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化學一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
根據(jù)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元素的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第四周期元素的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中4s軌道上只有1個電子的元素有
 
種;寫出Cu+的核外電子排布式
 

(2)按電子排布,可將周期表里的元素劃分成五個區(qū)域,第四周期元素中屬于s區(qū)的元 素有
 
種,屬于d區(qū)的元素有
 
種.
(3)CaO晶胞如圖所示,CaO晶體中Ca2+的配位數(shù)為
 
;CaO的焰色反應為磚紅色,許多金屬或它們的化合物都可 以發(fā)生焰色反應,其原因是
 

(4)由疊氮化鉀(KN3)熱分解可得純N2:2KN3(s)=2K(l)+3N2(g),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填選項字母).
A.NaN3與KN3結構類似,前者晶格能較小
B.晶體鉀的晶胞結構如右圖所示,每個晶胞中分攤2個鉀原子
C.氮的第一電離能大于氧 
D.氮氣常溫下很穩(wěn)定,是因為氮的電負性小
(5)二氧化鈦(TiO2)是常用的、具有較高催化活性和穩(wěn)定性的光催化劑.O2在其催化作用下,可將CN-氧化成CNO-.CN-的電子式為
 
,CNO-的中心原子的雜化方式為
 

(6)在CrCl3溶液中,一定條件下存在組成為[CrCln(H2O)]x+(n和x均為正整數(shù))的配 離子,將其通過氫離子交換樹脂(R-H),可發(fā)生離子交換反應:
[CrCln(H2O)6-n]x++xR-H→Rx[CrCln(H2O)6-n]+xH+將含0.0015mol[CrCln(H2O)6-n]x+的溶液,與R-H完全交換后,中和生成的H+需濃度為0.1200mol?L-1 NaOH溶液25.00mL,則該配離子的化學式為
 
考點:晶胞的計算,配合物的成鍵情況,原子軌道雜化方式及雜化類型判斷,反應熱和焓變
專題:化學鍵與晶體結構
分析:(1)根據(jù)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判斷;Cu+容易失去最外層電子;
(2)根據(jù)元素周期表的分區(qū)判斷;
(3)根據(jù)晶胞結構得到答案;根據(jù)電子躍遷形成光譜判斷;
(4)A.根據(jù)晶格能的相關因素判斷;
B.根據(jù)均攤法類型判斷;
C.根據(jù)核外電子排布式判斷;
D.根據(jù)氮氣分子結構來判斷;
(5)根據(jù)C、N原子的最外層電子及所帶電荷數(shù)寫出答案;根據(jù)離子團的結構判斷;
(6)利用離子交換反應計算出配離子的電荷數(shù),再判斷氯離子配位數(shù).
解答: 解:(1)4s軌道上只有1個電子的元素有K、Cr、Cu三種元素;Cu原子序數(shù)為29,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104s1,Cu+失去最外層電子,即失去了4s軌道的電子,故答案為:3;1s22s22p63s23p63d10;
(2)s區(qū)包括第ⅠA、ⅡA族,第四周期只有兩種元素位于這兩族;d區(qū)包括元素周期表從第三列到第十列,共8種元素;故答案為:2;8;
(3)觀察該晶體屬于NaCl型,其配位數(shù)為6,當電子受到激發(fā),再從激發(fā)態(tài)躍遷的基態(tài)時釋放能量,發(fā)出特定波長的光,故答案為:6、激發(fā)態(tài)的電子從能量高的軌道躍遷到能量較低的軌道時,以一定波長光的形式釋放能量;
(4)A.離子半徑小,晶格能越大,鈉離子半徑小于鉀離子,故A錯誤;
B.根據(jù)均攤法計算,鉀原子位于頂點和體心,每個晶胞含鉀原子為
1
8
+1
=2,故B正確;
C.氮原子價電子排布式為2s22p3,2p軌道半充滿,較為穩(wěn)定,第一電離能大于氧原子,故C正確;
D.氮氣分子內形成氮氮三鍵,所以其化學性質穩(wěn)定,并不是因為電負性小,故D錯誤;
故答案為:BC;
(5)C原子最外層四個電子,形成四對共用電子對,N原子最外層有五個電子,形成三對共用電子對,CN-得到一個電子,可寫出電子式為;該離子與CO為等電子體,與CO雜化類型一致,CO的價電子對數(shù)=
4
2
=2,為sp雜化,
故答案為:;sp雜化;
(6)c(H+)=c(NaOH)=0.1200mol?L-1×25.00mL×10-3=0.003mol,根據(jù)方程式,和0.0015mol[CrCln(H2O)6-n]x+,x=2,所以離子中配體Cl-個數(shù)為1,可寫出離子式:[CrCl(H2O)5]2+,故答案為:[CrCl(H2O)5]2+
點評:本題綜合考查物質結構與性質,涉及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電離能、雜化理論、分子結構、晶胞結構、配位鍵等,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溫度時,一定壓強下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aX(g)+bY(g)?cZ(g)+dW(g),達平衡后,保持溫度不變壓強增大至原來的2倍,當再達到平衡時,W的濃度為原平衡狀態(tài)的1.8倍,下列敘述正確是( 。
A、平衡正移
B、(a+b)<(c+d)
C、Z的體積分數(shù)變大
D、X的轉化率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國支持“人文奧運”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是堅決反對運動員服用興奮劑.某種興奮劑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有關該物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該有機物遇FeCl3溶液呈紫色
B、該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個平面上
C、滴入酸性KMnO4溶液,觀察紫色褪去,能證明結構中存在碳碳雙鍵
D、1mol該物質分別與濃溴水和H2反應,最多消耗Br2和H2的物質的量分別為4mol、7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B、C為中學常見單質,其中一種為金屬,通常情況下,A為固體,B為黃綠色氣體,C為無色氣體.D、E、F、G、H、X均為化合物,其中X常溫下是無色氣體,其水溶液是一種強酸,E為黑色固體,H在常溫下為液體.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中某些反應條件和部分反應物已略去).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
 
、D
 
、E
 
、X
 

(2)在反應①~⑦中,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填編號).
(3)反應④的離子方程式是
 
;
(4)反應⑦的化學方程式是
 
;該反應中每消耗0.3mol的A,可轉移電子
 
mol.
(5)除去D溶液中混有的少量G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里常用氯化銨和足量熟石灰混合加熱制取氨氣.
(1)若需要500mL(標準狀況)氨氣,至少需稱取氯化銨的質量是多少?(用托盤天平稱量)
(2)若將5000mL(標準狀況)氨氣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則氨水中NH3的物質的量濃度是多少?(不考慮NH3與水的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把2.0mol/L Fe2(SO43和1.0mol/L H2SO4溶液等體積混合(假設混合后溶液的體積等于混合前兩種溶液的體積之和.計算:
(1)混合液中Fe2(SO43、SO42-的物質的量濃度各是多少?
(2)向溶液中加入足量鐵粉,經足夠長的時間后,鐵粉有剩余.此時溶液中Fe2+的物質的量濃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多原子分子氰(CN)2、硫氰(SCN)2和氧氰(OCN)2的性質與鹵素單質相似,故稱它們?yōu)閿M鹵素.它們可以生成酸和鹽.
(1)寫出硫氰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向100mL含有SCN-、Br-、I-的溶液中不斷加入(CN)2,加入(CN)2的物質的量與溶液中各離子濃度的關系如下表(其中a不為0):
n[(CN)2]/mol 0.1 0.2 0.3
c(SCN-)/mol?L-1 2 a 0
c(Br-)/mol?L-1 1 1 1
c(I-)/mol?L-1 1 0 0
則(CN)2、(SCN)2、Br2、I2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表格中a=
 
;原溶液中n(SCN-):n(Br-):n(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些化學反應可用下式表示A+B→C+D+H2O
請回答下列問題(反應可以是固體之間的反應,也可以是在水溶液中進行的反應):
(1)若A是非金屬氣態(tài)單質,反應后所得溶液常用于消毒、殺菌.則A為
 
(填化學式下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若A為非金屬固態(tài)單質,C、D均為氣體且都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A為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若A為紫紅色金屬,D為有色氣體.則A為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4)若A為燒堿溶液,C是相對分子質量為100的白色沉淀,D為正鹽.則C為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5)若A、B為固體,C的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變?yōu)榧t色.實驗室常用此反應制備C氣體.則C為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針對表中所列①~⑩元素,填寫下列空白.
        族
周期
I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單質性質最不活潑的元素的某種核素,核內有21個中子,則該核素的原子符號為
 

(2)①~⑩中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為
 

(3)第二周期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中,酸性最強的是
 
(填化學式)
(4)⑤⑥⑦三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填化學式):
 

(5)③④⑨三元素的氫化物的沸點由高到低的順序為(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