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別 | 處理措施 | 正常飼喂一段時間后的實驗結(jié)果 |
1 | 正常小鼠與A小鼠連體共生 | 正常小鼠攝食量明顯減少;A小鼠無變化; |
2 | 正常小鼠與B小鼠連體共生 | 正常小鼠無變化;B小鼠攝食量略微減少; |
3 | A小鼠與B小鼠連體共生 | A小鼠無變化;B小鼠攝食量明顯減少 |
(注:連體共生即通過手術(shù)使兩只小鼠的血液循環(huán)貫通) |
分析 據(jù)曲線圖分析:給空腹的人口服100g葡萄糖,非糖尿病肥胖者及Ⅱ型糖尿病肥胖者血漿中胰島素的濃度都較正常人升高,說明這兩種人的胰島B細胞正常,Ⅰ型糖尿病人血漿胰島素濃度,說明可能是胰島B細胞受損.
分析表格:正常小鼠與A小鼠連體共生,正常飼喂一段時間后,正常小鼠攝食量明顯減少,說明A小鼠內(nèi)瘦素的含量比正常小鼠高;正常小鼠與B小鼠連體共生,正常飼喂一段時間后,正常小鼠無變化,B小鼠攝食量略微減少,說明B小鼠肥胖的原因可能是瘦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解答 解:(1)胰島素由胰島B合成分泌,隨血液運送到全身各處.胰島素能夠降血糖是因為其能促進組織細胞加速攝取、利用和儲存葡萄糖.
(2)正常人空腹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濃度先升高,胰島素接著升高,一段時間后,血糖濃度下降,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濃度上升.原因是口服的葡萄糖被小腸吸收進入血液即導致血糖濃度升高,血糖濃度升高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并釋放進入血液,胰島素濃度的升高導致血糖濃度降低,血糖濃度的降低會促進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3)據(jù)圖分析:Ⅱ型糖尿病肥胖者分泌胰島素量較非糖尿病肥胖者低,高峰延遲出現(xiàn).
(4)肥胖者血漿胰島素濃度高于正常人,原因是肥胖者體內(nèi)脂肪細胞變得肥大,體內(nèi)細胞膜上胰島素受體的密度降低,脂肪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會降低.
(5)①瘦素是脂肪細胞分泌的一種蛋白質(zhì)激素,下丘腦的某些細胞能接受到瘦素信號,故下丘腦中的靶細胞通過細胞膜上的受體.
②)正常小鼠與A小鼠連體共生,正常飼喂一段時間后,正常小鼠攝食量明顯減少,說明A小鼠內(nèi)瘦素的含量比正常小鼠高;正常小鼠與B小鼠連體共生,正常飼喂一段時間后,正常小鼠無變化,B小鼠攝食量略微減少,說明B小鼠肥胖的原因可能是瘦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對照組就是為了讓實驗更有說服力而進行的一組實驗,通常是為了排除某個因素的干擾.本實驗中為了排除手術(shù)對實驗結(jié)果的干擾,可增設(shè)一組兩只正常小鼠連體共生的對照組,其他條件同實驗組.
故答案為:
(1)胰島B 血液 促進組織細胞加速攝取、利用和儲存葡萄糖
(2)之前 之后
(3)低 延遲
(4)降低 降低
(5)①細胞膜上的受體
②高 不能正常產(chǎn)生瘦素 兩只正常小鼠連體共生
點評 本題以曲線圖為載體,主要考查胰島素的分泌及糖尿病的形成,要求學生理解與運用糖尿病的成因,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nèi)在聯(lián)系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對生物學問題作出準確的判斷.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高壓電場處理時間 (min) | 小球藻的密度 (萬個/mL) | 溶解氧濃度 (mg/L) | 葉綠素的含量 (μg/L) |
0(對照) | 331.85 | 13.24 | 47.83 |
10 | 322.83 | 23.16 | 50.40 |
15 | 343.63 | 23.92 | 53.82 |
20 | 338.85 | 27.50 | 50.59 |
25 | 358.56 | 16.31 | 59.7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黑龍江省高二上期中理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淋巴細胞起源和分化過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種類的細胞,①、②表示有關(guān)過程),下列有關(guān)敘述正確的是
A.只有a、b、c三類細胞才能識別抗原
B.產(chǎn)生抗體的細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
C.①、②過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發(fā)生
D.c、d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黑龍江省2016屆高三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植物生理學家對黑藻光合作用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下邊是其中的一些實驗曲線,請回答下列問題:
(1)某小組用黑藻進行光合作用的實驗,他們將黑藻浸在加有適宜培養(yǎng)液的大試管中(室溫20℃),可觀察到光下放出氣泡。他們以燈作為光源,移動燈使之與大試管的距離不同,結(jié)果如圖1中曲線x所示,該實驗研究的是 1 對光合速率的影響。A點的C3含量____2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點。
(2)該小組在室溫10℃和30℃時分別進行了實驗,結(jié)果如曲線y和曲線z,D點的限制因素是 3 。
(3)科學家分離出黑藻中的葉綠體(見圖2葉綠體的模式圖)在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在③上發(fā)生的能量轉(zhuǎn)換為 4 ,由③轉(zhuǎn)移至④的物質(zhì)主要包括 5 。
(4)圖3中如光照相同時間,35℃時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的量 6 (填“大于”、“小于” 、“等于”或“無法比較”)30℃時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此實驗的自變量是秋水仙素濃度和處理時間 | |
B. | 判斷是否培育出四倍體藍莓的簡便方法是用四倍體果實與二倍體果實進行比較 | |
C. | 由實驗結(jié)果可知,當秋水仙素濃度為0.1%時,藍莓誘變率與處理時間成負相關(guān) | |
D. | 由實驗結(jié)果可知,用不同濃度秋水仙素溶液處理藍莓幼苗1天時,最易獲得突變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雜交親本 | 實驗結(jié)果 |
6號單體(♀)×正常二倍體(♂) | 子代中單體占75%,正常二倍體占25% |
6號單體(♂)×正常二倍體(♀) | 子代中單體占4%,正常二倍體占9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染色體結(jié)構(gòu)變異一般源于染色體的斷裂后,在斷裂處發(fā)生錯誤的連接而導致 | |
B. | 性質(zhì)和劑量不同的輻射處理,誘發(fā)出相同的基因突變,說明了變異的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定向產(chǎn)生 | |
C. | 基因座位指是一個特定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 | |
D. | 對遺傳病的“選擇放松”導致致病基因頻率增加,但有害基因的增多是有限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