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英語物理化學 生物地理
數學英語已回答習題未回答習題題目匯總試卷匯總
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內 瓶中氣體的壓強 瓶塞插入深度
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對駕乘人員使用安全帶的必要性展開了探究。實驗如下:
Ⅰ.如圖甲,讓載有正方體橡皮泥的實驗小車,分別從斜面的A、B處自由下滑,觀察小車與障礙物碰撞后橡皮泥拋落、受損情況,記錄數據如下表。
Ⅱ.如圖乙,用膠帶紙將相同橡皮泥綁在小車上,重復上述實驗。
實 驗
車在斜面上位置
是否綁膠帶紙
橡皮泥第一次
落地點到碰撞
處距離/厘米
橡皮泥受 損程度
橡皮泥受損程度
④
A
否
10.2
磨損較多
③
是
O
不明顯凹痕
10.9
10.0
②
B
17.4
磨損多
8.2
磨損較少,明顯凹痕
17.6
8.4
17.7
8.1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孝祥同學對冰加熱,他根據冰熔化成水直到沸騰的過程記錄的數據,繪制成如圖7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由圖象可知:冰熔化過程所用的時間是 min:水沸騰的條件是:水溫達到沸點100℃,并繼續(xù)____。
一間倉庫的面積為50m2,倉庫地面所能承受的壓強為1.2×105pa,則在這間倉庫里最多可以堆放 t貨物。
天平是實驗室用來測量質量的工具。天平的主要結構是我們初中物理中學到的一種簡單機械——杠桿。在某一次測量質量的過程中,將待測物體A放在左盤,在右盤中放入質量為M的砝碼后天平恰好平衡。請在下圖中做出物體A和砝碼對天平橫梁作用力的力臂,并證明物體的質量m等于砝碼質量M。
小科在觀看2009世界冰壺錦標賽時猜想:冰壺在冰面上的滑行距離,除了與離手時的速度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外,還可能與質量有關。
為了驗證這一猜想,小科、小敏和小思做了如下實驗(如
圖所示):在木塊上加放數量不等的鉤碼后,讓木塊從O點
靜止滑下,記錄木塊和鉤碼的總質量m和它在水平面的滑
行距離S,記錄數據如下(各組在A點時初速度均相同):
(1)從上述數據分析,可以得到的結論是:在初速度和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條件下,物體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與物體的質量大小 ;
(2)小敏認為:木塊及鉤碼的質量越大,對水平面的壓力越大,則滑行中受到的摩擦阻力也越大,滑行距離就會越短。因此,他認為數據有問題,于是對上表數據做了如下改動:
請你評判小敏的做法并闡述理由: ;
小思同學反思上述實驗后認為:在初速度和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相同的條件下,物體的質量越大在不平面上滑行的距離將越遠,因為: 。
(1)B(2分)
(2)沒有設置不裝遮陽簾的對照組(2分)
小明想比較阻燃型保溫材料和普通保溫材料的保溫性能.他用厚度相同的兩種材料的板材制成大小相同的兩只盒子,盒蓋上開有插溫度計的小孔.首先在阻燃型材料的盒內放一燒杯,燒杯中倒入適量的熱水,蓋上蓋子,測得溫度如圖所示,并記錄溫度計示數下降10℃所用的時間t1.然后將燒杯移至普通保溫材料的盒內,蓋上蓋子,記錄溫度下降10℃所用的時間t2.上述實驗再重復做兩次.
圖示溫度計示數為 ℃.
下面是小明設計的實驗數據記錄表格.
材料
實驗次數
阻燃型
普通
溫度差T/℃
1
10
2
3
表格中A處填寫的物理量是 ,其單位是 .
小明實驗方案中存在明顯問題,請你幫他指出來.答: .
小華針對小明方案中存在的問題,對方案進行修改.簡要寫出修改后正確的實驗方案.答: .
如圖所示,物體重180N,動滑輪重20N,繩重和摩擦不計。人對動滑輪拉力為F,在F的作用下,物體以0.1m/s的速度勻速上升2m,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拉力F做的功為400J B.動滑輪對物體做的功為720J
C.拉力F的功率為40W D.拉力F的大小為90N
百度致信 - 練習冊列表 - 試題列表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