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某小組欲探究Cl2與KI溶液的反應,設計實驗裝置如下圖.
已知:I2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在KI溶液中溶解度顯著增大,I2(S)+I-?I3-(aq)
容器中盛放的試劑分別為:
A.MnO2   C.0.5000mol/L的KI溶液    D.AgNO3溶液   E.NaOH溶液   F.濃鹽酸
完成下列填空:
(1)儀器A的名稱蒸餾燒瓶,B中的試劑是飽和食鹽水.
(2)當D裝置中出現(xiàn)白色沉淀 時,停止加熱;E的作用是吸收未反應的氯氣.
(3)當氯氣開始進入C時,C中看到的現(xiàn)象是溶液變棕黃色;不斷向C中通入氯氣,看到溶液顏色逐漸加深,后來出現(xiàn)深褐色沉淀,試運用平衡移動原理分析產生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被置換出來的I2在KI溶液中溶解度、較大,所以溶液顏色逐漸加深,但隨著反應KI被消耗,平衡I2(S)+I-?I3-(aq)向左移動,碘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小,所以部分碘以沉淀的形式析出.
(4)持續(xù)不斷地向C中通入氯氣,看到C中液體逐漸澄清,最終呈無色.推測此時C中無色溶液里含碘物質的化學式HIO3(此時溶液中只有一種含碘微粒).
為確定含碘物質中碘元素的化合價,進行如下實驗:
①取反應后C中溶液5.00mL(均勻)于錐形瓶中,加入KI(過量)和足量稀硫酸.
②向上述錐形瓶中滴加淀粉指示劑,溶液變藍,用0.6250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藍色剛好褪去,耗Na2S2O3溶液24.00mL.
已知:I2+2S2O32-→2I-+S4O62-
計算:碘元素的化合價為+5.
(5)欲檢驗某溶液中是否含有I-,可使用的試劑為氯水和淀粉溶液.合理的實驗操作為取樣滴加淀粉溶液,振蕩均勻后再逐滴加入氯水并振蕩.

分析 F中的濃鹽酸滴入燒瓶A中的二氧化錳中發(fā)生反應生成氯氣、二氧化錳、水,生成的氯氣中含氯化氫、水蒸氣,通過B中的飽和食鹽水除去氯化氫,通過C中KI溶液
,探究Cl2與KI溶液的反應,通過D裝置中AgNO3溶液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最后剩余氯氣通過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不能排放到空氣中,防止污染空氣,
(1)A中是制備氯氣的裝置,所以A是蒸餾燒瓶;B是用來除去氯氣中的氯化氫氣體;
(2)氯氣的KI溶液反應之后,剩余的氯氣進入硝酸銀溶液;未反應的氯氣進入氫氧化鈉溶液被吸收;
(3)氯氣把碘離子氧化成單質碘;被置換出來的I2在KI溶液中溶解度、較大,所以溶液顏色逐漸加深,但隨著反應KI被消耗,平衡I2(S)+I-?I3-(aq)向左移動,碘在水中的溶解度較;
(4)氯氣過量時會將碘繼續(xù)氧化成HIO3;Na2S2O3的物質的量=0.625×0.024=0.015mol,C中原I-的物質的量=0.005×0.5=0.0025mol,設被氯氣氧化為x價,據(jù)反應I2+2S2O32-→2I-+S4O62-,得反應的碘單質物質的量=0.015×$\frac{1}{2}$=0.0075mol,碘原子共0.015mol,x價碘生成的占0.0025mol,則碘離子生成的為0.015-0.0025=0.0125mol,據(jù)化合價升降相等計算;
(5)檢驗某溶液中是否含有I-,取樣,滴加淀粉溶液,振蕩均勻后再逐滴加入氯水并振蕩.

解答 解:(1)A中是制備氯氣的裝置,依據(jù)儀器圖形和用途可知A是蒸餾燒瓶,B中是用來除去氯氣中的氯化氫氣體,所以用飽和食鹽水,
故答案為:蒸餾燒瓶,飽和食鹽水;
(2)氯氣的KI溶液反應之后,剩余的氯氣進入硝酸銀溶液,裝置D中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未反應的氯氣進入裝置E中的氫氧化鈉溶液被吸收,
故答案為:白色沉淀,吸收未反應的氯氣;
(3)氯氣開始進入C時,將碘離子氧化成單質碘,所以開始溶液變棕黃色;不斷向C中通入氯氣,看到溶液顏色逐漸加深,后來出現(xiàn)深褐色沉淀,因為被置換出來的I2在KI溶液中溶解度、較大,所以溶液顏色逐漸加深,但隨著反應KI被消耗,平衡I2(S)+I-?I3-(aq)向左移動,碘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小,所以部分碘以沉淀的形式析出,
故答案為:溶液變棕黃色;被置換出來的I2在KI溶液中溶解度、較大,所以溶液顏色逐漸加深,但隨著反應KI被消耗,平衡I2(S)+I-?I3-(aq)向左移動,碘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小,所以部分碘以沉淀的形式析出;
(4)氯氣過量時會將碘繼續(xù)氧化成HIO3;Na2S2O3的物質的量=0.625×0.024=0.015mol,C中原I-的物質的量=0.005×0.5=0.0025mol,
設被氯氣氧化為x價,據(jù)反應I2+2S2O32-→2I-+S4O62-,得反應的碘單質物質的量=0.015mol×$\frac{1}{2}$=0.0075mol,碘原子共0.015mol,
x價碘生成的占0.0025mol,則碘離子生成的為0.015-0.0025=0.0125mol,
據(jù)化合價升降相等得:0.0025x=0.0125,x=5,
所以碘元素的化合價為+5價,
故答案為:HIO3,+5;
(5)檢驗某溶液中是否含有I-,取樣,滴加淀粉溶液,振蕩均勻后再逐滴加入氯水并振蕩,
故答案為:取樣滴加淀粉溶液,振蕩均勻后再逐滴加入氯水并振蕩.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質性質的實驗設計、氯氣的制備和性質、氧化還原反應,題目難度中等,注意含碘物質中碘元素的化合價的確定和計算,明確物質的性質及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是解答本題的關鍵,試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學實驗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
A.寒冷的干冰B.清清的海水C.清新的空氣D.堅硬的大理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某有機物結構簡式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該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均可能處于同一平面上
B.該分子中一定共面的碳原子數(shù)至少為8個
C.該分子中至少有9個碳原子處于同一條直線上
D.該分子中可能共面的碳原子數(shù)最多為13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食鹽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粗食鹽常含有少量K+、Ca2+、Mg2+、SO42-等雜質離子,實驗室提純NaCl的流程如圖:

提供的試劑:飽和Na2CO3溶液   飽和K2CO3溶液   NaOH溶液   BaCl2溶液   Ba(NO32溶液
75%乙醇   四氯化碳
①欲除去溶液I中的Ca2+、Mg2+、SO42-離子,選出a所代表的試劑,按滴加順序依次是BaCl2、NaOH、Na2CO3(或NaOH、BaCl2、Na2CO3或BaCl2、Na2CO3、NaOH)(只填化學式).
②檢驗濾液中是否存在SO42-的方法是: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入BaCl2溶液,若未出現(xiàn)渾濁現(xiàn)象,則濾液中不存在SO42-
③洗滌除去NaCl晶體表面的少量KCl,選用的試劑為75%乙醇(從提供的試劑中選擇).
(2)用提純的NaCl固體配制480mL 1.00mol•L-1 NaCl溶液,其實驗步驟如下:
①計算所需氯化鈉固體的質量.
②將燒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并用少量蒸餾水洗滌燒杯內壁和玻璃棒2-3次,洗滌液一并注入容量瓶中,輕輕振蕩.
③稱量氯化鈉固體的質量.
④繼續(xù)向容量瓶中加蒸餾水至刻度線下1-2cm處,改用膠頭滴管滴加蒸餾水至凹液面最低點與刻度線相切.
⑤用適量的蒸餾水溶解氯化鈉固體.
⑥蓋好瓶塞,搖勻.
Ⅰ.本實驗操作步驟的正確順序是:①③⑤②④⑥(填序號)
Ⅱ.實驗中所用的主要儀器除藥匙、托盤天平、燒杯、膠頭滴管、玻璃棒外還有500mL容量瓶(填儀器名稱).
Ⅲ.用托盤天平稱取氯化鈉固體的質量為:29.3g.
Ⅳ.如圖圖示對應的操作規(guī)范的是B

Ⅴ.實驗過程中,若定容時俯視液面,使溶液濃度偏高(填“偏高”“偏低”或者“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乳酸亞鐵{[CH3CH(OH)COO]2Fe}是一種很好的食品鐵強化劑,易溶于水,吸收效果比無機鐵好,可由乳酸與FeCO3反應制得.
I.制備碳酸亞鐵:裝置如圖所示.
(1)裝置B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2H+=Fe2++H2↑;
B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鐵粉逐漸溶解,液體中有氣泡冒出、溶液變成淺綠色.
(2)將B中生成的FeCl2溶液壓入裝置C的操作是關閉活塞3,打開活塞2.
Ⅱ.制備乳酸亞鐵:
將制得的FeCO3加入乳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鐵粉,在75℃下攪拌使之充分反應,然后再加入適量乳酸.
(3)FeCO3與乳酸[CH3CH(OH)COOH]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CO3+2CH3CH(OH)COOH=2CH3CH(OH)COO-+Fe2++CO2↑+H2O.
(4)反應后加入適量乳酸的作用是除去剩余的鐵粉.
(5)從所得溶液中獲得乳酸亞鐵晶體所需的實驗操作是冷卻結晶(或低溫蒸發(fā)、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干燥.(已知乳酸亞鐵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明顯增大)
(6)設計實驗證明乳酸亞鐵中含F(xiàn)e2+取少量乳酸亞鐵溶液于試管中,先滴加幾滴KSCN溶液,溶液不變色,再滴加新制氯水,溶液變成血紅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在2L密閉容器內,800℃時反應:2NO(g)+O2(g)?2NO2(g)體系中,n(NO)隨時間的變化如表:
時間(s)012345
n(NO)(mol)0.0200.0100.0090.0080.0080.008
(1)寫出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frac{{c}^{2}(N{O}_{2})^{\;}}{{c}^{2}(NO)c({O}_{2})}$.已知:K300°C>K350°C,則該反應是放熱反應.
(2)達到平衡時v(NO)為0.002mol/(L.s).
(3)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be.
a.v(NO2)=2v(O2)                           b.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
c.NO、O2、NO2的濃度之比為2:1:2       d.容器內密度保持不變
e.容器內氣體的顏色不再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某溫度時,在2L的密閉容器中,X、Y、Z三種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 
(1)X的轉化率是30%,
(2)由圖中所給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X+Y?2Z;
(3)反應從開始至2min末,v(Z)=0.05mol/(L•min),v(X)=0.075mol/(L•min),
(4)當反應進行到第2min,該反應是達到平衡狀態(tài),X所占的體積分數(shù)為38.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苯甲酸是重要的酸型食品防腐劑,實驗室制備苯甲酸的反應如圖1,裝置示意圖如圖2:

實驗時將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置于A中,在100℃時,反應一段時間,再停止反應,并按如圖3流程分離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應的甲苯.
已知:苯甲酸相對分子質量122,熔點122.4℃,在25℃和95℃時溶解度分別為0.17g和6.8g;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A的名稱是三頸燒瓶.
(2)裝置B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提高反應物利用率,進水口是a(填“a”或“b”).
(3)操作Ⅰ所需的玻璃儀器有分液漏斗、燒杯;操作Ⅱ的名稱為蒸餾.
(4)加入少量無水Na2SO4 的目的是干燥有機層.
(5)若操作Ⅰ后,所得水層呈紫色,要先加足量的亞硫酸氫鉀(KHSO4 )溶液,然后再加入濃鹽酸酸化,若無此操作會出現(xiàn)的危害是
過量的高錳酸鉀氧化鹽酸,產生氯氣.
(6)純度測定:稱取1.220g白色固體B,配成250mL溶液,取其中25.00mL溶液,進行滴定,消耗KOH物質的量為8×10-4 mol.則產品中苯甲酸質量分數(shù)為80%.
(7)在操作Ⅲ中,需先蒸發(fā)濃縮,再冷卻,過濾;如果未冷卻即過濾,會使實驗的產率偏低(填“高”或“低”),其原因是未冷卻固體在熱溶液中會溶解造成質量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9.實驗室用NaBr、濃H2SO4、乙醇為原料,制備溴乙烷,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NaBr+H2SO4(濃)+C2H5OH$\stackrel{△}{→}$NaHSO4+C2H5Br+H2O
已知反應物的用量:0.3mol NaBr(s);0.25mol乙醇;36mL濃硫酸(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98%,密度為1.84g•mL-1);25mL水,其中乙醇的密度為0.80g•mL-1.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應選擇如圖中的a(填“a”或“b”)裝置.
(2)反應裝置中的燒瓶應選擇下列哪種規(guī)格最合適C
A.50mL B.100mL   C.150mL  D.250mL
(3)冷凝管中的冷凝水的流向應是B
A.A進B出      B.B進A出   C.從A進或B進均可
(4)上述實驗完成后,需要將燒瓶中的有機物蒸餾出來,所得餾出液中含有C2H5Br、C2H5OC2H5和Br2
(5)用棕黃色的粗溴乙烷制取無色的溴乙烷應加入的試劑是NaOH溶液,必須使用的儀器是分液漏斗.
(6)本實驗的產率為60%,則可制取溴乙烷16.35g.
(7)為除去溴乙烷中殘留的少量水,可選用無水CaCl2作干燥劑,并蒸餾.
為證明最終得到的產品--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下列幾項實驗步驟,其正確的操作順序是:少量溴乙烷,然后④①⑤③②(填代號).
①加熱;②加入AgNO3溶液;③加入稀HNO3酸化;④加入NaOH溶液;⑤冷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