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束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在離透鏡15厘米處的光屏上得到一個亮點,那么當物體置于透鏡前25厘米處時,在透鏡的另一側移動光屏可得(  )
分析:利用題目中告訴的信息確定焦距,然后利用焦距與物距的關系,結合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以確定成像的性質.
解答:解:一束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在離透鏡15厘米處的光屏上得到一個亮點,由此可以確定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5厘米.
當物體在鏡前25厘米時,此時的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可知,此時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實像.
綜上分析,故選A.
點評: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涉及四個方面的內容:物距與焦距的關系;成像性質;像距與焦距的關系;應用.只要告訴這四個方面中的一個,就可以確定其余的三個方面.
要確定凸透鏡的成像性質,只要知道:物距與焦距的關系、凸透鏡成像的應用、像距與焦距的關系這三個方面中的一個即可.
根據(jù)此題中告訴的信息可以從而物距與焦距的關系突破,因此確定凸透鏡的焦距是解決此題的入手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一束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時,在凸透鏡另一側距凸透鏡中心10cm的地方出現(xiàn)一個小亮點,那么把點燃的蠟燭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鏡15cm的地方,在凸透鏡另一側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就可以得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錦州)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時:
(1)如圖,讓一束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在凸透鏡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測出凸透鏡的焦距是
10
10
cm.
(2)使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一條與光具座平行的直線上的目的是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3)實驗過程中,當蠟燭與凸透鏡的距離為25cm時,在光屏上可得一個清晰的像.這個像是
倒立
倒立
(選填“倒立”或“正立”)、
縮小
縮小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常用的
照相機
照相機
就是利用這個原理制成的.
(4)把自己的近視眼鏡放在凸透鏡和蠟燭之間,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變得模糊不清,應該向
遠離
遠離
透鏡方向移動光屏(選填“靠近”或“遠離”),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

(1)如圖1示,小明同學為了測出凸透鏡的焦距,讓一束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直到光屏上出現(xiàn)一個最小、最亮的 光斑,由此可以測出凸透鏡的焦距為
10
10
cm.
(2)在實驗時,小明用該凸透鏡觀察小紅的眼睛,看到小紅的眼睛如圖2示,要看到如圖2A的情形,物距應該滿足的條件是
B
B
,要看到如圖2B的情形,物距應該滿足的條件是
A
A

A.小于10cm     B.大于10cm且小于20cm
C.等于20cm     D.大于20cm
(3)小明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安裝在光具座上如圖3示,要使燭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應將蠟燭向
(填“上”或“下”)調整.
(4)在實驗中已得到清晰的實像,當用黑色硬紙片遮位透鏡的上半部分,則所成的像是
完整
完整
的(填“完整”或“不完整),且亮度變暗.
(5)燭焰成虛像時,人眼應該從
光屏
光屏
一側向透鏡方向觀察.(選填“燭焰”、“光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
(1)讓一束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在凸透鏡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測出凸透鏡的
焦距
焦距

(2)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按如圖17所示的位置放置時,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時物距為
15
15
cm,像的大小比物

(3)當物距小于焦距時,左右移動光屏均接收不到像,接著應該

①上下移動光屏去接收;②將光屏放到凸透鏡左側去接收;③取走光屏,直接通過凸透鏡觀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探究凸透鏡規(guī)律的實驗中:
精英家教網(wǎng)
(1)如圖甲,讓一束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在凸透鏡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測出凸透鏡的焦距是
 
cm.
(2)如圖乙所示,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調節(jié)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他們的中心與燭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3)當燭焰距凸透鏡25cm時,移動凸透鏡另一側的光屏,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
 
(選填“正立”或“倒立”)、縮小的實像,人們利用這個原理制成了
 

(4)當燭焰距凸透鏡6cm時,移動凸透鏡另一側的光屏,光屏上
 
(選填“能”或“不能”)得到一個清晰的像.
(5)當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增大,像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