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化學式

電離常數(shù)

HF

A.酸式鹽溶液中一定存在:

B.向醋酸鈉溶液中加入適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中:

C.已知某溫度下常見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如上表:相同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NaF、、水溶液,溶液中離子總數(shù)由小到大排列的順序是

D.pH均等于3的醋酸與鹽酸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的pH基本不變

【答案】D

【解析】

為二元強酸,NaHA為強酸的酸式鹽,溶液中可能不存在,故A錯誤;

B.根據(jù)電荷守恒,溶液為酸性,故氫離子濃度大于氫氧根離子濃度,故,故B錯誤;

C.相同溫度下,酸性的強弱酸是:,酸根離子水解程度大小順序是:HSO3,相同濃度的鈉鹽溶液中,酸根離子水解程度越大其溶液的離子總數(shù)相應變大,所以相同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NaF、的水溶液,溶液中離子總數(shù)由小到大排列的順序是,而電離出兩個陽離子和一個陰離子,離子數(shù)目最多,所以溶液中離子總數(shù)由小到大排列的順序是,故C錯誤;

D.常溫下,pH均等于3的醋酸與鹽酸溶液等體積混合,由于兩溶液中氫離子濃度相等,則混合液中氫離子濃度不變,所以混合液的pH仍然為3,故D正確.

答案: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常溫下,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0 mol·L1 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線如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點①所示溶液中:c(CH3COO)+c(OH)=c(Na+)+c(H)

B. 點②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H)+c(CH3COO)

C. 點③所示溶液中:NaOHCH3COOH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D. 0.1000 mol·L1 CH3COOH溶液中,由水電離出來的c(H)= 1013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中,所有原子都滿足最外層8電子的穩(wěn)定結構

B. 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屬和非金屬交界處可以找到半導體材料

C. 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價化合物

D. 第ⅠA族元素和第ⅦA族元素的原子之間都能形成離子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裝置及相應操作正確的是

A.圖甲可用于配制250ml 0.100mo1/L硫酸溶液時定容操作

B.圖乙可用于淀粉在稀硫酸作用下發(fā)生水解后,直接滴加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檢驗水解產(chǎn)物

C.圖丙可用于膽礬結晶水含量測定

D.圖丁可用于由工業(yè)乙醇制備無水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 mol乙醇(其中的氧用18O標記)在濃硫酸存在條件下與足量乙酸充分反應。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18OB. 生成的水分子中含有18O

C. 可能生成44 g乙酸乙酯D. 不可能生成90 g乙酸乙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的混合溶液中,含有的、的個數(shù)比是8:1:2,則溶液中、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 )

A.1:1:1B.1:2:4C.1:3:2D.1: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0.1molL-1的二元酸H2A溶液的pH=4.0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Na2A、NaHA兩溶液中,離子種類不相同

B.在溶質(zhì)物質(zhì)的量相等的Na2A、NaHA兩溶液中有:2c(Na+)=3c(A2-)+3c(HA-)+3c(HA)

C.NaHA溶液中一定有:c(Na+)+c(H+)=c(HA-)+c(OH-)+c(A2-)

D.Na2A溶液中一定有:c(Na+)c(A2-)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在探究電化學原理時,如圖將鹽橋換成n型彎鐵絲,當接通直流電源后,石墨①附近溶液變紅.下列判斷或預測錯誤的是

A.A為電源的負極

B.鐵絲左端③附近出現(xiàn)灰綠色沉淀

C.電子移動方向為:A→石墨①鐵絲石墨②→B

D.石墨棒②電極反應式為2Cl-2e=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 用加熱的方法除去碳酸鈉固體中的碳酸氫鈉

B. 加熱蒸干溶液,可以得到CuCl2晶體

C. 放在流動的蒸餾水中可除去半透膜中蛋白質(zhì)溶液里混有的(NH4)2SO4

D. 鑒別NaBrKI溶液,可分別加新制氯水后,用CCl4萃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