可能是10厘米
C.若只改變透鏡的位置,光屏上可能多次得到蠟燭的清晰的像
D.照相機就是根據(jù)該圖示的原理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果照相機的鏡頭上不慎落上了一個黑點,那么拍出的照片( 。
A.有一個縮小的黑影B.照片基本正常
C.有一個放大的黑影D.無法成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7.體育課上老師安排男、女同學分組打籃球,小華發(fā)現(xiàn)男、女同學組的籃球自由落地后都會反彈,但反彈的高度卻不同.籃球由靜止開始下落時,反彈的高度與哪些因素有關昵?小華與大家一起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討論;提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1:籃球反彈的高度可能與球的型號有關;
猜想2:籃球反彈的高度可能與下落的高度有關;
猜想3:籃球反彈的高度可能與地面材料有關.
于是,小華用兩只充足氣的7號{標準男子)、6號(標準女子)籃球及刻度尺,在水泥地面和木質(zhì)地板上進行了實驗.通過實驗,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實驗
序號
球的
型號
下落高
度/cm
地面
材料
反彈高度/cm
16120木質(zhì)80
27120木質(zhì)80
37120水泥90
47150水泥110
(1)要驗證猜想2,需要選用實驗序號為2、3的兩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2)通過他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籃球反彈的高度與下落高度、地面材料有關,與球的型號無關.
教師點拔:控制變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18.如圖所示,輕質(zhì)杠桿OA可繞O點轉(zhuǎn)動,請在圖中畫出動力F1的力臂L1.(按照題目要求作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