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實驗室里需要純凈的氯化鈉溶液,但手邊只有混有硫酸鈉、碳酸氫銨的氯化鈉.某學生設計了如下方案:

如果此方案正確,那么:
(1)操作①可選擇坩堝儀器.
(2)進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斷SO${\;}_{4}^{2-}$已除盡,方法是靜置,取上層清液中滴加BaCl2溶液,若無沉淀說明SO42-已除盡.
(3)操作③的目的是除去過量的Ba2+,為什么不先過濾后加碳酸鈉溶液?理由是減少一次過濾操作.
(4)操作④的目的是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HCl和CO2
(5)操作②是否可改為加硝酸鋇溶液?否 為什么?改用Ba(NO32會使溶液中引入新的雜質(zhì)離子NO3-,以后操作中無法除去.

分析 由流程可知,加熱混有硫酸鈉、碳酸氫銨的氯化鈉后碳酸氫銨分解,殘留物為氯化鈉和硫酸鈉的混合物,將殘留物溶解后加入過量硫酸鋇溶液,硫酸根離子與鋇離子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加入碳酸鈉溶液除去過量的鋇離子,過濾除去硫酸鋇、碳酸鋇沉淀后向濾液中加入鹽酸除去過量的碳酸鈉,最后通過加熱煮沸得到純凈的氯化鈉,以此來解答.

解答 解:由流程可知,加熱混有硫酸鈉、碳酸氫銨的氯化鈉后碳酸氫銨分解,殘留物為氯化鈉和硫酸鈉的混合物,將殘留物溶解后加入過量硫酸鋇溶液,硫酸根離子與鋇離子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加入碳酸鈉溶液除去過量的鋇離子,過濾除去硫酸鋇、碳酸鋇沉淀后向濾液中加入鹽酸除去過量的碳酸鈉,最后通過加熱煮沸得到純凈的氯化鈉,
(1)操作①是將固體混合物加熱,使用到的儀器為坩堝,故答案為:坩堝;
(2)操作②中鋇離子與硫酸根離子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Ba2++SO42-=BaSO4↓,檢驗SO42-已除盡的方法是:靜置,取上層清液中滴加BaCl2溶液,若無沉淀說明SO42- 已除盡,
故答案為:靜置,取上層清液中滴加BaCl2溶液,若無沉淀說明SO42- 已除盡;
(3)操作③加入碳酸鈉溶液,碳酸鈉與過量的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和氯化鈉,從而除去過量的氯化鋇;不先過濾后加碳酸鈉溶液的目的是減少一次過濾操作,
故答案為:除去過量的Ba2+;減少一次過濾操作;故答案為:否;用硝酸鋇會引入新雜質(zhì)NO3-,在以后的操作中無法除去;
(4)操作④的目的是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HCl 和 CO2,故答案為: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HCl 和 CO2;
(5)改用Ba(NO32會使溶液中引入新的雜質(zhì)離子NO3-,以后操作中無法除去,則不能改用硝酸鋇,
故答案為:否;改用Ba(NO32會使溶液中引入新的雜質(zhì)離子NO3-,以后操作中無法除去.

點評 本題考查混合物分離提純,為高頻考點,把握流程中發(fā)生的反應、混合物分離為解答關鍵,側(cè)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鹽泥是氯堿工業(yè)中的廢渣,主要含有鎂、鐵、鋁、鈣等的硅酸鹽和碳酸鹽.實驗室以鹽泥為原料制取MgSO4•7H2O的流程如下:[29g鹽泥]$→_{②H_{2}SO_{4}調(diào)pH=1-2}^{①水,調(diào)成泥漿}$$→_{④過濾}^{③煮沸}$[濾液Ⅰ]$→_{⑥煮沸,趁熱}^{⑤加NaClO,pH=5~6}$[濾液Ⅱ]→產(chǎn)品
已知:(Ⅰ) Ksp[Mg(OH)2]=6.0×10-12
(Ⅱ) Fe2+、Fe3+、Al3+開始沉淀到完全沉淀的pH范圍依次為:7.1~9.6、2.0~3.7、3.1~4.7
(Ⅲ) 三種化合物的溶解度(S)隨溫度變化曲線如圖.
回答下列問題:
(1)在鹽泥中加H2SO4溶液控制pH為1~2以及第一次煮沸的目的是:為了提高Mg2+的浸取率.
(2)若溶液中Mg2+的濃度為6mol/L,溶液pH≥8才可能產(chǎn)生Mg(OH)2沉淀.
(3)第二次過濾需要趁熱進行,主要原因是溫度較高時鈣鹽與鎂鹽分離得更徹底(或高溫下CaSO4•2H2O溶解度小等合理答案均可).所得濾渣的主要成分是Al(OH)3、Fe(OH)3、CaSO4•2H2O.
(4)從濾液Ⅱ中獲得MgSO4•7H2O晶體的實驗操作步驟為:①向濾液Ⅱ中加入NaOH溶液,
②過濾,得沉淀,③向沉淀中加足量稀硫酸,④蒸發(fā)濃縮,降溫結晶,⑤過濾、洗滌得產(chǎn)品.
(5)若獲得的MgSO4•7H2O質(zhì)量為24.6g,則該鹽泥中含鎂[以Mg(OH)2計]的百分含量約20.0%(MgSO4•7H2O式量為24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所示,將兩燒杯用導線如圖相連,Pt、Cu、Zn、C分別為四個電極,當閉合開關后,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Cu極為原電池負極
B.Cu極附近OH-濃度增大
C.電子流向是由C極流向Pt極
D.當C極上有4 mol電子轉(zhuǎn)移時,Pt極上有1 mol O2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1 mol氫氣所占體積約為22.4 L
B.氣態(tài)物質(zhì)所占的體積主要由分子數(shù)目和分子間距離決定的
C.1 mol O2與1 mol O3所含的分子數(shù)目相等
D.物質(zhì)的聚集狀態(tài)不同主要是構成物質(zhì)的基本粒子間的距離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分離物質(zhì)的方法中,根據(jù)微粒大小進行分離的是( 。
①分液   
②過濾   
③分餾   
④重結晶   
⑤滲析.
A.②⑤B.②④C.①②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各組物質(zhì)的鑒別方法中,不能達到預期目的是( 。
A.羊毛與滌綸-灼燒B.鋁片與銀片-加稀硫酸
C.硬水與軟水-過濾D.食鹽水與食醋-聞氣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化學已深入我們的生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醋酸可除水垢
B.甘油可做護膚保濕劑
C.包裝用的聚氯乙烯屬于烴
D.酯類物質(zhì)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W、X、Y、Z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元素,已知:W的一種原子的原子核中沒有中子;Y與X相鄰,Y與Z也相鄰;X、Y、Z三種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3的整數(shù)倍;元素Z在地殼中含量最高.試回答下列各題:
(1)由W、X、Z三種元素可組成A、B、C三種常見的有機化合物,其中A和B是日常生活中常用調(diào)味品的主要成分,且A呈酸性,A與B能夠反應生成C,寫出B在Cu作用下與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CH3CH2OH+O2$→_{△}^{Cu}$2CH3COOH+2H2O.
(2)由W、X、Y、Z四種元素中的三種元素組成的某種化合物,其濃溶液可與其中第四種元素的單質(zhì)發(fā)生反
應,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4HNO3(濃)$\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3)XW4是一種重要能源物質(zhì),如圖是1.01×105Pa下,1mol XW4燃燒生成穩(wěn)定化合物過程中的能量變化示
意圖,其熱化學方程式為:CH4(g)+2O2(g)═CO2(g)+2H2O(l)△H=-(b-a)kJ•mol-1;.
(4)向50mL 4mol•L-1的NaOH溶液中通入2.24L元素X的最高價氧化物(標準狀況),反應后溶液呈堿性.
填(“中性”、“酸性”、或“堿性”),再向該溶液中滴加Al2(SO43溶液,現(xiàn)象為產(chǎn)生白色沉淀,有氣體生成,產(chǎn)生該現(xiàn)象的離子方程式為2Al3++3CO32-+3H2O═2Al(OH)3↓+3CO2↑.
(5)W、X、Y、Z四種元素全部或部分可組成多種無機鹽,其組成可表示為W4Y2Z3的鹽溶液中離子濃度由大
到小的順序為:c(NO3-)>c(NH4+)>c(H+)>c(OH-);組成可表示為W5XYZ3的鹽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CO3-+OH-═CO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可逆反應:aA(g)+bB(s)?cC(g)+d D(g),當其他條件不變時,反應過程中某物質(zhì)在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與溫度(T)、壓強(P)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T1<T2 △H>0B.T1>T2 △H<0
C.P1<P2        a=c+dD.P1<P2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