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化合物E可用作合成高分子膨脹劑,一種合成路線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A中官能團的名稱為__________________。
(2)②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反應④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出符合下列條件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①與E互為同分異構體的酯類化合物; ②核磁共振氫譜為兩組峰,峰面積比為1∶1
【答案】 氯原子、羧基 取代反應 HOOCCH2COOH + 2 C2H5OH C2H5OOCCH2COOC2H5 + 2 H2O 、
【解析】本題考查有機物的推斷和合成。
A是氯乙酸,氯乙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B(氯乙酸鈉),氯乙酸鈉與NaCN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C(),水解又引入1個羧基生成D(),與乙醇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E()。
(1)A是氯乙酸,官能團為氯原子、羧基;(2)反應②中氯原子被-CN取代,屬于取代反應;(3)反應④是酯化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OOCCH2COOH+2C2H5OH C2H5OOCCH2COOC2H5 +2H2O;(4)E的同分異構體屬于酯類,說明含有酯基,核磁共振氫譜為兩組峰,峰面積比為1:1,說明氫原子分為兩類,各是6個氫原子,因此符合條件的有機物結構簡式為或。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探究硫酸亞鐵的分解產物,進行了如下圖裝置所示的實驗,打開K1和K2,緩緩通入N2,一段時間后加熱,實驗后反應管中殘留固體為紅色粉末,B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產生,品紅溶液中紅色褪去,檢查氫氧化鈉溶液出口處無氧氣產生。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SO2氣體
B. 反應管內產生的紅色粉末可能是Fe2O3
C. BaCl2溶液的目的是檢驗SO3的存在,此處用Ba(NO3)2溶液也可以檢驗SO3
D. 反應管內得到的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物質的量之比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檢驗二氧化硫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氣體,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通過品紅溶液
B.先通過氫氧化鈉溶液,再通過澄清石灰水
C.通過澄清石灰水
D.先通過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再通過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氯氣的氧化性比硫的氧化性強,能證明這一結論的事實是( )
A.通常情況下硫為淺黃色固體,而氯氣為黃綠色氣體
B.硫不溶于水,而氯氣能溶于水
C.與金屬反應時,硫被還原為-2 價而氯被還原為-1價
D.與同一種金屬反應時,金屬被硫氧化成低價態(tài),但被氯氣氧化成高價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近年來研制出一種新型細菌燃料電池,利用細菌將有機物轉化為氫氣,氫氣進入以磷酸為電解質的燃料電池發(fā)電。電池正極反應為:
A.O2+4H++4e–=2H2OB.H2 – 2e–=2H+
C.O2+2H2O+4e–=4OH–D.H2 – 2e–+2OH–=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合成金剛石的新方法化學原理為:①Na+CO2C(金剛石)+C(石墨)+Na2CO3(未配平);方法比人工首次制得金剛石的舊方法:②C(石墨)=C(金剛石)容易得多。以下表述中正確的是
A. 反應②中既有舊化學鍵的斷裂又有新化學鍵的形成
B. 新方法利用的是化學變化,舊方法利用的是物理變化
C. 在反應①中每生成12 g金剛石需要消耗46 g金屬鈉
D. 反應①和反應②中所得的金剛石都是還原產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現象預測正確的是( )
A. 實驗Ⅰ:振蕩后靜置,上層溶液顏色保持不變
B. 實驗Ⅱ :酸性 KMnO4 溶液中出現氣泡,且顏色逐漸褪去
C. 實驗Ⅲ:微熱稀 HNO3 片刻,溶液中有氣泡產生,廣口瓶內始終保持無色
D. 實驗Ⅳ:滴入 FeCl3 后,可形成帶電的膠體,該分散系導電能力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a、b、c、d、e為元素周期表中前4周期的一部分元素,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元素b位于第ⅥA族,有+6、-2價兩種常見化合價
B. 五種元素中,元素e的性質最穩(wěn)定
C. 元素c和d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c>d
D. 元素c和e的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c>e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