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xí)題
 0  179246  179254  179260  179264  179270  179272  179276  179282  179284  179290  179296  179300  179302  179306  179312  179314  179320  179324  179326  179330  179332  179336  179338  179340  179341  179342  179344  179345  179346  179348  179350  179354  179356  179360  179362  179366  179372  179374  179380  179384  179386  179390  179396  179402  179404  179410  179414  179416  179422  179426  179432  179440  235360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我們在做升華實驗時,看到紫色的碘蒸氣,其物態(tài)變化的過程是( 。
A.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B.液態(tài)→氣態(tài)C.氣態(tài)→固態(tài)D.固態(tài)→氣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使用投影儀時,投影片應(yīng)放在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間
B.老花鏡當(dāng)放大鏡使用時,應(yīng)將被觀察物體放在焦點以內(nèi)
C.照相機(jī)的鏡頭相當(dāng)于一個凸透鏡,照相時景物到鏡頭的距離應(yīng)大于2倍焦距
D.入射到凸透鏡上的光線,折射后一定會聚于焦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是平面鏡成像的示意圖,其中正確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等質(zhì)量的兩個實心物體,若兩物體的體積之比是4:3.那么這兩個物體的密度之比是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1)一束光線從玻璃射入空氣中,請你在圖甲中標(biāo)出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在線上用箭頭標(biāo)出),并在Ⅰ、Ⅱ下面的括號內(nèi)填上介質(zhì)的名稱.
(2)如圖乙所示,已知AB的折射光射到平面鏡的O點上,試畫出經(jīng)過O點前后的光的傳播路徑.
(3)在圖丙的方框內(nèi)填透鏡符號
(4)用一平面鏡將與水平面成30°角的陽光豎直照射到深井內(nèi),請你在圖丁中畫出平面鏡的位置(標(biāo)出與水平面的夾角度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一列長為300m的火車勻速穿過一條長1700m的隧道,測得火車完全通過隧道需要100s,求:
(1)火車運行的速度;
(2)火車全部在隧道內(nèi)運行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小亮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線處不動,如圖所示.
(1)調(diào)節(jié)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實驗時,蠟燭隨著燃燒而變短,光屏上的像將向上(上∕下)移動.
(3)將蠟燭移至距凸透鏡20cm處,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等大的實像,由此可知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
(4)將蠟燭移至光具座上15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應(yīng)用這一原理可以制成照相機(j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王鵬同學(xué)用如圖甲裝置探究萘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并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描出萘熔化時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圖象,如圖乙.請回答下列問題:
(1)安裝實驗器材時應(yīng)按照自下而上(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順序進(jìn)行;將裝有萘的試管放入水中加熱,而不是用酒精燈直接對試管加熱,這樣做不但能使試管受熱均勻,而且萘的溫度上升速度較慢(快∕慢),便于及時記錄各個時刻的溫度.
(2)除圖甲所示實驗器材外,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有火柴和秒表.
(3)分析圖象乙可獲得的信息有:該物質(zhì)是晶體(晶體∕非晶體);該物質(zhì)的熔點是80℃:該物質(zhì)溫度為60℃時處于固(固∕液)態(tài);該物質(zhì)從開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續(xù)的時間是15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如圖所示.在豎立的茶色玻璃板下方放置一把刻度尺,兩支相同的蠟燭A和B分別豎立于玻璃板兩側(cè),以蠟燭A為成像物體.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為了能確定像的位置,取兩只相同蠟燭的目的是為了能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guān)系;
(2)點燃蠟燭A,從蠟燭A一側(cè)觀察未點燃(點燃∕未點燃)的蠟燭B,緩慢移動蠟燭B直到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可以得知像與物大小相同;用刻度尺和筆將A、B所在的位置連接起來,發(fā)現(xiàn)像和物的連線與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相等;
(3)實驗過程中,如果在平面上無論怎樣移動蠟燭B,都無法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沒有與水平面垂直放置;
(4)如果在蠟燭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無論怎樣,在光屏上不能(能∕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5)實驗中,小明只進(jìn)行了一次實驗,就得到了“像與物到鏡面距離相等”的結(jié)論.這種做法的不合理之處是實驗次數(shù)太少,具有偶然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甲、乙兩個物體同時從同一地點向西做直線運動,速度與時間關(guān)系如圖.以甲為參照物,乙向東做直線運動,經(jīng)過6s甲乙兩物體相距0.03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