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為實驗室制取純凈、干燥的氯氣,并驗證氯氣性質(zhì)的裝置。其中E瓶放有干燥紅色布條;F中為紅色的銅網(wǎng),其右端出氣管口放有脫脂棉。

1)裝置C中盛裝的溶液是___,D中試劑的作用是___。

2)寫出F中反應(yīng)的化學反應(yīng)方程式:__ ,其反應(yīng)現(xiàn)象為___。

3H中的試劑為____,用來吸收多余氯氣。該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___

【答案】飽和食鹽水 吸收氯氣中混有的水蒸氣 Cu+Cl2CuCl2 棕黃色的煙 氫氧化鈉溶液 Cl2+2OH-=Cl-+ClO-+H2O

【解析】

實驗室是利用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加熱反應(yīng)生成氯氣,A中是濃鹽酸,B中是二氧化錳固體,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MnO2+4HCl(濃)MnCl2+Cl2+2H2O,生成的氯氣中含有氯化氫,用飽和食鹽水除去氯氣中的氯化氫,用濃硫酸除去氯氣中的水蒸氣得到干燥純凈的氯氣;干燥的氯氣遇到干燥有色布條不褪色,說明氯氣無漂白作用。F是銅加熱和氯氣反應(yīng)生成氯化銅的反應(yīng),生成的氯化銅形成棕色煙,氯氣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氣中,需要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氯氣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yīng)生成氯化鈉、次氯酸鈉和水。

1)實驗室是利用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加熱反應(yīng)生成氯氣,A中是濃鹽酸,B中是二氧化錳固體,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MnO2+4HCl(濃)MnCl2+Cl2+2H2O,生成的氯氣中含有氯化氫,用飽和食鹽水除去氯氣中的氯化氫,故C中是飽和食鹽水;用濃硫酸除去氯氣中的水蒸氣得到干燥純凈的氯氣,故D中裝的是濃硫酸。

(2)F是銅加熱和氯氣反應(yīng)生成氯化銅的反應(yīng),方程式為:Cu+Cl2CuCl2;生成的氯化銅形成棕色煙。

3)氯氣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氣中,需要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氯氣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yīng)生成氯化鈉、次氯酸鈉和水,離子方程式為Cl2+2OH-=Cl-+ClO-+H2O。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物質(zhì)的分類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科學合理的分類對于提高學習效率、解決問題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請回答下列問題:

I. 純凈物根據(jù)其組成和性質(zhì)有如圖分類形式

圖中所示所屬的分類方法為__________________。

II. 有以下13種物質(zhì)①石墨 ②過氧化鈉 ③酒精 ④氨水 ⑤二氧化碳 ⑥碳酸氫鈉 ⑦氫氧化鈉溶液 ⑧純醋酸 ⑨氯化氫 ⑩硫酸鋁 稀硫酸 氯化銀 硫酸氫鈉

1)屬于電解質(zhì)的是 _________;屬于非電解質(zhì)的是 _________。

2)寫出下列物質(zhì)溶于水的電離方程式:⑥_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物質(zhì)⑥和⑦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寫出物質(zhì)⑥和在水中發(fā)生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工業(yè)廢水中僅含下表離子中的5(不考慮水的電離及離子的水解),且各種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等,均為0.1 mol/L

陽離子

K、Mg2Fe3、Al3Fe2

陰離子

Cl、、、

某同學欲探究廢水的組成,進行了如下實驗:

用鉑絲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燒,無紫色火焰(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

取少量溶液,加入KSCN溶液無明顯變化。

另取溶液加入少量鹽酸,有無色氣體生成,該無色氣體遇空氣變成紅棕色,此時溶液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陰離子種類不變。

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請推斷:

(1)、判斷,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陰離子是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陽離子是_____________(寫離子符號)。

(2)③中加入少量鹽酸生成無色氣體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生成白色沉淀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所得紅棕色氣體通入水中,氣體變無色,所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同學最終確定原溶液中所含陰離子是___________,陽離子是________________寫離子符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生為確定某烴的分子式及其可能的結(jié)構(gòu)簡式,做了如下實驗:標準狀況下,取0.1 mol該烴,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體積為22.4 L,同時得到16.2 g水。

(1)該烴的摩爾質(zhì)量為________

(2)該烴的分子式為________。

(3)該烴有一種可能的結(jié)構(gòu)為 ,屬于________(選填序號)。

A.環(huán)烴 B.烷烴 C.芳香烴 D.不飽和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高鐵酸鉀(K2FeO4)是一種綠色氧化劑,具有高效的殺菌消毒作用,常用于飲水處理,在許多領(lǐng)域展現(xiàn)出廣闊的應(yīng)用前景。制備高鐵酸鉀有下列兩種方法:

方法一:Fe2O3 + KNO3 + KOH===== K2FeO4 + KNO2 + H2O (未配平)

方法二:2Fe(OH)33KClO4KOH2K2FeO43KCl+ 5H2O

1)配平方法一的化學方程式___,再用雙線橋標明電子轉(zhuǎn)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___

___Fe2O3 +___KNO3 +___KOH == ___ K2FeO4 +___ KNO2 +___ H2O

2)方法二中的還原產(chǎn)物為_________ (寫化學式),將方法二的化學方程式改寫為離子方程式 ________ ,根據(jù)反應(yīng)方程式,氧化性:KClO ________ K2FeO4(填“>”、“<”“=”);

3)利用方法二制備K2FeO4,若有0.5mol K2FeO4生成,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為___________ ;

4)在酸性溶液中,某反應(yīng)的反應(yīng)物和生成物有KBiO3、K2SO4、H2SO4MnSO4、H2OBi2(SO4)3 和一種未知物質(zhì)M。

①已知MnSO4在反應(yīng)中失去電子,則該反應(yīng)的氧化劑是________

②已知該反應(yīng)中被氧化的元素與被還原的元素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2:5,則M的化學式為______;

③寫出該反應(yīng)的離子反應(yīng)方程式________;

④某同學向上述反應(yīng)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FeSO4溶液,測得溶液中M的物質(zhì)的量與FeSO4的物質(zhì)的量之間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已知氧化性:Fe3+>Bi3+,且a點時溶液中含Fe3+Mn2+,則原反應(yīng)體系中,起始加入的KBiO3的物質(zhì)的量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常溫下,在溶液中可發(fā)生如下反應(yīng):

根據(jù)上述反應(yīng)提供的信息,判斷下列結(jié)論不正確的是

A.氧化性:XO4>B2>A3+

B.X2+既有還原性,又有氧化性

C.還原性:Z>A2+

D.溶液中可發(fā)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不正確的是

A.向小蘇打溶液中加入硫酸氫鈉溶液:

B.碳酸鎂與稀硫酸反應(yīng):

C.金屬鋁溶于鹽酸中:

D.向稀硫酸中加入氫氧化鋇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分子數(shù)不相同的是

A.同溫同壓下 2 L SO2 2 L CO2

B.標準狀況下 1mol 氧氣和 22.4 LSO3

C.9g 水和標準狀況下 11.2 L CO2

D.0.2mol 氯氣和 7.3g 氯化氫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機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廣泛應(yīng)用于商業(yè)、輕工業(yè)、建筑、化工甚至人工角膜等方面,下面是工業(yè)上由丙酮為起始反應(yīng)物合成有機玻璃的一種路線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A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B的名稱是_______

2)反應(yīng)①、②的反應(yīng)類型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有關(guān)的說法錯誤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b.能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與丙酸互為同系物 d.能與新制的Cu(OH)2懸濁液反應(yīng)

4)寫出反應(yīng)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

5C有多種同分異構(gòu)體,其中滿足下列條件的有______(不包含C),在這些同分異構(gòu)體中,核磁共振氫譜有3組峰的物質(zhì)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_______________

①能發(fā)生水解反應(yīng)但不能發(fā)生銀鏡反應(yīng); ②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