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某學習小組利用如圖1裝置進行CO2與飽和NaCO3溶液反應制備NaHCO3實驗

(1)選取必要的實驗裝置,正確的連接順序為③①②(填序號)
(2)為確定制得的固體樣品是純凈的NaHCO3小組同學提出下列實驗方案:
甲方案:將樣品溶液與飽和澄清石灰水反應,觀察現象.
乙方案:將樣品溶液與BaCl2觀察現象.
丙方案:測定PH法
丁方案:熱重分析法
①判定甲方案不可行(填“可行”或“不可行”)
②為判斷乙方案的可行性,某同學用分析純的NaHCO3配制的溶液,與BaCL2溶液等
體積混合進行實驗,結果如下.
NaHCO3溶液
BaCl2濃度
0.2mol•L-10.1mol•L-10.02mol•L-1
0.2mol•L-1渾濁渾濁少許渾濁
0.1mol•L-1渾濁少許渾濁無現象
0.02mol•L-1少許渾濁無現象無現象
(Ⅰ)此實驗巳可說明乙方案是不可行的.請結合以下數據,并通過計算說明產生渾濁的原因.答:Q=c(Ba2+)×c(CO32-)=$\frac{0.2}{2}$×0.0011=1.1×10-4>5.1×10-9.[已知:0.1mol•L-1NaHC03溶液電離出的c(CO32-)為0.0011mol•L-1,Ksp(BaCO3)=5.1×10-9]
(Ⅱ)產生渾濁的離子方程式為Ba2++2HCO3-=BaCO3↓+CO2↑+H2O.
③使用pH計進行測定的丙方案是取等質量的固體樣品和分析純NaHC03樣品分別溶解于等量的水中,分別用pH計測pH.
④進行丁方案實驗,測得樣品在不同升溫速率下的熱重曲線如圖2.請?zhí)羁眨?br />(Ⅰ)樣品的純度為100%.
(Ⅱ)升溫速率對實驗結果沒有(填“有較大”、“有較小”或“沒有”)影響.

分析 (1)鹽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和氯化鈣,其中鹽酸易揮發(fā),要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氫,據此選擇儀器;
(2)①飽和澄清石灰水與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均能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據此解答;
②計算此時溶液中鋇離子濃度與碳酸根濃度的乘積與該溫度下碳酸鋇的溶度積常數比較即可;
③取用實驗室中分析純與樣品進行pH的測算比較即可;
④發(fā)生2NaHCO3 $\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由圖中所給數據可知剩余固體為6.3g,計算固體質量減少量,依據圖象可知溫度升高對剩余固體的質量無影響.

解答 解:(1)③為發(fā)生裝置,鹽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和氯化鈣,其中鹽酸易揮發(fā),故應先選取碳酸氫鈉除去混合氣體中的HCl,故儀器連接順序為:③①②,故答案為:③①②;
(2)①飽和澄清石灰水與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均能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故甲方案不可行,故答案為:不可行;
②(i)兩種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中鋇離子濃度=$\frac{0.2mol/L}{2}$=0.1mol/L,0.1 mol•L-1 NaHC03溶液電離出的c(CO32-)為0.0011 mol•L-1,故Q=Q=c(Ba2+)×c(CO32-)=$\frac{0.2}{2}$×0.0011=1.1×10-4>5.1×10-9,故會產生沉淀,
故答案為:Q=c(Ba2+)×c(CO32-)=$\frac{0.2}{2}$×0.0011=1.1×10-4>5.1×10-9;
(ii)鋇離子與碳酸氫鈉電離出的碳酸根結合生成碳酸鋇沉淀,從而促進了碳酸氫根的電離,使其向生成碳酸根和氫離子的方向移動,故離子反應方程式為:Ba2++2HCO3-=BaCO3↓+CO2↑+H2O,故答案為:Ba2++2HCO3-=BaCO3↓+CO2↑+H2O;
③丙方案為測定pH法,由于碳酸氫鈉屬于強堿弱酸鹽,故利用準確度較高的pH計進行樣品的pH值,然后測量分析純NaHC03的pH值,最后比較即可,故答案為:取等質量的固體樣品和分析純NaHC03樣品分別溶解于等量的水中,分別用pH計測pH;
④(i)碳酸氫鈉不穩(wěn)定,加熱易分解,方程式為2NaHCO3 $\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即
2NaHCO3 $\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168        106
10g        x,解x=6.30g,
即理論上碳酸氫鈉每有10g分解應生成6.3g固體,故由圖可知10g樣品分解恰好生成固體為6.3g,故此樣品純度為:$\frac{6.3g}{6.3g}$×100%=100%,故答案為:100%;
(ii)由圖可知,溫度升高,不影響固體物質的產量,升溫速率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故答案為:沒有.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的是物質的制備方案的設計,混合物的測定,涉及知識點較多,難度較大,熟練掌握碳酸氫鈉的性質以及其熱分解原理是解決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各組物質可以直接通過分液進行分離的是(  )
①苯和水 
②乙酸乙酯和乙醇  
③乙酸乙酯和純堿溶液
④苯和溴苯   
⑤硝基苯和水.
A.①③⑤B.①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工業(yè)上以硫鐵礦為原料制硫酸所產生的尾氣中含有SO2,為便于監(jiān)控,實施環(huán)境保護,下列適合測定硫酸尾氣中SO2含量的試劑是(  )
A.品紅溶液B.濃硝酸C.碘水、淀粉溶液D.以上都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現有某氣體分子式為AB,其摩爾質量為Mg•mol-1,取該氣體VL (標準狀況) 完全溶于1L水中形成密度為dg/cm3的溶液,則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frac{1000dV}{22400+MV}$L•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0.在450℃以V2O5作催化劑時進行如下反應:
2SO2(g)+O2(g)?2SO3(g)△H=-190kJ/mol
①反應450℃時的平衡常數>500℃時的平衡常數(填“>”、“<”或“=”);
②下列描述中一定能說明上述反應已達平衡的是BD
A.v(O2=2v(SO3 
B.容器中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變
C.容器中氣體的密度不再變
D.容器中氣體的分子總數不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粗鹽提純”的實驗中,蒸發(fā)時,正確的操作是( 。
A.把渾濁的液體倒入蒸發(fā)皿中加熱B.開始析出晶體后用玻璃棒攪拌
C.待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熱D.蒸發(fā)皿中出現多量固體時停止加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鎂及其化合物有著廣泛用途.工業(yè)上以菱鎂礦(主要成分為MgCO3,含SiO2以及少量FeCO3等雜質)為原料制備納米氧化鎂的實驗流程如圖1:

(1)濾渣1為SiO2
(2)加入H2O2氧化時,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2++H2O2+2H+=2Fe3++2H2O.
(3)在實驗室煅燒濾渣2制得的金屬氧化物為Fe2O3(填化學式),需要的儀器除酒精燈、三腳架、泥三角以外,還需要坩堝(填名稱).
(4)在一定條件下CO(NH22可與H2O反應生成CO2和一種弱堿,該反應中反應物的質量之比為10:9.
(5)25℃時,加入CO(NH22至開始產生沉淀,當Mg2+全部沉淀時溶液的c(OH-)=1.4×10-3 mol•L-1(已知25℃,
Ksp[Mg(OH)2]=1.96×10-11).
(6)工業(yè)上還可用氯化鎂和碳酸銨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備納米MgO.取少量制得的該物質溶于某種液體溶劑中(兩者不反應),能說明是納米MgO存在的簡單方法是用一束光照射,在側面會看到一條光亮的通路.
如圖2為反應溫度對納米MgO產率和粒徑的影響,據圖分析反應的最佳溫度為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將1mol N2和3mol H2置于1L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N2+3H2═2NH3(正反應是放熱反應),經過40min,該反應達到平衡時,容器中NH3的物質的量為0.4mol.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在40 min內的平均速率可表示為 ν(NH3)=0.001 mol/L•min
B.該反應達到平衡時,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容器中NH3、N2、H2的物質的量保持相等
C.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可使該反應的速率加快
D.達到平衡時,ν(NH3)=ν(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1.某患者需補充0.01mol Na+,應補NaC1多少克?若用生理鹽水需多少毫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