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工業(yè)上采用乙苯與CO2脫氫生產(chǎn)重要化工原料苯乙烯:
(g)+CO2(g)?(g)+CO(g)+H2O(g)△H=-166KJ/mol
(1)在3L密閉容器內(nèi),乙苯與CO2的反應在三種不同的條件下進行實驗,乙苯、CO2的起始濃度分別為1.0mol/L和3.0mol/L,其中實驗Ⅰ在T1℃,0.3MPa,而實驗II、III分別改變了實驗其他條件;乙苯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Ⅰ所示.

①實驗I乙苯在0-50min時的反應速率為0.012mol/(L•min)
②實驗Ⅱ可能改變條件的是催化劑
③圖II是實驗Ⅰ中苯乙烯體積分數(shù)V%隨時間t的變化曲線,請在圖II中補畫實驗Ⅲ中苯乙烯體積分數(shù)V%隨時間t的變化曲線.
(2)若實驗Ⅰ中將乙苯的起始濃度改為1.2mol/L,其他條件不變,乙苯的轉(zhuǎn)化率將減。ㄌ睢霸龃蟆、“減小”或“不變”),計算此時平衡常數(shù)為0.225.

分析 (1)①實驗I乙苯在0-50min內(nèi)濃度變化量為(1-0.4)mol/L=0.6mol/L,再根據(jù)v=$\frac{△c}{△t}$計算;
②實驗Ⅱ與實驗I相比,反應速率加快,但平衡不移動,應是加入催化劑;
③實驗Ⅲ與實驗I相比,反應速率加快,開始階段相同時間內(nèi)實驗Ⅲ中苯乙烯的體積分數(shù)較大,但平衡時乙苯的濃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動,平衡時苯乙烯的體積分數(shù)小于實驗I;
(2)若實驗I中將乙苯的起始濃度改為1.2mol/L,其他條件不變,等效壓強增大到達平衡后在移走部分二氧化碳,增大壓強平衡逆向移動,移走二氧化碳平衡逆向移動;
計算實驗Ⅰ中平衡時時各組分的濃度,代入平衡常數(shù)K=$\frac{c({C}_{6}{H}_{5}CH=C{H}_{2})×c(CO)×c({H}_{2}O)}{c({C}_{6}{H}_{5}C{H}_{2}C{H}_{3})×c(C{O}_{2})}$計算.

解答 解(1)①根據(jù)圖I中可知,0-50min時乙苯的濃度變化為:1.0mol/L-0.4mol/L=0.6mol/L,則乙苯的反應速率v=$\frac{0.6mol/L}{50min}$=0.012mol/(L•min),故答案為:0.012mol/(L•min);
②實驗Ⅱ與實驗I相比,反應速率加快,但平衡不移動,應是加入催化劑,故答案為:加催化劑;
③實驗Ⅲ與實驗I相比,反應速率加快,開始階段相同時間內(nèi)實驗Ⅲ中苯乙烯的體積分數(shù)較大,但平衡時乙苯的濃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動,平衡時苯乙烯的體積分數(shù)小于實驗I,則實驗Ⅲ中苯乙烯體積分數(shù)V%隨時間t的變化曲線為,
故答案為:
(2)若實驗I中將乙苯的起始濃度改為1.2mol/L,其他條件不變,等效壓強增大到達平衡后在移走部分二氧化碳,增大壓強平衡逆向移動,移走二氧化碳平衡逆向移動,故所以乙苯的轉(zhuǎn)化率減小;
根據(jù)圖I中實驗1可知,0-50min時乙苯的濃度變化為1.0mol/L-0.4mol/L=0.6mol/L 
                C6H5CH2CH3+CO2?C6H5CH=CH2 +CO+H2O
起始濃度(mol/L):1.0      3.0     0      0    0
反應濃度(mol/L):0.6      0.6     0.6    0.6  0.6
平衡濃度(mol/L):0.4      2.4     0.6    0.6  0.6
則平衡常數(shù)K=$\frac{c({C}_{6}{H}_{5}CH=C{H}_{2})×c(CO)×c({H}_{2}O)}{c({C}_{6}{H}_{5}C{H}_{2}C{H}_{3})×c(C{O}_{2})}$=$\frac{0.6×0.6×0.6}{0.4×2.4}$=0.225,
故答案為:減;0.225.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影響因素、反應速率計算、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計算,題目難度中等,(1)中作圖為易錯點,學生容易考慮到達平衡時間及苯乙烯體積分數(shù),易忽略開始階段相同時間內(nèi)實驗Ⅲ中苯乙烯的體積分數(shù)較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有關(guān)鐵的化學反應中,與事實不符的是(  )
A.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得到銅
B.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H2和FeCl2
C.鐵高溫下和水蒸氣反應生成H2和Fe2O3
D.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以Al(OH)3、H2SO4、工業(yè)(NH42SO4(含F(xiàn)eSO4)為原料制備透明氧化鋁陶瓷的工藝流程如圖1:

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氧化步驟中發(fā)生的主要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Fe2++H2O2+2H+═2Fe3++2H2O.
(2)如何檢驗中和液中的雜質(zhì)離子已完全除盡?取少量中和后的溶液,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不變紅,則已完全除去;若溶液變紅,則未除盡.
(3)固體NH4Al(SO42•12H2O[相對分子質(zhì)量:453]在加熱時,固體殘留率隨溫度的變化如圖2所示.633℃時剩余固體的成分化學式為Al2(SO43
(4)綜上分析,流程圖中M的主要成分的化學式為NH3、H2O、SO3,M可用一種物質(zhì)吸收以實現(xiàn)循環(huán)利用,該物質(zhì)的名稱是濃硫酸或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已知2A2(g)+B2(g)?2C3(g)△H=-a kJ/mol(a>0),在一個有催化劑、固定容積的容器中加入2mol A2和1mol B2,在500℃時充分反應達到平衡后C3的濃度為x mol•L-1,放出熱量b KJ.請回答下列問題.
(1)a>(填“>”、“=”或“<”)b.
(2)下表為不同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由此可推知,表中T1<(填“>”、“<”或“=”)T2
T/KT1T2T3
K1.00×1072.54×1051.88×103
若在原來的容器中,只加入2mol C3,500℃時充分反應達到平衡后,吸收熱量c KJ,則C3的濃度=(填“>”、“=”或“<”)x mol•L-1,a、b、c之間滿足何種關(guān)系?a=b+c(用代數(shù)式表示).
(3)在相同條件下要得到2a KJ熱量,加入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可能是D.
A.4mol A2和2mol B2 B.4mol A2、2mol B2和2mol C3
C.4mol A2和4mol B2 D.6mol A2和4mol B2
(4)能使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是C.
A.及時分離出C3氣體            B.適當升高溫度
C.增大B2的濃度                D.選擇高效的催化劑
(5)若將上述容器改為恒壓容器(反應前體積相同),起始時加入2mol A2和1mol B2,500℃時充分反應達到平衡后,放出熱量d kJ,則d>(填“>”、“=”或“<”)b,理由是由于恒壓容器中壓強比恒容容器中的大,故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較高,生成C3比恒容時多,則放出的熱量也多.
(6)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個容積不變的容器中通入2mol A2和1mol B2及適量固體催化劑,使反應達到平衡.保持同一反應溫度,在相同容器中,將起始物質(zhì)改為4mol A2、2mol B2,則平衡時A2的轉(zhuǎn)化率變大(填“不變”、“變大”“變小”或“不能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能源問題是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課題,甲醇是未來重要的能源物質(zhì)之一.
(1)合成甲醇的反應為:CO(g)+2H2(g)?CH3OH(g);△H
圖1表示某次合成實驗過程中甲醇的體積分數(shù)φ(CH3OH)與反應溫度的關(guān)系曲線,則該反應的△H<0(填“>、<或=”) 

(2)若在230℃時,平衡常數(shù)K=1.若其它條件不變,將溫度升高到500℃時,達到平衡時,K<1 (填“>、<或=”)
(3)在某溫度下,向一個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通入2.5mol CO和7.5mol H2,達到平衡時CO的轉(zhuǎn)化率為90%,此時容器內(nèi)的壓強為開始時的0.55倍.
(4)利用甲醇燃料電池設(shè)計如圖2所示的裝置:則該裝置中Cu極為陽極;寫出b極的電極反應式CH3OH+8OH--6e-=CO2-3+6H2O當銅片的質(zhì)量變化為12.8g時:a極上消耗的O2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2.24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用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
(1)在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的測定實驗時,下列操作錯誤的是AC(填序號)
A.用環(huán)形銅質(zhì)攪拌棒攪拌反應混合液
B.測量混合溶液的溫度計要一直插在溶液中
C.為了使反應均勻進行,可以向酸中分次加入堿
D.為了使反應進行更完全,可以是堿適當過量
(2)已知在稀溶液中,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 H2O時,放出57.3kJ的熱量,則上述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
(3)若用等濃度的醋酸代替鹽酸與NaOH溶液反應,則測得的中和熱數(shù)值會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變”),其原因是醋酸電離要吸收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B氮元素可以形成多種化合物.
回答以下問題:
(1)基態(tài)氮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是2s22p3
(2)C、N、O三種元素第一電離能從大到小的順序是N>O>C.
(3)肼(N2H4)分子可視為NH3分子中的一個氫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另一種氮的氫化物.
①NH3分子的空間構(gòu)型是三角錐形;N2H4分子中氮原子軌道的雜化類型是sp3
②肼可用作火箭燃料,燃燒時發(fā)生的反應是:N2O4(l)+2N2H4(l)═3N2(g)+4H2O(g)△H=-1 038.7kJ•mol-1若該反應中有4mol N-H鍵斷裂,則形成的π鍵有3mol.
③肼能與硫酸反應生成N2H6SO4,N2H6SO4晶體類型與硫酸銨相同,則N2H6SO4的晶體內(nèi)不存在d(填標號).
a.離子鍵  b.共價鍵c.配位鍵      d.范德華力
(4)NH3 與BF3可以通過配位鍵形成NH3.BF3分子,其中N原子提供孤電子對,B原子提供空軌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0ml0.50mol•L-1鹽酸與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回答下列問題:
(1)從實驗裝置上看,有兩處缺點,其一是有處錯誤安裝會導致熱量散失較大,應該改正為小燒杯和大燒杯口應相平,其二尚缺少一種玻璃儀器,這玻璃儀器名稱是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
(2)燒杯間填滿碎紙條的作用是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損失.
(3)若大燒杯上不蓋硬紙板,求得的反應熱數(shù)值偏小(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4)實驗中該用60mL0.50mol•L-1鹽酸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不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熱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
(5)用相同濃度和體積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進行上述實驗,測得的中和熱數(shù)值會偏。ㄌ睢捌蟆、“偏小”或“無影響”).
(6)若三次平行操作測得數(shù)據(jù)中起始時鹽酸與燒堿溶液平均溫度相同,而終止溫度與起始溫度差t2-t1分別為2.2℃、2.4℃和3.4℃,則最終代入計算式的溫差均值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燃料電池是一類應用廣泛的原電池.乙醇堿性燃料電池便是一種典型的代表.該電池負極
的電極反應為( 。
A.C2H5OH-12e-+12OH-═2CO2+9H2OB.O2+4H++4e-═2H2O
C.O2+2H2O+4e-═4OH-D.C2H5OH+16OH--12e-═2CO32-+11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