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采用濕法冶金工藝回收廢舊光盤中的金屬Ag(其他金屬因微量忽略不計),其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I”_____,在實驗室進行此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_____

②在實驗室利用操作I”的裝置洗滌難溶物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

(2)NaClO溶液與Ag反應(yīng)的產(chǎn)物有AgClO2,則該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若以稀HNO3代替NaClO溶液,其缺點是___(寫出一條即可)。

(3)已知Ag2O在酸性條件下能將有毒氣體甲醛(HCHO)氧化成CO2,科學家據(jù)此原理將上 述過程設(shè)計為一種電化學裝置,以回收電極材料中的金屬Ag。則此電池的正極反應(yīng)式為_____。

(4)已知室溫時,Ksp(Ag2SO4)=1.4×10-5Ksp(AgCl)=1.8×10-10。計算反應(yīng)Ag2SO4(s)+2Cl-(aq) 2AgCl(s)+SO42- (aq)的平衡常數(shù)K=_____。(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答案】過濾 燒杯、漏斗、玻璃棒 向過濾器內(nèi)加蒸餾水浸沒沉淀,使水自然流下,重復(fù) 23 4Ag+ 4NaClO + 2H2O = 4AgCl + 4NaOH + O2 沒有 Cl-不能生成 AgCl(或生成氮氧化物,污染空氣) Ag2O + 2e + 2H+ = 2Ag + H2O 4.3×1014

【解析】

(1)操作I”得到溶液和固體,故為過濾;在實驗室進行此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玻璃棒;

②在實驗室利用操作I”的裝置洗滌難溶物的操作方法是向過濾器內(nèi)加蒸餾水浸沒沉淀,使水自然流下,重復(fù) 23 次;

(2)NaClO溶液與Ag反應(yīng)的產(chǎn)物有AgClO2,銀元素和氧元素化合價升高,則氯元素化合價降低,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yīng)進行配平得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4Ag+ 4NaClO + 2H2O = 4AgCl + 4NaOH + O2;

若以稀HNO3代替NaClO溶液,其缺點是沒有 Cl-不能生成 AgCl、生成氮氧化物,污染空氣;

(3)已知Ag2O在酸性條件下能將有毒氣體甲醛(HCHO)氧化成CO2,科學家據(jù)此原理將上 述過程設(shè)計為一種電化學裝置,以回收電極材料中的金屬Ag。則此電池的正極氧化銀得電子產(chǎn)生銀,電極反應(yīng)式為Ag2O + 2e + 2H+ = 2Ag + H2O;

(4)已知室溫時,Ksp(Ag2SO4)=1.4×10-5,Ksp(AgCl)=1.8×10-10。計算反應(yīng)Ag2SO4(s)+2Cl-(aq) 2AgCl(s)+ SO42- (aq)的平衡常數(shù)K=====4.3×1014。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制糖廠以甘蔗為原料制糖,同時得到大量的甘蔗渣,對甘蔗渣進行綜合利用。不僅可以提高經(jīng)濟效益,而且還能防止環(huán)境污染,生產(chǎn)流程如下:

已知石油裂解已成為生產(chǎn)C的主要方法,E的溶液能發(fā)生銀鏡反應(yīng),G是具有果香味的液體,試填空:

(1) B的名稱:_________________;D中官能團的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

(2) 寫出C發(fā)生加聚反應(yīng)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 D→E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F→G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HCOOCH3也具有果香味,則該物質(zhì)與G的關(guān)系互稱為_________________,與F的關(guān)系互稱為:_________________。

下圖為實驗室制取G的裝置圖,圖中a試劑名稱為________________,實驗結(jié)束后分離aG的方法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A. 常溫常壓下,31 g P4中含P-P鍵的數(shù)目為NA

B. 常溫常壓下,46 g NO2與92 g N2O4所含的分子數(shù)相同

C. 一定條件下,6.4 g銅粉與過量的硫粉充分反應(yīng),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為0.2 NA

D. 標準狀況下,將22.4 L Cl2 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設(shè)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常溫常壓下,22.4LCO2中所含的分子數(shù)為NA

B.標準狀況下,3.6gH2O所占的體積為4.48L

C.常溫常壓下,28gN2中所含氮原子數(shù)為2NA

D.2.4g金屬鎂變?yōu)殒V離子時,失去的電子數(shù)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關(guān)R、W、XY、Z五種元素的敘述

中,正確的是

A.常壓下五種元素的單質(zhì)中,Z單質(zhì)的沸點最高

B.Y、Z的陰離子電子層結(jié)構(gòu)都與R原子的相同

C.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W的比X的強

D.Y元素的非金屬性比W元素的非金屬性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常溫下,將等濃度的NaOH溶液分別滴加到等pH、等體積的HA、HB兩種弱酸溶液中,溶液的pH與粒子濃度比值的對數(shù)關(guān)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a點時,溶液中由水電離的c(OH-)約為1×10-10 mol·L-1

B. 電離平衡常數(shù):Ka(HA)< Ka(HB)

C. b點時,c(B-)=c(HB)>c(Na+)>c(H+)>c(OH-)

D. HB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pH=7時:c(B-)> c(H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I.某溫度下,在2L密閉容器中X、Y、Z三種物質(zhì)(均為氣態(tài))間進行反應(yīng),其物質(zhì)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依圖回答:

1)該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____________。

2)反應(yīng)起始至t min(設(shè)t=5),Y的平均反應(yīng)速率是________。

3)在t min時,該反應(yīng)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下列可判斷反應(yīng)已達到該狀態(tài)的是________(選填字母)。

aX、YZ的反應(yīng)速率相等

bX、Y的反應(yīng)速率比為23

c.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

d.生成1mol Z的同時生成2mol X

eX、Y、Z物質(zhì)的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比

f.混合氣體的總壓強不再發(fā)生改變

II.燃料電池是利用燃料(如CO、H2、CH4等)與氧氣反應(yīng),將反應(yīng)產(chǎn)生的化學能轉(zhuǎn)變?yōu)殡娔艿难b置,通常用氫氧化鉀作為電解質(zhì)溶液。完成下列關(guān)于甲烷(CH4)燃料電池的填空:

1)已知燃料電池的總反應(yīng)式為CH4+2O2+2KOH==K2CO3+3H2O,電池中有一極的電極反應(yīng)為CH4+10OH-8e== CO32+7H2O,這個電極是燃料電池的______(填正極負極),另一個電極上的電極反應(yīng)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2)隨著電池不斷放電,電解質(zhì)溶液的堿性__________(填增強減弱不變)。

3)通常情況下,甲烷燃料電池的能量利用率_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甲烷燃燒的能量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如圖填空:

(1)反應(yīng)物是_______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______。

(2)2 min內(nèi)用A、B、C表示的化學反應(yīng)速率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6號的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A與其他4種元素既不在同一周期又不在同一主族。BC屬同一主族,DE屬同一周期,又知E是周期表中1~18列中的第7列元素。D的原子序數(shù)比E5,DB可形成離子化合物,其晶胞結(jié)構(gòu)如圖。

請回答:

(1)A元素的名稱是______

(2)B的元素符號是__________,C的元素符號是______。

(3)E屬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族的元素,其元素名稱是______,它的+2價離子的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

(4)從圖中可以看出,DB形成的離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該離子化合物晶體的密度為a g·cm3,則晶胞的體積是______(只要求列出算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