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題共11分)
某學習小組的同學對氯氣與鐵的反應及產(chǎn)物進行了如下探究:
34.裝置的連接順序為a→ → → → →b→c→f。
35.硬質(zhì)玻璃管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硬質(zhì)玻璃管與收集器之間沒有用導管連接,原因是 。
反應一段時間、熄滅酒精燈,冷卻后,將收集器及硬質(zhì)玻璃管中物質(zhì)快速轉(zhuǎn)移至錐形瓶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和少許植物油(反應過程中不振蕩),充分反應后,進行如下實驗:
36.試劑X的化學式為 ;有同學分析淡黃色溶液中含有Fe2+,你認為 (填“合理”或“不合理”);固體產(chǎn)物的成分可能為 (填相應的字母);
A.Fe和FeCl3
B.FeCl2和FeCl3
C.Fe、FeCl2和FeCl3
D.Fe和FeCl2
37.加入少許植物油的作用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紅色加深的原因 。
38.某小組同學實驗時在加入新制氯水后,并未得到深紅色溶液,請幫助他們分析原因 ,
請設計實驗對你所分析的原因進行驗證,簡要寫出實驗方案 。
(共11分)34.g、h、d、e(1分)
35.有棕褐色煙生成(1分) 防止堵塞(或其他合理描述都可)(1分)
36.KSCN(或NH4SCN) (1分) 合理(1分) A(1分)
37.隔絕空氣,防止Fe2+被氧化(1分) 2Fe2++Cl2=2Fe3++2Cl- Fe3++3SCN-Fe(SCN)3(只寫第一個也可)(1分)
38.新制氯水將SCN-氧化(1分,合理給分)取少許褪色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再滴加幾滴KSCN溶液,若溶液變紅,則原因分析成立(2分,合理給分)
【解析】
試題分析:34.在第一個裝置中制取氯氣,由于濃元素有揮發(fā)性,所以在制取的氯氣中含有雜質(zhì)HCl和H2O氣,先通過飽和食鹽水除去雜質(zhì)HCl,再通過能硫酸干燥得到純凈干燥的氯氣,把氯氣通過第二個裝置是氯氣與金屬鐵接觸,發(fā)生反應,為防止大氣污染,最后要用堿石灰進行尾氣處理。所以裝置的連接順序為a 、g、h、d、e、b、c、f;
35.在硬質(zhì)玻璃管中Fe與氯氣發(fā)生反應產(chǎn)生棕褐色氯化鐵固體,因此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棕褐色煙;硬質(zhì)玻璃管與收集器之間沒有用導管連接,是為了防止固體物質(zhì)堵塞導管,即防止堵塞現(xiàn)象的發(fā)生;
36.將反應產(chǎn)生的固體用鹽酸溶解,為防止與空氣接觸,反應發(fā)生變質(zhì),在液體中加了稍息植物油,然后檢驗是否產(chǎn)生Fe3+,向該溶液中試劑X的化學式為KSCN(或NH4SCN);由于開始加入KSCN溶液時溶液變?yōu)闇\紅色,當再向其中滴加幾滴新制氯水時,溶液變?yōu)樯罴t色,說明發(fā)生了反應2Fe2++Cl2=Fe3++2Cl-,所以有同學分析淡黃色溶液中含有Fe2+是合理的;由于氯氣的氧化性強,能把鐵氧化為Fe3+,在反應后的溶液中存在Fe2+,應該是氯氣沒有和鐵完全反應,在反應后的固體中含F(xiàn)e單質(zhì),在溶液中發(fā)生反應Fe+2FeCl3=3FeCl2,因此選項是A。
37.加入少許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絕空氣,防止Fe2+被氧化,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紅色加深的原因用離子方程式表示為2Fe2++Cl2=2Fe3++2Cl- Fe3++3SCN-Fe(SCN)3;
38.某小組同學實驗時在加入新制氯水后,并未得到深紅色溶液,KSCN有還原性,新制氯水將SCN-氧化;檢驗方法是取少許褪色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再滴加幾滴KSCN溶液,若溶液變紅,則上述原因分析成立。
考點:考查氯氣的制取、凈化、干燥、性質(zhì)的檢驗、尾氣處理等裝置的連接、物質(zhì)成分的確定、Fe3+的檢驗試劑、物質(zhì)的作用、方案的設計與評價的知識。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海淀區(qū)高三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工業(yè)上用CO和H2合成CH3OH:CO(g)+2H2(g)CH3OH(g)。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如下表:
溫度/℃ | 0 | 100 | 200 | 300 | 400 |
平衡常數(shù) | 667 | 13 | 1.9×10-2 | 2.4×10-4 | 1×10-5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的△H> 0
B.加壓、增大H2濃度和加入催化劑都能提高CO的轉(zhuǎn)化率
C.工業(yè)上采用5 ×103 kPa和250℃的條件,其原因是原料氣的轉(zhuǎn)化率高
D.t℃時,向1 L密閉容器中投入0.1 mol CO和0.2 mol H2,平衡時CO轉(zhuǎn)化率為50%,則該溫度時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的數(shù)值為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云南省紅河州高三統(tǒng)一檢測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化學—選修3:物質(zhì)結(jié)構(gòu)與性質(zhì)】(15分)
前四周期元素X、Y、Z、W、R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已知:X原子的2p軌道為半充滿狀態(tài);Y原子的L層有2個未成對電子;Z與Y位于同主族;W的+2價簡單離子核外電子層排布與Ar原子相同;R原子的d軌道上有3個空軌道。請回答下列問題:
(1)R原子的基態(tài)電子排布式為 。
(2)X、Y原子的第一電離能大小順序為 。(用元素符號表示)
(3)X的常見單質(zhì)分子結(jié)構(gòu)中σ鍵數(shù)目為 。
(4)Z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根離子空間構(gòu)型為 ,中心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 。
(5)某礦物晶體由Y、W、R三種元素組成,其晶胞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
則該礦物的化學式為 ,若已知該晶胞的邊長為a cm,則該晶胞的密度為 g/cm3。(用含a、NA的代數(shù)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云南省部分高三1月份統(tǒng)一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4分)I.氮是地球上含量最豐富的一種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生活中有著重要作用。請回答下列問題:(圖中涉及物質(zhì)為氣態(tài))
(1)上圖是1 mol NO2和1mol CO反應生成CO2和NO過程中能量變化示意圖,請寫出NO2和CO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0.5L的密閉容器中,一定量的氮氣和氫氣進行如下化學反應:N2(g)+3H2(g)2NH3(g) △H<0,其化學平衡常數(shù)K與溫度t的關系如下表:
t/℃ | 200 | 300 | 400 |
K | K1 | K2 | 0.5 |
請完成下列問題。
①試比較K1、K2的大小,K1___________K2(填寫“>”、“=”或“<”)。
②下列各項能作為判斷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填序號字母):
a.容器內(nèi)N2、H2、NH3的濃度之比為1:3:2
b.v(N2)正=3v(H2)逆
c.容器內(nèi)壓強保持不變
d.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
③在400℃時,當測得NH3和N2、H2的物質(zhì)的量分別為1mol和2mol、3mol時,則該反應的v(N2)正______________v(N2)逆(填寫“>”、“=”或“<”)。
II.描述弱電解質(zhì)電離情況可以用電離度和電離平衡常數(shù)表示,下表是常溫下幾種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Ka)和弱堿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Kb)。
酸或堿 | 電離平衡常數(shù)(Ka或 Kb) |
CH3COOH | 1.8×10-5 |
HNO2 | 4.6×10-4 |
HCN | 5×10-10 |
HClO | 3×10-8 |
NH3·H2O | 1.8×10-5 |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四種酸中,酸性最弱的是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式表示)。下列能使醋酸溶液中CH3COOH的電離程度增大,而電離平衡常數(shù)不變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A.升高溫度 B.加水稀釋
C.加少量的CH3COONa固體 D.加少量冰醋酸
(2)CH3COONH4的水溶液呈____(選填“酸性”“中性”或“堿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各離子濃度大小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云南省部分高三1月份統(tǒng)一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化學在生產(chǎn)和日常生活中有著重要的應用。下列說法正確是
A.汽車的排氣管上裝有“催化轉(zhuǎn)化器”,使有毒的CO和NO反應生成N2和CO2
B.向煤中加入適量石灰石,使煤燃燒產(chǎn)生的SO2最終生成CaSO3,可減少對大氣的污染
C.高純度的硅單質(zhì)廣泛用于制作光導纖維
D.大量燃燒化石燃料排放的廢氣中含CO2、SO2,從而使雨水的pH=5.6形成酸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上海市崇明縣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盛有12mL NO2和O2的混合氣體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應后,還剩余2mL無色氣體,則原混合氣體中O2的體積是
A.1.2mL B.2.4mL C.3.6mL D.4.8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上海市崇明縣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C60可用作儲存氫氣的材料,結(jié)構(gòu)如右圖所示。繼C60后,科學家又合成了Si60、N60,三種物質(zhì)結(jié)構(gòu)相似。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C60、Si60、N60都屬于原子晶體
B.C60、Si60、N60分子內(nèi)共用電子對數(shù)目相同
C.由于N-N鍵能小于N≡N,故N60的穩(wěn)定性弱于N2
D.由于鍵長小于
鍵,所以C60熔沸點低于Si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高三元月模擬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7分)(1)下列實驗操作中,錯誤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號,下同)
①用10mL量筒量取6.4 mL鹽酸;
②切割金屬鈉時,將殘留物放入廢物缸中;
③配制FeSO4溶液時一般要加入適量鐵屑;
④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溶液定容時仰視讀數(shù)會使所配溶液濃度偏高;
⑤不慎接觸過多的氨,應及時吸入新鮮的空氣和水蒸氣,并用大量水沖洗眼睛;
⑥用帶橡皮塞的棕色試劑瓶存放濃HNO3;
⑦稀釋濃硫酸時應把水倒入濃硫酸中。
(2)下圖為實驗室制H2的裝置。若液面剛好不與鋅粒接觸而又無酸液可加入,則可以從長頸漏斗中加入適量試劑是__________________
①食鹽水 ②苯 ③四氯化碳
④Na2CO3溶液 ⑤硫酸銅溶液 ⑥K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吉林省高一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能證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強的實驗事實是
A.CO2溶于水生成碳酸,SiO2不溶于水也不能跟水直接反應生成硅酸
B.在高溫條件下,SiO2和Na2CO3能發(fā)生反應:SiO2+Na2CO3Na2SiO3+CO2↑
C.SiO2熔點比CO2高
D.CO2通入Na2SiO3稀溶液中,生成的H2SiO3逐漸聚合而形成硅酸溶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