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過氧化鈣在常溫下是無色粉末,易溶于酸,難溶于水、乙醇等溶劑,常用于種子消毒、藥物制造、魚池增氧等.
Ⅰ.某實驗小組在實驗室用鈣鹽制取CaO2•8H2O(該反應為放熱反應)裝置如圖:

(1)A為實驗室制取氨氣的裝置,寫出A中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Ca(OH)2+2NH4Cl$\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2)儀器B的作用是防倒吸.
(3)寫出生成CaO2•8H2O的離子方程式Ca2++H2O2+2NH3+8H2O=2NH4++CaO2•8H2O↓
(4)制取CaO2•8H2O一般在0~5℃的低溫下進行,原因是溫度過高,過氧化氫分解速率加快,過氧化氫利用率低,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控制低溫有利于CaO2•8H2O晶體的析出,提高產(chǎn)率;
Ⅱ.該實驗小組欲通過測量氣體的體積來探究CaO2與SO2反應的特點.裝置如下圖:(硬質玻璃管中為無水CaO2

【提出假設】
假設1:反應只發(fā)生2SO2+2CaO2═2CaSO3+O2,SO2未被氧化;
假設2:反應只發(fā)生SO2+CaO2═CaSO4,SO2完全被氧化;
假設3:上述兩個反應均發(fā)生,SO2部分被氧化;
【實驗探究】
(5)該實驗設計有一處明顯錯誤,請改正裝置E中廣口瓶中的導氣管應短進長出.
(6)試劑A為濃硫酸,試劑B的作用是吸收未反應的SO2,防止裝置E中的水蒸氣進入硬質玻璃管與CaO2反應.
【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及討論】實驗測得裝置C中過氧化鈣質量增加了m1 g,裝置D質量增加了m2 g,裝置E中收集到的氣體為V L(已換算成標準狀況下).
(7)在記錄量筒中的液面位置時,除視線平視外,還應使廣口瓶和量筒液面相平.
(8)如果假設3成立,則V的取值范圍是0<V<$\frac{7{m}_{1}}{30}$【M(CaO2)=72,M(CaSO3)=120】

分析 (1)根據(jù)實驗裝置實驗室中用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固體制取氧氣;
(2)氨氣極易溶于水,防止倒吸;
(3)CaCl2與H2O2、NH3、H2O反應生成CaO2•8H2O與NH4Cl;
(4)溫度過高,過氧化氫分解速率加快,過氧化氫利用率低,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控制低溫有利于CaO2•8H2O晶體的析出,提高產(chǎn)率;
(5)裝置E量氣裝置導氣管長進短處,不能排液體測定氣體體積;
(6)試劑B的作用是吸收未反應的二氧化硫,防止對生成的氧氣體積產(chǎn)生干擾;
(7)依據(jù)壓強不變,在記錄量筒中的液面位置時,除視線平視外,還應使廣口瓶和量筒液面相平,才能準確測定生成氣體的體積;
(8)如果假設3成立,則二氧化硫部分被氧化,則生成部分氧氣,結合反應2SO2+2CaO2=2CaSO3+O2和SO2+CaO2=CaSO4計算.

解答 解:(1)根據(jù)裝置為用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固體共熱制取氧氣,反應方程式為:Ca(OH)2+2NH4Cl$\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故答案為:Ca(OH)2+2NH4Cl$\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2)A中產(chǎn)生的氨氣極易溶于C中,B裝置可以防倒吸;
故答案為:防倒吸;
(3)CaCl2與H2O2、NH3、H2O反應生成CaO2•8H2O與NH4Cl,離子方程式為:Ca2++H2O2+2NH3+8H2O=2NH4++CaO2•8H2O↓;
故答案為:Ca2++H2O2+2NH3+8H2O=2NH4++CaO2•8H2O↓;
(4)溫度過高,過氧化氫分解速率加快,過氧化氫利用率低,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控制低溫有利于CaO2•8H2O晶體的析出,提高產(chǎn)率,制取CaO2•8H2O一般在0~5℃的低溫下進行;
故答案為:溫度過高,過氧化氫分解速率加快,過氧化氫利用率低,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控制低溫有利于CaO2•8H2O晶體的析出,提高產(chǎn)率;
(5)裝置E量氣裝置導氣管長進短處,不能排液體測定氣體體積,裝置E中廣口瓶中的導氣管應短進長出;
故答案為:裝置E中廣口瓶中的導氣管應短進長出;
(6)裝置E為測定生成氣體的體積,需要把剩余的二氧化硫除去,所以試劑B的作用是吸收未反應的SO2,防止裝置E中的水蒸氣進入硬質玻璃管與CaO2反應;
故答案為:吸收未反應的SO2,防止裝置E中的水蒸氣進入硬質玻璃管與CaO2反應;
(7)依據(jù)壓強不變,在記錄量筒中的液面位置時,除視線平視外,還應使廣口瓶和量筒液面相平,才能準確測定生成氣體的體積;
故答案為:使廣口瓶和量筒液面相平;
(8)如果假設3成立,則二氧化硫部分被氧化,則生成部分氧氣,結合反應2SO2+2CaO2=2CaSO3+O2和SO2+CaO2=CaSO4可知,
若SO2未被氧化,發(fā)生反應方程式為:2CaO2+2SO2=2CaSO3+O2,依據(jù)化學方程式和反應增重計算E中收集的氧氣:
2CaO2+2SO2=2CaSO3+O2   固體增重
                                  1mol    96g
                               $\frac{V}{22.4}$mol  m1g
1mol×m1g=96g×$\frac{V}{22.4}$mol,
解得:V=$\frac{7{m}_{1}}{30}$,
所以當二氧化硫部分被氧化時,則生成的氧氣體積范圍為:0<V<$\frac{7{m}_{1}}{30}$,
故答案為:0<V<$\frac{7{m}_{1}}{30}$.

點評 本題考查了性質實驗方案的設計方法及有關范圍討論化學計算,題目難度中等,明確題干信息及實驗目的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解答過程中實驗設計的步驟和實驗方案的確定需要根據(jù)題干要求分析,試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靈活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除去雜質的方法正確的是( 。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條件下通入Cl2,氣液分離;
②分離溶于水的碘:乙醇萃;
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氣體通過盛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洗氣瓶;
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餾.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5.硼元素在自然界有10B和11B兩種同位素,經(jīng)測定硼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0.8,求這兩種同位素的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鐵及其化合物可廣泛用于電池行業(yè).
I.某堿性電池的總反應為NiO2+Fe+2H2O=Fe(OH)2+Ni(OH)2
(1)該電池放電時,發(fā)生還原反應的物質是A(填字母),負極反應式為Fe-2e-+2OH-=Fe(OH)2
A.NiO2   B.Fe   C.Fe(OH)2  D.Ni(OH)2          
(2)若放電時生成Fe(OH)2的質量18g,則外電路中轉移的電子數(shù)是0.4mol.
Ⅱ.在堿性環(huán)境下,Mg-Na2FeO4可以形成高效的原電池,該電池的總反應為3Mg+2Na2FeO4+8H2O=2Fe(OH)3+3Mg(OH)2+4NaOH.
(3)(3)該電池中Na+流向正(填“正”或“負”,下同)極,F(xiàn)e(OH)3在正極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明礬石經(jīng)處理后得到明礬[KAl(SO42•12H2O].從明礬制備Al、K2SO4和H2SO4的工藝過程如下所示:

焙燒明礬的化學方程式為:4KAl(SO42•12H2O+3S═2K2SO4+2Al2O3+9SO2+48H2O
(1)在焙燒明礬的反應中,還原劑是S;當有3mol S參與反應時轉移電子數(shù)為12mol
(2)從水浸后的濾液中得到K2SO4晶體的步驟是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干燥.
(3)焙燒中產(chǎn)生的SO2檢驗試劑可以用品紅溶液.
(4)寫出電解Al2O3的化學方程式為2Al2O3$\frac{\underline{\;通電\;}}{\;}$4Al+3O2↑.
(5)焙燒948t明礬(M=474g/mol),若SO2 的利用率為96%,可生產(chǎn)質量分數(shù)為98%的硫酸432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對于反應A(g)+3B(g)═4C(g)+2D(g),在相同時間內(nèi),用不同物質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如下,則反應速率最快的是(  )
A.v(A)=0.4 mol/(L•s)B.v(B)=0.8 mol/(L•s)C.v(C)=1.2 mol/(L•s)D.v(D)=0.7 mol/(L•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關于膠體和溶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膠體不均一、不穩(wěn)定,靜置后易產(chǎn)生沉淀;溶液均一、穩(wěn)定,靜置后不產(chǎn)生沉淀
B.布朗運動是膠體粒子特有的運動方式,可以據(jù)此將膠體與溶液、懸濁液區(qū)分開來
C.光線通過時,膠體發(fā)生丁達爾效應,溶液則不能發(fā)生丁達爾效應
D.只有膠狀物如膠水、果凍類的物質才能稱為膠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9.現(xiàn)有甲、乙、丙三名同學分別進行Fe(OH)3膠體的制備實驗.
I、甲同學向1mol•L-1氯化鐵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
II、乙同學直接加熱飽和FeCl3溶液;
III、丙同學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1~2mL FeCl3飽和溶液,繼續(xù)煮沸至溶液呈紅褐色,停止加熱.試回答下列問題:
(1)其中操作正確的同學是丙;他的操作中涉及到的化學反應方程FeCl3+3H2O$\frac{\underline{\;\;△\;\;}}{\;}$Fe(OH)3(膠體)+3HCl
(2)證明有Fe(OH)3膠體生成的實驗操作及現(xiàn)象是用激光筆照射,有一條明亮的光路,則有膠體生成
(3)丁同學利用所制得的Fe(OH)3膠體進行下列實驗:
①將其裝入U形管內(nèi),用石墨作電極,接通直流電,通電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陰極附近的顏色逐漸變深,這表明Fe(OH)3膠粒帶正電
②向其中加入稀硫酸,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是先生成紅褐色的沉淀,后溶解為黃色溶液涉及的方程式是2Fe(OH)3+3H2SO4=Fe2(SO4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常溫下,有下列四種溶液:①0.1 mol/L NaOH溶液 ②pH=11 NaOH溶液 ③0.1 mol/L CH3COOH溶液 ④pH=3 CH3COOH溶液 ⑤pH=3 HCl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由水電離出H+的濃度c(H+):①>③
B.將等體積的④、⑤分別加蒸餾水稀釋至pH=6,加入水的體積:④>⑤
C.①與③混合,若溶液pH=7,則體積:V(NaOH)>V(CH3COOH)
D.將②與④等體積混合,得到的溶液pH>7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