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N和Si是合成新型非金屬材料的兩種重要元素.請回答:
(1)基態(tài)Si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圖為;其2p能級的軌道有3個伸展方向,電子云的形狀為紡錘形.
(2)Si原子可形成多種氫化物,其中Si2H4中Si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目為3,Si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sp2
(3)N和Si形成的原子晶體中,N原子的配位數(shù)為3.
(4)NaN3常作為汽車安全氣囊的填充物,其焰色反應為黃色.大多數(shù)金屬元素有焰色反應的微觀原因為電子從較高能級的激發(fā)態(tài)躍遷到較低的激發(fā)態(tài)或基態(tài)時,以光的形式釋放能量;N3-中σ鍵和π鍵的數(shù)之比為1:1.B、F與N三種元素同周期,三種基態(tài)原子的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為F>N>B(用元素符號表示).
(5)NaNO2是一種重要的工業(yè)原料,NO2-的空間構型為V形.
(6)SiO2的晶胞與金剛石(如圖所示)相似,可以看作Si原子替代C原子后,在兩個成鍵的Si原子間插入1個O原子形成.則:
①晶胞中最小的環(huán)含有12個原子.
②若晶體密度為ρg•cm-3,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為NA,晶胞中兩個最近的Si原子核之間的距離為$\frac{\sqrt{3}}{4}×$$\root{3}{\frac{480ρ}{{N}_{A}}}$×1010pm(用代數(shù)式表示).

分析 (1)Si為14號元素,其價電子為3s、3p電子,2p能級的軌道有3個伸展方向,電子云的形狀為紡錘形;
(2)Si2H4中Si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目=3且不含孤電子對,根據(jù)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判斷Si原子雜化方式;
(3)N和Si形成的原子晶體化學式為Si3N4,該物質(zhì)中每個N原子只能形成3個共價鍵;
(4)電子從較高能級的激發(fā)態(tài)躍遷到較低的激發(fā)態(tài)或基態(tài)時,以光的形式釋放能量;N3-與二氧化碳是等電子體,二者結構相同,每個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兩個σ鍵和兩個π鍵;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第一電離能隨著原子序數(shù)增大而呈增大趨勢,但第IIA族、第VA族元素第一電離能大于其相鄰元素;
(5)NO2-中N價層電子對個數(shù)=2+$\frac{5+1-2×2}{2}$=3且含有一個孤電子對,根據(jù)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判斷亞硝酸根離子空間構型;
(6)①晶胞中最小的環(huán)含有12個原子;
②金剛石晶胞中4個C原子在晶胞內(nèi)部,6個C原子在面心上、8個C原子分別位于8個頂點上,所以該晶胞中C原子個數(shù)=4+8×$\frac{1}{8}$+6×$\frac{1}{2}$=8,晶胞中兩個最近的Si原子核之間的距離為晶胞體對角線長度的$\frac{1}{4}$.

解答 解:(1)Si為14號元素,價層電子排布圖為,2p能級的軌道有3個伸展方向,電子云的形狀為紡錘形,
故答案為:;3;紡錘形;
(2)Si2H4中Si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目=3且不含孤電子對,其結構和乙烯相似,根據(jù)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判斷Si原子雜化方式為sp2,故答案為:3;sp2;
(3)N和Si形成的原子晶體化學式為Si3N4,該物質(zhì)中每個N原子只能形成3個共價鍵,所以每個N原子配位數(shù)是3,故答案為:3;
(4)電子從較高能級的激發(fā)態(tài)躍遷到較低的激發(fā)態(tài)或基態(tài)時,以光的形式釋放能量,所以大多數(shù)金屬焰色反應時呈現(xiàn)一定顏色;N3-與二氧化碳是等電子體,二者結構相同,每個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兩個σ鍵和兩個π鍵,則N3-中σ鍵和π鍵的數(shù)之比為1:1;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第一電離能隨著原子序數(shù)增大而呈增大趨勢,但第IIA族、第VA族元素第一電離能大于其相鄰元素,所以這三種元素第一電離能大小順序是F>N>B,
故答案為:電子從較高能級的激發(fā)態(tài)躍遷到較低的激發(fā)態(tài)或基態(tài)時,以光的形式釋放能量;1:1;F>N>B;
(5)NO2-中N價層電子對個數(shù)=2+$\frac{5+1-2×2}{2}$=3且含有一個孤電子對,根據(jù)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判斷亞硝酸根離子空間構型為V形,
故答案為:V形;
(6)①根據(jù)圖知,每個最小環(huán)上含有6個Si原子、6個O原子,所以晶胞中最小的環(huán)含有12個原子,故答案為:12;
②金剛石晶胞中4個C原子在晶胞內(nèi)部,6個C原子在面心上、8個C原子分別位于8個頂點上,所以該晶胞中C原子個數(shù)=4+8×$\frac{1}{8}$+6×$\frac{1}{2}$=8,該晶胞體積=$\frac{\frac{60}{{N}_{A}}×8}{ρ}$cm3,晶胞中兩個最近的Si原子核之間的距離為晶胞體對角線長度的$\frac{1}{4}$=$\frac{1}{4}$×$\sqrt{3}$×$\root{3}{\frac{\frac{60}{{N}_{A}}×8}{ρ}}$cm=$\frac{1}{4}$×$\sqrt{3}$×$\root{3}{\frac{480ρ}{{N}_{A}}}$cm=$\frac{\sqrt{3}}{4}×$$\root{3}{\frac{480ρ}{{N}_{A}}}$cm=$\frac{\sqrt{3}}{4}×$$\root{3}{\frac{480ρ}{{N}_{A}}}$×1010pm,
故答案為:$\frac{\sqrt{3}}{4}×$$\root{3}{\frac{480ρ}{{N}_{A}}}$×1010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zhì)結構和性質(zhì),為高考常考查點,涉及晶胞計算、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等電子體等知識點,側重考查學生知識應用及計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難點是(6)晶胞計算,知道“兩個最近的Si原子核之間的距離與晶胞體長”關系是解該題關鍵,注意cm與pm單位之間的換算,為易錯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8.焦亞硫酸鈉(Na2S2O5)在食品加工中常用作防腐劑、漂白劑和疏松劑.焦亞硫酸鈉為黃色結晶粉末,150℃時開始分解,在水溶液或含有結晶水時更易被空氣氧化.實驗室制備焦亞硫酸鈉過程中依次包含以下幾步反應:
2NaOH+SO2═Na2SO3+H2O …(a)
Na2SO3+H2O+SO2═2NaHSO3…(b)
2NaHSO3$\frac{\underline{\;\;△\;\;}}{\;}$Na2S2O5+H2O …(c)
實驗裝置如圖:

(1)實驗室可用廢鋁絲與NaOH溶液反應制取H2,制取H2的離子方程式為2Al+2OH-+2H2O=2AlO2-+3H2↑.
(2)如圖1裝置中,導管X的作用是排出H2、未反應的SO2及水蒸氣等.
(3)通氫氣一段時間后,以恒定速率通入SO2,開始的一段時間溶液溫度迅速升高,隨后溫度緩慢變化,溶液開始逐漸變黃.“溫度迅速升高”的原因為SO2與NaOH溶液的反應是放熱反應;實驗后期須保持溫度在約80℃,可采用的加熱方式為80℃水浴加熱.
(4)反應后的體系中有少量白色亞硫酸鈉析出,參照題如圖2溶解度曲線,除去其中亞硫酸鈉固體的方法是趁熱過濾;然后獲得較純的無水Na2S2O5應將溶液冷卻到30℃左右抽濾,控制“30℃左右”的理由是此時溶液中Na2SO3不飽和,不析出.
(5)用如圖3裝置干燥Na2S2O5晶體時,通入H2的目的是排出空氣,防止焦亞硫酸鈉被氧化;真空干燥的優(yōu)點是干燥室內(nèi)部的壓力低,水分在低溫下就能氣化,減少產(chǎn)品氧化.
(6)測定產(chǎn)品中焦亞硫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常用剩余碘量法.已知:S2O52-+2I2+3H2O═2SO42-+4I-+6H+;2S2O32-+I2═S4O62-+2I-
請補充實驗步驟(可提供的試劑有:焦亞硫酸鈉樣品、標準碘溶液、淀粉溶液、酚酞溶液、標準Na2S2O3溶液及蒸餾水).
①精確稱取產(chǎn)品0.2000g放入碘量瓶(帶磨口塞的錐形瓶)中.
②準確移取一定體積和已知濃度的標準碘溶液(過量)并記錄數(shù)據(jù),在暗處放置5min,然后加入5mL冰醋酸及適量的蒸餾水.
③用標準Na2S2O3溶液滴定至接近終點.
④加入1~2mL淀粉溶液.
⑤繼續(xù)用標準Na2S2O3溶液滴定至藍色剛好褪去且半分鐘內(nèi)顏色不復現(xiàn),記錄滴定所消耗的體積.
⑥重復步驟①~⑤;根據(jù)相關記錄數(shù)據(jù)計算出平均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已知:①FeS不溶解于水;②實驗室制取H2S、SO2氣體的原理是:FeS+H2SO4=FeSO4+H2S↑,Na2SO3+H2SO4=Na2SO4+H2O+SO2;③硫化氫與二氧化硫氣體相遇會發(fā)生反應:2H2S+SO2=3S↓+2H2O.
根據(jù)圖中A~D的實驗裝置和試劑進行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A是由雙孔塞、玻璃導管及分液漏斗和圓底燒瓶組裝起來的.?
(2)組裝一套制取SO2氣體的裝置,并證明SO2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和漂白性.?①按實驗裝置連接順序,把a→f各導管口連接起 來,正確的順序有B.
A.befcda    B.a(chǎn)dcefb    C.a(chǎn)cdfeb     D.a(chǎn)cdefb
②若C裝置中的溶液為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碘水等,反應后該溶液變?yōu)闊o色,說明SO2具有還原性;?③若C裝置中的溶液為品紅溶液,反應后該溶液變?yōu)闊o色,說明SO2具有漂白性;
④當D中產(chǎn)生有淡黃色固體析出現(xiàn)象時,說明SO2具有氧化性;
(3)D裝置燒杯中NaOH溶液的作用吸收過量的SO2或H2S,防止污染空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疊氮化鈉(NaN3)是一種無色晶體,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廣泛應用于汽車安全氣囊.某硝酸工廠擬通過下列方法處理尾氣并制備疊氮化鈉.

(1)NO和NO2混合氣體與NaOH溶液反應可以合成NaNO2,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用單線橋標出該反應的電子轉移方向和數(shù)目
(2)汽車劇烈碰撞時,安全氣囊中發(fā)生反應:10NaN3+2KNO3$\frac{\underline{\;撞擊\;}}{\;}$K2O+5Na2O+16N2↑.假定汽車中某個安全氣囊容積為56L.
①該反應中的氧化劑為KNO3還原劑為NaN3(填化學式)
②欲使氣囊中充滿標準狀況下氮氣,則該安全氣囊中生成的K2O和Na2O的總質(zhì)量為多少克?(寫出計算過程,保留一位小數(shù),不考慮固體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甲、乙兩個實驗小組利用KMnO4酸性溶液與H2C2O4溶液反應研究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設計實驗方案如下(實驗中所用KMnO4溶液均已加入H2SO4):
甲組:通過測定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CO2氣體體積的大小來比較化學反應速率的大小
某同學進行實驗,實驗裝置如圖1.其中A、B的成分見表
序號A溶液B溶液
2mL 0.2mol/L H2C2O4溶液4mL 0.01mol/L KMnO4溶液
2mL 0.1mol/L H2C2O4溶液4mL 0.01mol/L KMnO4溶液
2mL 0.2mol/L H2C2O4溶液4mL 0.01mol/L KMnO4溶液和少量MnSO4
(1)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草酸濃度和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2)實驗開始前需要檢查氣密性.分液漏斗中A溶液應該一次性加入(填“一次性”或“逐滴滴加”)
(3)完成該實驗還需要秒表(填儀器名稱),實驗結束后讀數(shù)前需要移動量氣管,使兩個量氣管的液面相平.
(4)請在圖2中,畫出實驗②、③中CO2體積隨時間變化的預期結果示意圖.

乙組:通過測定KMnO4溶液褪色所需時間的多少來比較化學反應速率為了探究KMnO4與H2C2O4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某同學在室溫下完成以下實驗
實驗編號1234
水/mL1050X
0.5mol/L H2C2O4/mL510105
0.2mol/L KMnO4/mL551010
時間/s402010---
(5)X=5,4號實驗中始終沒有觀察到溶液褪色,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KMnO4過量.
(6)2號反應中,H2C2O4的反應速率為0.00625mol/(L•s).
(7)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高錳酸鉀酸性溶液和草酸溶液反應時,開始一段時間反應速率較慢,
溶液褪色不明顯;但不久突然褪色,反應速率明顯加快.某同學認為是放熱導致溶液溫度升高所致,重做3號實驗,測定過程中溶液不同時間的溫度,結果如表:
時間/s051015202530
溫度/℃2526262626.52727
結合實驗目的與表中數(shù)據(jù),你得出的結論是溫度不是反應速率突然加快的原因.
(8)從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看,你的猜想還可能是反應產(chǎn)物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某興趣小組在實驗室用加熱乙醇、濃H2SO4、溴化鈉和少量水的混合物來制備溴乙烷,并檢驗反應的部分副產(chǎn)物和探究溴乙烷的性質(zhì).
(一)溴乙烷的制備及產(chǎn)物的檢驗:設計了如圖1裝置,其中夾持儀器、加熱儀器及冷卻水
管沒有畫出.請根據(jù)實驗步驟,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中除了加入上述物質(zhì)外,還需加入沸石.
(2)制備操作中,加入少量的水,其目的是abc(填字母).
a.減少副產(chǎn)物烯和醚的生成           b.減少Br2的生成
c.減少HBr的揮發(fā)               d.水是反應的催化劑
(3)上述反應的副產(chǎn)物還可能有:乙醚(CH3CH2-O-CH2CH3)、乙烯、溴化氫等.
①檢驗副產(chǎn)物中是否含有溴化氫:熄滅酒精燈,在豎直冷凝管上方塞上塞子、打開a,利用余熱繼續(xù)反應直至冷卻,通過B、C裝置檢驗.B、C中應盛放的試劑分別是a、d(填字母).
a.苯       b.水       c.NaOH  溶液      d.硝酸銀溶液
②檢驗副產(chǎn)物中是否含有乙醚:通過紅外光譜儀鑒定所得產(chǎn)物中含有“-CH2CH3”基團,來確定副產(chǎn)物中存在乙醚.該同學的方案不正確(選填“正確”或“不正確”),理由是溴乙烷中也含乙基.
(4)欲除去溴乙烷中的少量雜質(zhì)Br2,最佳方法是d(填字母).
a.KI溶液洗滌                 b.氫氧化鈉溶液洗滌
c.用四氯化碳萃取              d.用亞硫酸鈉溶液洗滌
(二)溴乙烷性質(zhì)的探究:
某同學用右圖裝置(鐵架臺、酒精燈等未畫出)來探究溴乙烷的性質(zhì).
(1)在試管中加入10mL 6mol•L-1 NaOH水溶液和5mL 溴乙烷,水浴加熱.當觀察到液體不分層現(xiàn)象時,表明溴乙烷與NaOH水溶液已完全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3CH2Br+H2O$\stackrel{NaOH}{→}$CH3CH2OH+HBr.
(2)在試管中加入10mL飽和 NaOH乙醇溶液和5mL 溴乙烷,水浴加熱.為證明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發(fā)生的是消去反應,需要檢驗的是生成的氣體,檢驗的方法是將生成的氣體先通過盛有水的試管,再通入盛有酸性KMnO4溶液的試管,酸性KMnO4溶液褪色(或直接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四氯化碳褪色)(用簡要的文字說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某種磁鐵礦主要成分是Fe3O4和SiO2,工業(yè)上利用該礦石冶煉金屬鐵和高純硅,主要工藝流程如圖所示(部分試劑和產(chǎn)物略):

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關于Si或SiO2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C.
A.高純單質(zhì)Si是制造太陽能電池的重要材料
B.SiO2可用于制造光導纖維
C.SiO2是酸性氧化物,所以不溶于任何酸
(2)步驟①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3O4+8H+═Fe2++2Fe3++4H2O.
(3)步驟⑤中由SiO2制得Si(粗硅)的化學方程式為SiO2+2C$\frac{\underline{\;高溫\;}}{\;}$Si+2CO↑;該反應的副產(chǎn)物可用于為生產(chǎn)流程中的步驟④提供原料(填步驟序號).
(4)粗硅中所含的雜質(zhì)主要是過量的焦炭.
(5)用離子方程式表示步驟②中加H2O2的作用是H2O2+2Fe2++2H+═2Fe3++2H2O.
(6)若礦石中的鐵元素全部轉化為單質(zhì)Fe,現(xiàn)有Fe3O4質(zhì)量分數(shù)為58%的礦石200t,理論上最多能得到單質(zhì)Fe的物質(zhì)的量為1.5×106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9.印尼火山噴發(fā)不僅帶來壯觀的美景,還給附近的居民帶來物質(zhì)財富,有許多居民冒著生命危險在底部的火山口收集純硫磺塊來賺取豐厚收入.硫磺可用于生產(chǎn)化工原料硫酸.某工廠用如圖所示的工藝流程生產(chǎn)硫酸: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為充分利用反應放出的熱量,接觸室中應安裝熱交換器(填設備名稱).吸收塔中填充有許多瓷管,其作用是使?jié)釮2SO4與SO3充分接觸.
(2)為使硫磺充分燃燒,經(jīng)流量計1通入燃燒室的氧氣過量50%,為提高SO2轉化率,經(jīng)流量計2的氧氣量為接觸室中二氧化硫完全氧化時理論需氧量的2.5倍,則生產(chǎn)過程中流經(jīng)流量計1和流量計2的空氣體積比應為6:5.假設接觸室中SO2的轉化率為95%,b管排出的尾氣中二氧化硫的體積分數(shù)為0.41%(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按0.2計),該尾氣的處理方法是用氨水吸收.
(3)與以硫鐵礦為原料的生產(chǎn)工藝相比,該工藝的特點是A.
A.耗氧量減少      B.二氧化硫的轉化率提高
C.產(chǎn)生的廢渣減少  D.不需要使用催化劑
(4)硫酸的用途非常廣,可應用于下列哪些方面BCD.
A.橡膠的硫化      B.表面活性劑“烷基苯磺酸鈉”的合成
C.鉛蓄電池的生產(chǎn)  D.過磷酸鈣的制備
(5)礦物燃料的燃燒是產(chǎn)生大氣中SO2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燃煤中加入適量的石灰石,可有效減少煤燃燒時SO2的排放,請寫出此脫硫過程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CO3 $\frac{\underline{\;高溫\;}}{\;}$CaO+CO2↑、SO2+CaO═CaSO3、2CaSO3+O2═2C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根據(j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判斷,其中正確的是( 。
A.鈉原子失電子能力比鎂弱B.水比硫化氫穩(wěn)定
C.硅酸比磷酸酸性強D.氫氧化鈣比氫氧化鍶堿性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