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M、R、X、Y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是一種過渡元素.M基態(tài)原子L層中p軌道電子數(shù)是s電子的2倍,R是同周期元素中最活潑的金屬元素,X和M形成的一種化合物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大氣污染物,Z的基態(tài)原子4s和3d軌道半充滿.請回答下列問題:
(1)R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1,X和Y中電負性較大的是Cl(填元素符號).
(2)X的氫化物的沸點低于與其組成相似的M的氫化物,其原因是H2O分子能形成氫鍵,而H2S不能形成氫鍵.
(3)X與M形成的XM3分子的空間構型是平面三角形.
(4)M和R所形成的一種離子化合物R2M晶體的晶胞如圖所示,則圖中大球代表的離子是O2-(填離子符號).
(5)在稀硫酸中,Z的最高價含氧酸的鉀鹽(橙色)氧化M的一種氫化物,Z被還原為+3價,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3H2O2+K2Cr2O7+4H2SO4=Cr2(SO43+3O2↑+7H2O+K2SO4
(6)若晶胞的棱長為a cm,則R2M晶體的密度為=$\frac{248}{{{N}_{A}×a}^{3}}$g•cm-3

分析 M、R、X、Y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是一種過渡元素.M基態(tài)原子L層中p軌道電子數(shù)是s電子數(shù)的2倍,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4,故M為O元素;由原子序數(shù)可知R、X、Y均處于第三周期,R是同周期元素中最活潑的金屬元素,則R為Na;X和M形成的一種化合物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大氣污染物,則X為S元素,可知Y為Cl;Z的基態(tài)原子4s和3d軌道半充滿,外圍電子排布式為3d54s1,處于VIB族,故Z為Cr,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M、R、X、Y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是一種過渡元素.M基態(tài)原子L層中p軌道電子數(shù)是s電子數(shù)的2倍,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4,故M為O元素;由原子序數(shù)可知R、X、Y均處于第三周期,R是同周期元素中最活潑的金屬元素,則R為Na;X和M形成的一種化合物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大氣污染物,則X為S元素,可知Y為Cl;Z的基態(tài)原子4s和3d軌道半充滿,外圍電子排布式為3d54s1,處于VIB族,故Z為Cr.
(1)R為Na,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1,同周期自左而右電負性增大,故Cl元素電負性大于S的,
故答案為:1s22s22p63s1;Cl;
(2)H2O分子能形成氫鍵,使水的沸點升高,而H2S不能形成氫鍵,故硫化氫的沸點低于水的,
故答案為:H2O分子能形成氫鍵,而H2S不能形成氫鍵;
(3)X與M形成的SO3分子中S原子孤電子對數(shù)=$\frac{6-2×3}{2}$=0,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3+0=3,故其空間構型為平面三角形,
故答案為:平面三角形;
(4)M和R所形成的一種離子化合物為Na2O,晶胞中小球數(shù)目為8,大球數(shù)目為8×$\frac{1}{8}$+6×$\frac{1}{2}$=4,小球與大球數(shù)目之比為2:1,故圖中大球代表的離子是O2-,
故答案為:O2-
(5)Z的最高價含氧酸的鉀鹽(橙色)為K2Cr2O7,與氧元素的氫化物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該氫化物為H2O2,在稀硫酸中,Cr元素被還原為+3價,H2O2被氧化生成氧氣,反應方程式為:3H2O2+K2Cr2O7+4H2SO4=Cr2(SO43+3O2↑+7H2O+K2SO4,
故答案為:3H2O2+K2Cr2O7+4H2SO4=Cr2(SO43+3O2↑+7H2O+K2SO4;
(6)M和R所形成的一種離子化合物為Na2O,晶胞中小球數(shù)目為8,大球數(shù)目為8×$\frac{1}{8}$+6×$\frac{1}{2}$=4,小球與大球數(shù)目之比為2:1,故圖中大球代表的離子是O2-,
晶胞的質(zhì)量為4×$\frac{62}{{N}_{A}}$g,該晶體的密度為a g/cm3,若晶胞的棱長為a cm,則晶胞的體積=a3cm3,所以密度為:$\frac{248}{{{N}_{A}×a}^{3}}$g/m3,故答案為:$\frac{248}{{{N}_{A}×a}^{3}}$.

點評 本題是對物質(zhì)結構與性質(zhì)的考查,涉及核外電子排布、電負性、氫鍵、空間構型、晶胞計算、氧化還原反應等,注意氫鍵對物質(zhì)性質(zhì)的影響,掌握均攤法進行晶胞有關計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安徽省黃山市高三上月考二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加入鋁粉能產(chǎn)生氫氣的溶液:Mg2+、K+、Br-、HCO3-

B.滴入石蕊顯紅色的溶液:Na+、K+、S2-、NO3-

C.pH = 14的溶液中:Na+、AlO2-、SO42-、Cl-

D.滴入KSCN溶液顯紅色的溶液中:Ca2+、H+、I-、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1)將1.0mol CH4和2.0mol H2O ( g )通入容積固定為10L的反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
CH4 ( g )+H2O ( g )?CO ( g )+3H2 ( g ),測得在一定的壓強下CH4的轉化率與溫度的關系如圖1.

①該反應的△H>0(填“>”“<”或“=”)
②假設100℃時達到平衡所需的時間為3min,則用H2表示該反應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5mol/(L•min).
③100℃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的數(shù)值為0.0225.
④可用來判斷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有AEF(填字母).
A.CO的含量保持不變                  B.CH4濃度與CO濃度相等
C.ν(CH4)=3ν(H2)              D.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
E.混合氣體的總物質(zhì)的量保持不變       F.混合氣體的壓強度保持不變
(2)生成甲醇的反應:CO (g)+2H2 (g)?CH3OH (g)△H=-129.0kJ/mol,按照相同的物質(zhì)的量投料,測得CO在不同溫度下的平衡轉化率與壓強的關系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D(填字母).
A.溫度:T1>T2>T3
B.正反應速率:ν(a)>ν(c); ν(b)>ν(d)
C.平衡常數(shù):K(a)>K(c); K(b)=K(d)
D.平均摩爾質(zhì)量:M(a)>M(c); M(b)>M(d)
(3)工業(yè)上利用甲醇制備氫氣的常用方法之一為:甲醇蒸氣重整法.該法中的一個主要反應為CH3OH(g)?CO(g)+2H2(g),此反應能自發(fā)進行的原因是該反應是一個熵增的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各電離方程式中,書寫正確的是( 。
A.H2S?2H++S2-B.KHSO4?K++H++SO42-
C.Al(OH)3?Al3++3OH-D.HClO═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抗酸藥作用是:其有效成分都能中和胃里過多的鹽酸,緩解胃部不適,其主要成分時能中和鹽酸的化學物質(zhì),如氫氧化鎂、氫氧化鋁、碳酸氫鈉,寫出它們?nèi)叻謩e和鹽酸的反應方程式:
(1)Mg(OH)2+2H+=Mg2++2H2O;
(2)Al(OH)3+3H+=Al3++3H2O;
(3)HCO3-+H+=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1.下列表達方式錯誤的是(  )
A.CO2的比例模型:
B.甲烷的電子式  
C.硫離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  1s22s22p63s23p4
D.碳-12原子構成${\;}_6^{12}$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事實不能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的是( 。
A.工業(yè)合成氨時選擇500℃
B.配制FeCl3溶液時加入少量的鹽酸
C.在Na2CO3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OH-)>1×10-7mol/L
D.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飽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Fe2O3又稱鐵紅,請根據(jù)要求完成下列問題.
(1)鐵紅加入適量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6HCl=2FeCl3+3H2O.
(2)用上述所得溶液進行下列實驗:取少量溶液置于試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觀察到有紅褐色沉淀產(chǎn)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3++3OH-=Fe(OH)3↓.
(3)在小燒杯中加入20mL蒸餾水,加熱至沸騰后,向燒杯中加入幾滴飽和FeCl3溶液,繼續(xù)煮沸至出現(xiàn)紅褐色,即可制得Fe(OH)3膠體.在向所得Fe(OH)3膠體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的現(xiàn)象是先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后又溶解為黃色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6.由幾種離子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含有以下離子中的若干種:K+、Cl-、NH4+、Mg2+、CO32-、Ba2+、SO42-.將該混合物溶于水后得澄清溶液,現(xiàn)取3份100mL該溶液分別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序號實驗內(nèi)容實驗結果
1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加足量NaOH溶液并加熱收集到氣體1.12L(已折算成標準狀況下的體積)
3加足量BaCl2溶液,反應后進行過濾、洗滌、干燥、稱量;再向沉淀中加足量稀鹽酸,然后干燥、稱量第一次稱量讀數(shù)為6.27g,第二次稱量讀數(shù)為2.33g
試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實驗1~3判斷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離子是Mg2+、Ba2+
(2)寫出實驗3中的空格處的實驗操作過濾、洗滌;
(3)根據(jù)實驗對Cl-是否存在的判斷是不能確定(填“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或“不能確定”);
(4)溶液中K+是否存在?一定存在(填“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或“不能確定”);若“一定存在”,則K+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范圍>0.1 mol•L-1(若“一定不存在”或“不能確定”不填此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