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200263  200271  200277  200281  200287  200289  200293  200299  200301  200307  200313  200317  200319  200323  200329  200331  200337  200341  200343  200347  200349  200353  200355  200357  200358  200359  200361  200362  200363  200365  200367  200371  200373  200377  200379  200383  200389  200391  200397  200401  200403  200407  200413  200419  200421  200427  200431  200433  200439  200443  200449  200457  203614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X、Y、ZW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分別與YZ、W結合形成質子數(shù)相同的甲、乙、丙三種分子。丁為無色氣體,遇空氣變紅棕色;丙的水溶液可刻蝕玻璃。

上述物質有如圖轉化關系: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四種元素形成的單質中W的氧化性最強

B. 甲、乙、丙中沸點最高的是丙

C. 甲常用作致冷劑

D. 甲、乙分子均只含極性共價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三氧化二銦(In2O3)是一種透明的導電材料,可運用于接觸屏、液晶顯示器等高科技領域;銦產(chǎn)業(yè)被稱為“信息時代的朝陽產(chǎn)業(yè)”。利用水銦礦[主要成分In(OH)3,常溫下Ksp[In(OH)3]=l.41×10-33]制備In2O3的工藝流程如下:

(1)寫出水銦礦被硫酸酸浸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硫酸銦溶液中制備硫酸銦晶體的實驗步驟:________、_______、過濾、洗滌、干燥。

(3)某研究機構用硫酸提取銦時,酸度(每升溶液中含硫酸的質量)與浸出率關系如圖

①當酸度為196時,硫酸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______

②請選擇適宜的酸度值:___________,并說明選擇的理由____________

(4)完成下列方程式:

_____In(NO3)3_____In2O3+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

(5)高純銦與濃硝酸反應過程中產(chǎn)生的NO2氣體可被過氧化鈉直接吸收,則標準狀況下448mlNO2可被______gNa2O2吸收,NO2的排放會引起一系列的環(huán)境問題,任寫一條其引起的環(huán)境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今年是門捷列夫發(fā)現(xiàn)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為短周期主族元素,WX的最高化合價之和為8。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原子半徑:W<X

B. 常溫常壓下,Y單質為固態(tài)

C. 氣態(tài)氫化物熱穩(wěn)定性:Z<W

D. X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強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足量銅與一定量濃硝酸反應,得到硝酸銅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氣體,將這些氣體與1.68LO2(標準狀況)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氣體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銅溶液中加入5mol·L1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則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是(  )

A.60mL B.45mL C.30mL D.無法計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一個電化學裝置的示意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甲池是________(填“原電池”、“電解池”或“電鍍池”)。

2A(石墨)電極的名稱是________(填“正極”、“負極”、“陰極”或“陽極”)。

3寫出通CH3OH的電極的電極反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池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當乙池中B(Ag)極質量增加5.4 g時,甲池中理論上消耗O2的體積為________L(標準狀況),此時丙池中某電極析出1.6 g某金屬,則丙池中的某鹽溶液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MgSO4 BCuSO4 CNaCl DAg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直流電源電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裝置。通電后在石墨電極ab附近分別滴加幾滴石蕊溶液。下列實驗現(xiàn)象中正確的是(

A.逸出氣體的體積,a電極的小于b電極的

B.一電極逸出無味氣體,另一電極逸出刺激性氣味氣體

C.a電極附近呈紅色,b電極附近呈藍色

D.a電極附近呈藍色,b電極附近呈紅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常溫下,向某濃度的H2A(二元弱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某濃度的KOH溶液,所得溶液中H2A、HAA2三種微粒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δ)與溶液pH的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曲線1表示溶液中HA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與pH的關系

B.pH1.2時,溶液中cK)+cH)=cOH)+cH2A

C.pH2.7pH4.2的過程中cH2A)、cA2)、cHA)之和不變

D.pH4時,溶液中存在下列關系:cK)>cA2)>cHA)>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探究氫氧燃料電池工作原理的裝置示意圖,實驗時,先閉合S1,斷開S2,電解水一段時間后,再斷開S1,閉合 S2,二極管能持續(xù)發(fā)光。再斷開S1閉合 S2時,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左側多孔碳棒電極吸附的氫氣失去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

B.右側多孔碳棒電極作正極,電極反應式為:O22H2O4e=4OH

C.能量轉變形式為:電能化學能光能

D.Na向左側多孔碳棒遷移,電子由負極經(jīng)外電路流向正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二甲醚是一種重要的清潔燃料,也可替代氟氯昂作制冷劑等,對臭氧層無破壞作用。工業(yè)上可利用煤的氣化產(chǎn)物(水煤氣)合成二甲醚。請回答下列問題:

1)煤的氣化過程中產(chǎn)生的有害氣體H2SNa2CO3溶液吸收,生成兩種酸式鹽,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2)利用水煤氣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應如下:

2H2g)+COg)=CH3OHg);△H=-90.8kJ·mol-1

2CH3OHg)=CH3OCH3g)+H2Og);△H=-23.5kJ·mol-1

COg)+H2Og)=CO2g)+H2(g);△H=-41.3kJ·mol-1

總反應:3H2g)+3COg)=CH3OCH3g)+CO2g)的△H=________________;

一定條件下的密閉容器中,該總反應達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轉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號)。

A.高溫高壓 B.加入催化劑 C.減少CO2的濃度 D.增加CO的濃度 E.分離出二甲醚

3)下列可以說明反應③COg)+H2OgCO2g)+H2(g)已經(jīng)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號)。

A.單位時間內一個H-H鍵斷裂的同時有兩個H-O鍵斷裂

B.H2OCO2的濃度相等

C.溫度和體積一定時,容器內的壓強保持不變

D.條件一定時,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變化

E.溫度和體積一定時,CO的濃度保持不變

4)已知反應②2CH3OHgCH3OCH3g)+H2Og)某溫度下的平衡常數(shù)為400。此溫度下,在密閉容器中加入CH3OH,反應到某時刻測得各組分的濃度如下:

物質

CH3OH

CH3OCH3

H2O

濃度/(mol·L-1)

0.44

0.6

0.6

若加入CH3OH后,經(jīng)過10min反應達到平衡,此時cCH3OH)=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A是由導熱材料制成的密閉容器,B是一耐化學腐蝕且易于傳熱的氣球.關閉K2,將等量且少量的NO2通過K1、K3分別充入A、B中,反應起始時,A、B的體積相同.(已知:2NO2(g) N2O4(g) ΔH<0)

(1)一段時間后,反應達到平衡,此時A、B中生成N2O4的速率是vA______vB(“>”、“<”“=”);若打開活塞K2,氣球B______(變大”、“變小不變”).

(2)關閉活塞K2,若在A、B中再充入與初始量相等的NO2,則達到平衡時,NO2的轉化率αA________(增大”、“減小不變”);若分別通入等量的氖氣,則達到平衡時,ANO2的轉化率將________,BNO2的轉化率將______(變大”、“變小不變”).

(3)室溫下,若A、B都保持體積不變,將A套上一個絕熱層,B與外界可以進行熱傳遞,則達到平衡時,______中的顏色較深.

(4)若在容器A中充入4.6 gNO2,達到平衡后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57.5,則平衡時N2O4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