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I.實驗室從含碘廢液(除H2O外,含有CCl4、I2、I-等)中回收碘,其實驗過程如下:

(1)向含碘廢液中加入稍過量的Na2SO3溶液,將廢液中的I2還原為I-,其離子方程式為SO32-+I2+H2O=2I-+SO42-+2H+;該操作將I2還原為I-的目的是使CCl4中的碘進入水層.
(2)操作X的名稱為分液.
(3)氧化時,在三頸瓶中將含I-的水溶液用鹽酸調至pH約為2,緩慢通入Cl2,在400C左右反應(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控制在較低溫度下進行的原因是使氯氣在溶液中有較大的溶解度(或防止碘升華或防止碘進一步被氧化);錐形瓶里盛放的溶液為NaOH溶液.
Ⅱ.用化學方法測定微量碘化物時,必須利用“化學放大”反應將碘的量“放大”,然后再進行測定.下面是“化學放大”反應的實驗步驟:
①向含微量I-并且呈中性或弱酸性溶液里加入溴水,將I-完全氧化成IO3-,煮沸去掉過量的Br2;
②向由①制得的水溶液中加入過量的酸性KI溶液,振蕩使反應進行完全;
③在②得到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Cl4,振蕩,把生成的I2從水溶液里全部轉移到CCl4 中,用分液漏斗分液去掉水層;
④向③得到的CCl4層加入肼(即聯(lián)氨H2N-NH2)的水溶液,振蕩,使I2完全以I-形式從CCl4層進入水層,用分液漏斗分液去掉CCl4層.
經過以上四步得到的水溶液里,含有通過反應而“放大”了的碘,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步驟②的離子方程式,并標出下列反應的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
(2)若忽略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的損失,經過一次“化學放大”的溶液里,I-的量是原溶液里I-的量的6倍.經過n次“化學放大”的溶液里,I-的量是原溶液里的量的6n倍.

分析 I.碘廢液加亞硫酸鈉溶液,把單質碘還原為I-,四氯化碳難溶于水,會分層,則分液即可得到四氯化碳,剩余的溶液中加氯氣氧化I-得到I2,富集,最后得到較純的I2
(1)碘具有氧化性,能氧化亞硫酸鈉生成硫酸鈉,自身被還原生成碘;碘微溶于水,而碘離子易溶于水;
(2)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采用分液的方法分離;
(3)碘易升華,且氯氣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氯氣、碘蒸氣都能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無毒物質.
II.(1)在酸性條件下,I-與IO3-反應生成I2和水,I-失電子,IO3-得電子,據(jù)此分析;
(2)①第一步:I-+3Br2+3H2O=6Br-+IO3-+6H+
②第二步:IO3-+5I-+6H+=3I2+3H2O;
④第四步:N2H4+2I2=4I-+N2↑+4H+
根據(jù)反應物之間的物質的量關系判斷.

解答 解:I.碘廢液加亞硫酸鈉溶液,把單質碘還原為I-,四氯化碳難溶于水,會分層,則分液即可得到四氯化碳,剩余的溶液中加氯氣氧化I-得到I2,富集,最后得到較純的I2;
(1)碘具有氧化性,能氧化亞硫酸鈉生成硫酸鈉,自身被還原生成碘離子,離子反應方程式為SO32-+I2+H2O=2I-+2H++SO42-;
碘微溶于水,而碘離子易溶于水,為了使更多的I元素進入水溶液應將碘還原為碘離子;
故答案為:SO32-+I2+H2O=2I-+2H++SO42-;使CCl4中的碘進入水層;
(2)四氯化碳難溶于水,二者會分層,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采用分液的方法分離,所以分離出四氯化碳采用分液的方法,故答案為:分液;
(3)碘易升華,且氯氣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溫度越高,氯氣的溶解度越小,反應越不充分,所以應該在低溫條件下進行反應;氯氣、碘蒸氣都有毒,不能直接排空,且都能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無毒物質,所以用NaOH溶液吸收氯氣和碘蒸氣,
故答案為:使氯氣在溶液中有較大的溶解度(或防止碘升華或防止碘進一步被氧化);NaOH溶液.
II.(1)在酸性條件下,I-與IO3-反應生成I2和水,I-失電子,IO3-得電子,反應的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為:,故答案為:;
(2)①第一步:I-+3Br2+3H2O=6Br-+IO3-+6H+
②第二步:IO3-+5I-+6H+=3I2+3H2O;
④第四步:N2H4+2I2=4I-+N2↑+4H+;
因此從以上方程式和分析可得關系式:I-~IO3-~3I2~6I-
                               1mol           6mol
則經過一次“化學放大”的溶液里,I-的量是原溶液里I-的量的6倍,
若再經過一次“化學放大”,I-~IO3-~3I2~6I-
                        6mol         36mol
則經過兩次“化學放大”的溶液里,I-的量是原溶液里I-的量的36倍,
所以經過n次“化學放大”的溶液里,I-的量是原溶液里的量的6n倍;
故答案為:6;6n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質的分離提純實驗方案設計,明確物質的性質是解本題關鍵,根據(jù)物質的特殊性質、混合物分離和提純方法的選取等方面來分析解答,知道碘的檢驗方法,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下列有機化合物轉化關系如圖所示:

已知:
(1)
(2)
其中化合物A苯環(huán)上的一氯代物只有兩種.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A的結構簡式
(2)B中含有的官能團的名稱羥基和醛基.
(3)①的反應類型為加成反應;化合物F的核磁共振氫譜顯示有4個峰.
(4)寫出C與新制Cu(OH)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Cu(OH)2$\stackrel{△}{→}$+Cu2O↓+2H2O.
(5)已知兩分子H能形成六元環(huán)酯,寫出反應②的條件NaOH的水溶液加熱;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n$\stackrel{一定條件下}{→}$+nH2O.
(6)化合物C有多種同分異構體,請寫出其中滿足下列條件的所有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①遇氯化鐵溶液顯紫色     ②苯環(huán)上有三個取代基   ③苯環(huán)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兩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對氣體的轉化與吸收的研究,有著實際意義.
(1)一定條件下,工業(yè)上可用CO或CO2與H2反應生成可再生能源甲醇,反應如下:
3H2+CO2(g)?CH3OH(g)+H2O(g)△H1=-49.0kJ/mol   K1(Ⅰ)
2H2(g)+CO(g)?CH3OH(g)△H2=-90.8kJ/mol  K2(Ⅱ)
則CO(g)+H2O(g)?CO2(g)+H2(g)的△H3-41.8kJ/mol和K3=$\frac{{K}_{2}}{{K}_{1}}$(用K1和K2表示)
(2)在一定溫度下,將0.2mol CO2和0.8mol H2充入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合成CH2OH(g).5min達到平衡時c(H2O)=0.025mol/L,則5min內v(H2)=0.015mol/(L•min).下圖圖象正確且能表明該反應在第5min時一定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是b.

若改變某一條件,達到新平衡后CO2的濃度增大,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d.
a.逆反應速率一定增大b.平衡一定向逆反應方向移動c.平衡常數(shù)不變或減小d.CO2的物質的量可能減小
(3)反應II可在高溫時以ZnO為催化劑的條件下進行.實踐證明反應體系中含少量的CO2有利于維持ZnO的量不變,原因是ZnO+CO?Zn+CO2,體系中有二氧化碳可以抑制Zn被還原(寫出相關的化學方程式并輔以必要的文字說明;已知高溫下ZnO可與CO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4)實驗室里C12可用NaOH溶液來吸收.室溫下,若將一定量的C12緩緩通入0.2mol/L 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應得溶液A,反應過程中水的電離程度變大(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下同),$\frac{c(Cl{O}^{-})}{c(HClO)}$變小.溶液B為0.05mol/L的(NH42SO4溶液,則A、B兩溶液中c(ClO-),c(Cl-),c(NH4+),c(SO42-)由大到小的順序為c(Cl-)>c(NH4+)>c(ClO-)>c(SO42-)(已知:室溫下HClO的電離常數(shù)Ka=3.2×10-8,NH3•H2O的電離常數(shù)Kb=1.78×1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非金屬元素原子組成的化合物不可能是離子化合物
B.ⅠA族元素的金屬性一定比ⅡA族元素的金屬性強
C.同一主族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價化合物
D.NH5中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層都符合相應稀有氣體原子電子層結構,1 mol NH5中含有4NA個N-H鍵(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次磷酸(H3PO2)是一種精細磷化工產品,具有較強還原性.回答下列問題:
(1)H3PO2是一元中強酸,寫出其電離方程式:H3PO2?H2PO2-+H+
(2)NaH2PO2為正鹽(填“正鹽”或“酸式鹽”),其溶液顯弱堿性(填“弱酸性”“中性”或“弱堿性”).
(3)H3PO2的工業(yè)制法是:將白磷(P4)與Ba(OH)2溶液反應生成PH3氣體和Ba(H2PO22,后者再與H2SO4反應.寫出白磷與Ba(OH)2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P4+3Ba(OH)2+6H2O=3Ba(H2PO22+2PH3↑;
(4)H3PO2也可用電滲析法制備,“四室電滲析法”工作原理如圖所示(陽膜和陰膜分別只允許陽離子、陰離子通過):
①寫出陽極的電極反應式:2H2O-4e-=O2↑+4H+
②分析產品室可得到H3PO2的原因:陽極室的H+穿過陽膜擴散至產品室,原料室的H2PO2-穿過陰膜擴散至產品室,二者反應生成H3PO2
③早期采用“三室電滲析法”制備H3PO2:將“四室電滲析法”中陽極室的稀硫酸用H3PO2稀溶液代替,并撤去陽極室與產品室之間的陽膜,從而合并了陽極室與產品室.其缺點是產品中混有PO43-雜質,該雜質產生的原因是H2PO2-或H3PO2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甲、乙兩同學擬定用pH試紙驗證醋酸是弱酸,方案分別是:
甲:①稱取一定量的冰醋酸準確配制0.1mol/L的醋酸溶液100mL
②用pH試紙測出該溶液的pH,即可證明醋酸是弱酸.
乙:①稱取一定量的冰醋酸準確配制pH=1的醋酸溶液100mL;
②取醋酸溶液10mL,加水稀釋為100mL;
③用pH試紙測出該溶液的pH,即可證明醋酸是弱酸.
(1)兩個方案的第①步中,都要用到的定量儀器是100mL容量瓶、托盤天平.
(2)簡要說明pH試紙的使用方法:取一小段pH試紙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點在pH試紙上,對照比色卡,讀出溶液的pH.
(3)甲方案中,說明醋酸是弱酸的理由是測得醋酸溶液的pH>1(選填“>”“<”“=”);乙方案中,說明醋酸是弱酸的理由是測得醋酸溶液的pH<2(選填“>”“<”“=”).
(4)請你也提出一個用pH試紙來證明醋酸是弱酸的合理且容易進行的方案(可以不再敘述pH試紙的使用方法,但敘述中應包括實驗方法、現(xiàn)象和結論)配制醋酸鈉溶液,用pH試紙測溶液的pH,如果溶液pH大于7,即可證明醋酸是弱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某實驗小組以CO(NH22、氯氣、30% NaOH溶液、NaHCO3固體制備水合肼(N2H4•H2O),并測定其含量,進行以下實驗:
①制備NaClO溶液:將氯氣通入30% NaOH(過量)溶液中,充分反應;
②制取水合肼:將CO(NH22固體加入三頸燒瓶中,①的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控制反應溫度,使溶液緩慢滴入三頸燒瓶中,充分反應,加熱蒸餾三頸燒瓶內的溶液,收集產品,實驗裝置如圖1示.
③測定產品中水合肼的含量:稱取餾分a g,加入適量的NaHCO3固體,加水配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用b mol•L-1的I2溶液滴定,實驗測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為c mL.(已知:N2H4•H2O+2I2═N2↑+4HI+H2O),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A的名稱是冷凝管,其進水口為h(填“g”或“h”);
(2)制備水合肼的原理是CO(NH22+2NaOH+NaClO=Na2CO3+N2H4•H2O+NaCl(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滴定過程中,溶液的pH能保持在6.5左右的原因是NaHCO3會與滴定過程中產生的HI反應;
(4)I2溶液應置于如圖2所示儀器甲(填“甲”或“乙”)中,滴定時所用的指示劑為淀粉,滴定終點的現(xiàn)象是溶液由無色變藍色;
(5)產品中水合肼含量(質量分數(shù))的表達式為$\frac{20bc×1{0}^{-3}}{a}$×100%(要求表示出計算過程,不要寫出計算結果);
(6)滴定過程中,若滴定管在滴定前尖嘴部分有氣泡,滴定后消失,則測定結果將偏高(填“偏高”或“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NH4Fe(SO42•12H2O化學名稱為鐵銨礬是一種重要的無機化工產品,純品是無色的晶體,在230℃失去結晶水.放置空氣中表面變成淺棕色,在33℃時變?yōu)樽厣铝邢嚓P敘述正確的是( 。
A.由硫酸鐵溶液與硫酸銨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蒸發(fā)結晶而得
B.此溶液中與下列粒子可以大量共存:H+、SO42-、I-、C6H5OH
C.此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關系為:SO42->Fe3+>H+>OH-
D.將含0.1 molNH4Fe(SO42溶液中滴加0.1 molBa(OH)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3++2SO42-+2Ba2++3OH-=2BaSO4↓+Fe(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四種X溶液,均能跟鹽酸反應,其中反應最快的是(  )
A.10℃20 mL 3mol/L的X溶液B.20℃30 mL 2molL的X溶液
C.20℃10 mL 4mol/L的X溶液D.10℃10 mL 2mol/L的X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