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碘化鈉是實驗室中常見的分析試劑,常用于醫(yī)療和照相業(yè).工業(yè)上通常用水合肼(N2H4•H2O,100℃以上分解)還原法制取碘化鈉,工藝流程如圖:

(1)①還原過程的離子方程式為2IO3-+3N2H4•H2O=2I-+3N2↑+9H2O.
②還原過程必須保持反應溫度在60~70℃,原因是既能保證反應的快速進行,又能防止N2H4•H2O分解.
③還原過程可替代水合肼的物質有硫化鈉或鐵屑,但水合肼還原法制得的產品純度更高,原因是N2H4•H2O的氧化產物為N2和H2O,分離產品過程容易進行.
(2)完成檢驗還原液中是否含有IO3-的實驗方案:取適量還原液,加入淀粉溶液,加鹽酸酸化,若溶液變藍色,說明廢水中含有IO3-;若溶液不變藍,說明廢水中不含IO3-.[可供選擇的試劑:稀鹽酸、淀粉溶液、FeCl3溶液.]
(3)測定產品中NaI含量的實驗步驟如下:
a.稱取4.000g樣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
b.量取25.00mL待測液于錐形瓶中;
c.用0.1000mol•L-1AgNO3溶液滴定至終點,記錄消耗AgNO3溶液的體積;
d.重復b、c操作2~3次,記錄相關實驗數(shù)據(jù).
①滴定過程中,AgNO3溶液應放在酸式滴定管中.
②步驟d的目的是減少實驗誤差.
③若用上述方法測定產品中的NaI含量偏低(忽略測定過程中的誤差),其可能的原因是部分NaI被空氣中O2氧化.

分析 還原法制取碘化鈉,工藝流程:加入氫氧化鈉,碘和氫氧化鈉發(fā)生反應:3I2+6NaOH=5NaI+NaIO3+3H2O,加入水合肼得到氮氣與NaI,即發(fā)生反應:3N2H4•H2O+2NaIO3=2NaI+3N2↑+9H2O,得到的NaI溶液經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可得到NaI.
(1)①根據(jù)發(fā)生的反應改寫為離子方程式;
②由于N2H4•H2O,100℃以上分解,應控制溫度,防止水合肼分解;
③N2H4•H2O的氧化產物為N2和H2O,而用Na2S或Fe屑還原會得到其它雜質;
(2)加入淀粉溶液,加鹽酸酸化,若含有IO3-,會與I-反應生成I2,淀粉遇碘變藍色;
(3)①稀溶液溶液呈酸性,應放在酸式滴定管中;
②重復操作,減少實驗誤差;
③部分NaI被空氣中O2氧化.

解答 解:(1)①加入氫氧化鈉,碘和氫氧化鈉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3I2+6NaOH=5NaI+NaIO3+3H2O,離子方程式為:3I2+6OH-=5I-+IO3-+3H2O,
故答案為:3I2+6OH-=5I-+IO3-+3H2O;
②由于N2H4•H2O,100℃以上分解,反應溫度在60~70℃,這個溫度既能保證反應的快速進行,又能避免N2H4•H2O高溫分解,
故答案為:防止N2H4•H2O分解;
③N2H4•H2O的氧化產物為N2和H2O,而用Na2S或Fe屑還原會得到其它雜質,水合肼還原法制得的產品純度更高,
故答案為:N2H4•H2O的氧化產物為N2和H2O,分離產品過程容易進行;
(2)檢驗還原液中是否含有IO3-的實驗方案:取適量還原液,加入淀粉溶液,加鹽酸酸化,若溶液變藍色,說明廢水中含有IO3-;若溶液不變藍,說明廢水中不含IO3-
故答案為:加入淀粉溶液,加鹽酸酸化,若溶液變藍色,說明廢水中含有IO3-;若溶液不變藍,說明廢水中不含IO3-;
(3)①稀溶液溶液呈酸性,應放在酸式滴定管中;
故答案為:酸式滴定管;
②重復操作,減少實驗誤差,
故答案為:減少實驗誤差;
②部分NaI被空氣中O2氧化,導致滴定消耗硝酸銀溶液偏小,測定產品中的NaI含量偏低,
故答案為:部分NaI被空氣中O2氧化.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制備實驗,明確制備流程中發(fā)生的反應是解題關鍵,注意對題目信息的提取應用,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需要加熱才能發(fā)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B.任何放熱反應在常溫條件下一定能夠發(fā)生
C.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總能量的反應是吸熱反應
D.反應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的差決定了化學反應是放熱還是吸熱反應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查資料得:HNO2是一種弱酸且不穩(wěn)定,易分解生成NO和NO2;它能被常見的強氧化劑氧化;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種氧化劑,如能把Fe2+氧化成Fe3+.AgNO2是一種難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化合物.試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方法中,不能用來區(qū)分NaNO2和NaCl的是B(填序號).
A.測定這兩種溶液的pH                    B.分別在兩種溶液中滴加甲基橙
C.在酸性條件下加入KI-淀粉溶液來區(qū)別       D. 用AgNO3和HNO3兩種試劑來區(qū)別
(2)人體正常的血紅蛋白含有Fe2+.若誤食亞硝酸鹽(如NaNO2),則導致血紅蛋白中的Fe2+轉化為Fe3+而中毒,服用維生素C可解毒.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D(填序號).
A.亞硝酸鹽被還原                     B.維生素C是還原劑
C.維生素C將Fe3+還原為Fe2+          D.亞硝酸鹽是還原劑
(3)Fe與過量稀硫酸反應可以制取FeSO4.若用反應所得的酸性溶液,將Fe2+轉化為Fe3+,要求產物純凈,可選用的最佳試劑是C(填序號).
A.Cl2       B.Fe      C.H2O2         D.HNO3
(4)某同學把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滴入NaNO2溶液中,觀察到紫色褪去,同時生成NO3-和Mn2+,請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6H++5NO2-+2MnO4-═NO3-+2Mn2++3H2O.
(5)已知FeSO4在一定條件下可轉變?yōu)楦哞F酸鉀(K2FeO4),高鐵酸鉀是一種新型、高效的綠色水處理劑,在水中發(fā)生反應生成氫氧化鐵膠體.高鐵酸鉀作為水處理劑發(fā)揮的作用是凈水、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氮化硼(BN)是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溶點3000℃,可以作潤滑劑、高級耐火材料和超硬材料.某興趣小組以下圖裝置用NH3與B2O3固體在高溫下制備少量氮化硼.

(1)裝置的連接順序是Ⅰ-Ⅱ-Ⅲ-Ⅳ,則化合物X是氫氧化鈣,裝置Ⅱ中的藥品和儀器是堿石灰 和干燥管.
(2)裝置Ⅲ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B2O3+2NH3$\frac{\underline{\;高溫\;}}{\;}$2BN+3H2O.
(3)裝置Ⅳ中廣口瓶里盛裝的是水,其作用是吸收未反應的氨氣,進尾氣的入口是b (填“a”或“b”)
(4)為防止裝置內空氣中的O2對制備反應的不利影響,則檢驗裝置內空氣被排盡的方法是先加入藥品,連接裝置Ⅰ、Ⅱ、Ⅲ,加熱Ⅰ,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在裝置末導管口檢驗,若變藍色,則說明空氣已排盡.
(5)反應前瓷舟皿中盛有8.4g B2O3固體,反應結束后稱得瓷舟皿中固體為6.4g,則氮化硼的產率為83.3%(保留百分號前一位小數(shù)).
(6)NH3與BCl3在高溫下反應也能制備氮化硼,請從產物影響分析,工業(yè)上往往采用NH3與B2O3在高溫下制備氮化硼的原因是用NH3與BCl3在高溫下反應制備氮化硼的同時會產生氯化氫,氯化氫對設備腐蝕,導致成本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曾經有一種固氮的方法:1100°C通N2和CaC2反應得到CaCN2.已知:CaCN2+3H2O=2NH3↑+CaCO3
(1)某同學采用圖1裝置(加熱和夾持儀器已略去)制取少量的CaCN2
①U形管中盛放的物質是堿石灰或無水氯化鈣等(填一種),其作用是:防止空氣中的水進入石英管影響實驗
②不能(填“能”或“不能”)用普通玻璃管代替圖中石英管;
(2)檢驗反應后的固體(用W表示)中含有氮元素該同學將適量W溶于水,有氣泡產生,說明固體中含有氮元素,該結論不正確.若要得出正確結論,還需進行的實驗是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置于容器口,試紙變藍色,說明固體中含有氮元素.
(3)測定W中CaCN2的質量分數(shù)
步驟Ⅰ:按圖2所示裝置(夾持儀器已略去)進行實驗:關閉彈簧夾,將漏斗中溶液逐滴加入到三頸瓶中,當W反應完全后,打開彈簧夾,通入氮氣,直至氨氣被200mL0.1mol•L-1硫酸完全吸收.
步驟Ⅱ:準確量取燒杯中溶液20.00mL置于錐形瓶中,滴入幾滴指示劑,用cmol•L-1NaOH溶液滴定過量的硫酸,實驗測得消耗標準溶液的平均體積為vmL.
已知三種常用指示劑變色pH范圍如下:
指示劑abc
變色pH范圍3.1~4.48.0~10.04.4~6.2
說明pH<3.1顯紅色
pH>4.4顯黃色
pH<8.0顯無色
pH>10.0顯紅色
pH<4.4顯紅色
pH>6.2顯黃色
①上述滴定過程中,不宜選用的指示劑是b(填字母序號);
②三頸瓶中除了發(fā)生生成氨氣的反應,還有:CaC2+2H2O=C2H2↑+Ca(OH)2(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燒杯中最終吸收氨氣的物質的量為0.04-0.01cvmol;經進一步計算可求得W中CaCN2質量分數(shù).
③上述實驗所得結果明顯偏小,若不考慮裝置的氣密性和操作誤差,則導致結果偏小的可能原因是步驟Ⅰ中未加熱反應容器或生成碳酸鈣覆蓋在固體表面,導致反應不完全(寫1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下列裝置或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A.裝置①依據(jù)兩容器內氣體顏色變化,判斷反應2NO2(g)?N2O4(g)平衡移動的方向
B.裝置②依據(jù)反應后U管兩邊液面的高低,判斷Na和水反應的熱效應
C.裝置③測定稀強酸與稀強堿反應的中和熱
D.裝置④用標準的鹽酸溶液滴定待測的氫氧化鈉溶液(部分加持儀器略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超音速飛機在平流層飛行時,尾氣中的NO會破壞臭氧層.科學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術將尾氣中的NO和CO轉變成CO2和N2的化學方程式如下:2NO+2CO$\stackrel{催化劑}{→}$2CO2+N2
為了測定在某種催化劑作用下的反應速率,在某溫度下用氣體傳感器測得不同時間的NO和CO濃度如表:
時間/s012345
c(NO)/mol•L-11.00×10-34.50×10-42.50×10-41.50×10-41.00×10-41.00×10-4
c(CO)/mol•L-13.60×10-33.05×10-32.85×10-32.75×10-32.70×10-32.70×10-3
請回答:以下各題(均不考慮溫度變化對催化效率的影響):
(1)在上述條件下反應能夠自發(fā)進行,則反應的△H<0(填寫“>”、“<”、“=”).
(2)前2s內的平均反應速度v(N2)=1.875×10-4mol/L•s.
(3)假設在容器中發(fā)生上述反應,達到平衡時下列能提高NO轉化率的是CD.
A.選用更有效的催化劑     B.升高反應體系的溫度
C.降低反應體系的溫度     D.縮小容器的體積
(4)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質量催化劑時,增大催化劑比表面積可提高化學反應速率.為了分別驗證溫度、催化劑比表面積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規(guī)律,某同學設計了三組實驗,部分實驗條件已經填在下面實驗設計表中.
實驗編號T/℃NO初始濃度/
mol•L-1
CO初始濃度/
mol•L-1
催化劑的比表面積/m2•g-1
2801.20×10-35.80×10-382
124
350124
①請在空格中填入剩余的實驗條件數(shù)據(jù).
②請在給出的坐標圖中,畫出上表中的Ⅱ、Ⅲ兩個實驗條件下混合氣體中NO濃度隨時間變化的趨勢曲線圖,并標明各條曲線的實驗編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對于可逆反應N2(g)+3H2(g)?2NH3(g)△H>0,下列圖形正確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6克O2中含電子數(shù)為NA
B.用溶有1 mol FeCl3的飽和溶液制Fe(OH)3膠體,制成的膠體中含有膠粒數(shù)為1.0 NA
C.1mol鎂與足量鹽酸完全反應轉移的電子總數(shù)為2NA
D.22.4L任何氣體的分子數(shù)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