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5.現有A、B、C、D四種電解質分別完全溶于水,所得四種溶液中含H+、Ba2+、Al3+、Na+、HCO3-、Cl-、OH-、SO42-八種離子(不考慮水解).為了檢驗這四種物質,進行如下實驗:
①取少量A的溶液分別與另三種物質反應,依次觀察到:白色沉淀和氣體、白色沉淀、氣體.
②經測定,A和D的溶液顯堿性,B和C的溶液pH<7.B與D的溶液反應產生兩種沉淀,當D的量增大時,其中一種沉淀不斷溶解,最終還存在一種沉淀.
③C與D的溶液反應,無明顯現象.經測定,該反應的產物總能量小于反應物總能量.
根據上述實驗事實,請回答下列問題:
(1)C的名稱是鹽酸.用離子方程式表示A的溶液顯堿性的原因:HCO3-+H2O?H2CO3+OH-
(2)A與B在溶液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Al3++3HCO3-═Al(OH)3↓+3CO2↑.
(3)B的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順序為c(SO42-)>c(Al3+)>c(H+)>c(OH-).
(4)等物質的量濃度、等體積的B和D的溶液混合,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Ba2++SO42-+Al3++3OH-=BaSO4↓+Al(OH)3↓.

分析 ①取少量A的溶液分別與另三種物質反應,依次觀察到:白色沉淀和氣體、白色沉淀、氣體,結合離子之間的反應現象來判斷,鋁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反應既產生白色沉淀又產生氣體;鋇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氫氧根離子之間的反應產生白色沉淀;氫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之間反應產生水以及二氧化碳,A是NaHCO3
②經測定,A和D的溶液顯堿性,則含有氫氧根離子或是HCO3-,B和C的溶液pH<7,則含有氫離子或是鋁離子等;B與D的溶液反應產生兩種沉淀,當D的量增大時,其中一種沉淀不斷溶解,最終還存在一種沉淀,則一定是硫酸鋁和氫氧化鋇之間的反應,所以D是Ba(OH)2,B是Al2(SO43,
③C與D的溶液反應,無明顯現象,該反應的產物總能量小于反應物總能量,該反應是放熱反應,所以C是HCl,綜上知道A是NaHCO3,D是Ba(OH)2,B是Al2(SO43,C是HCl,據此回答.

解答 解:①取少量A的溶液分別與另三種物質反應,依次觀察到:白色沉淀和氣體、白色沉淀、氣體,結合離子之間的反應現象來判斷,鋁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反應既產生白色沉淀又產生氣體;鋇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氫氧根離子之間的反應產生白色沉淀;氫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之間反應產生水以及二氧化碳,A是NaHCO3
②經測定,A和D的溶液顯堿性,則含有氫氧根離子或是HCO3-,B和C的溶液pH<7,則含有氫離子或是鋁離子等;B與D的溶液反應產生兩種沉淀,當D的量增大時,其中一種沉淀不斷溶解,最終還存在一種沉淀,則一定是硫酸鋁和氫氧化鋇之間的反應,所以D是Ba(OH)2,B是Al2(SO43,
③C與D的溶液反應,無明顯現象,該反應的產物總能量小于反應物總能量,該反應是放熱反應,所以C是HCl,綜上知道A是NaHCO3,D是Ba(OH)2,B是Al2(SO43,C是HCl,據此回答.
(1)C的名稱是鹽酸,A是NaHCO3,碳酸氫根離子水解導致溶液顯示堿性,反應為:HCO3-+H2O?H2CO3+OH-,故答案為:鹽酸;HCO3-+H2O?H2CO3+OH-
(2)碳酸氫鈉溶液和硫酸鋁之間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Al3++3HCO3-═Al(OH)3↓+3CO2↑,故答案為:Al3++3HCO3-═Al(OH)3↓+3CO2↑;
(3)硫酸鋁溶液中鋁離子水解,溶液顯示酸性,離子濃度大小順序為c(SO42-)>c(Al3+)>c(H+)>c(OH-),故答案為:c(SO42-)>c(Al3+)>c(H+)>c(OH-);
(4)等物質的量濃度、等體積的硫酸鋁和氫氧化鋇的溶液混合,反應的離子方程式:Ba2++SO42-+Al3++3OH-=BaSO4↓+Al(OH)3↓,故答案為:Ba2++SO42-+Al3++3OH-=BaSO4↓+Al(OH)3↓.

點評 本題是一道物質的推斷題,考查學生離子反應以及應用、鹽的水解原理以及應用等知識,注意知識的歸納和梳理是關鍵,難度較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遼寧沈陽東北育才學校高一階段考一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一定條件下,分別以高錳酸鉀、氯酸鉀、過氧化氫為原料制取氧氣,當制得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氧氣時,三個反應中轉移的電子數之比為( )

A.1:1:2 B.2:2:1 C.2:3:1 D.4: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升高溫度能使FeCl3溶液中的H+濃度增大
B.在室溫下能自發(fā)進行的反應,其△H一定小于0
C.溶液呈中性的鹽不一定是強酸和強堿生成的鹽
D.常溫下,0.005mol•L-1Ba(OH)2溶液pH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有關化學鍵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單質分子中可能不含化學鍵
B.含有離子鍵的化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
C.含有極性鍵的分子一定是極性分子
D.含有共價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價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不對稱烯烴和某些含氫化合物加成時,氫原子主要加到含氫較多的不飽和碳原子上.試完成下述物質發(fā)生加成反應時,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丙烯和水:CH2=CHCH3+H2O→CH3-CH(OH)CH3
(2)2-甲基-1-丁烯和溴化氫CH2=C(CH3)CH2CH3+HBr→CH3-CBr(CH3)CH2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在一定溫度下,向a L密閉容器中加入1mol O2和2mol NO,發(fā)生如下反應:O2(g)+2NO(g)?2NO2(g),此反應不一定達平衡的是( �。�
A.容器內壓強不隨時間變化
B.容器內各物質的濃度不隨時間變化
C.容器內O2、NO、NO2的濃度之比為1:2:2
D.單位時間內生成1mol O2,同時生成0.2mol 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遼寧沈陽東北育才學校高一階段考一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反應 2H2S+SO2=3S↓+2H2O 中,還原劑與氧化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A.1:2 B.2:1 C.1:1 D.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強酸和強堿在稀溶液中的中和熱可表示為:
H+(aq)+OH-(aq)=H2O(l);△H=-57.3k kJ•mol-1,
又知: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H=-Q1kJ•mol-1,
12H2SO4(濃)+12Ba(OH)2(aq)=12BaSO4(aq)+H2O(l);△H=-Q2 kJ•mol-1
HNO3(aq)+KOH(aq)═KNO3(aq)+H2O(l);△H=-Q3 kJ•mol-1,
上述反應均為溶液中的反應,則Q1、Q2、Q3的大小關系是(  )
A.Q2>Q3>Q1B.Q2>Q1>Q3C.Q1=Q2=Q3D.Q2=Q3>Q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混合下列各組物質使之充分反應,加熱蒸干產物并在300℃灼燒至質量不變,最終殘留固體不是純凈物的是(  )
A.向紅褐色的Fe(OH)3固體中加入過量鹽酸
B.等物質的量濃度、等體積的(NH42SO4與BaCl2溶液
C.等物質的量的NaHCO3與Na2O2固體
D.向NaBr溶液中通入過量氯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