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第6次 | 第7次 | 第8次 |
0h | 24h | 48h | 72h | 96h | 120h | 144h | 168h | |
15℃ | 0.8 | 3.0 | 3.8 | 4.6 | 4.0 | 3.2 | 2.8 | 2.5 |
20℃ | 0.8 | 5.0 | 5.3 | 4.2 | 2.1 | 1.2 | 0.8 | 0.6 |
25℃ | 0.8 | 5.2 | 5.6 | 4.6 | 2.0 | 1.0 | 0.6 | 0.2 |
30℃ | 0.8 | 4.9 | 5.5 | 4.8 | 2.2 | 1.3 | 0.7 | 0.5 |
35℃ | 0.8 | 1.5 | 1.8 | 2.0 | 2.2 | 1.3 | 0.8 | 0.6 |
A. | 獲取表中的統(tǒng)計數(shù)據時需用到血細胞計數(shù)板、光學顯微鏡等實驗器材 | |
B. | 溫度是該實驗的自變量,酵母菌種與培養(yǎng)基成分等為無關變量 | |
C. | 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過程中出現(xiàn)“S”型增長,穩(wěn)定時間長短與營養(yǎng)有關 | |
D. | 酵母菌最適合生活在15℃環(huán)境中,該溫度下酵母菌存活的時間最長 |
分析 分析實驗表格,實驗的自變量包括溫度,然后在不同的時間對酵母菌進行取樣計數(shù).
根據酵母菌的數(shù)量變化可知,在不同溫度下酵母菌均為先增加后減少,并且在25℃左右時種群數(shù)量增長最快.
解答 解:A、酵母菌屬于單細胞生物,對酵母菌進行計數(shù)時需用到血細胞計數(shù)板、光學顯微鏡等實驗器材,A正確;
B、溫度是該實驗的自變量,酵母菌種與培養(yǎng)基成分等為無關變量,B正確;
C、在培養(yǎng)初期,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過程中出現(xiàn)“S”型增長,穩(wěn)定時間長短與營養(yǎng)有關,C正確;
D、表格中,在25℃左右時種群數(shù)量增長最快,因此酵母菌最適合生活在25℃左右的環(huán)境中,只是在15℃時酵母菌生長速度比較慢,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以數(shù)據表格的結果為載體,考查了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的調查以及影響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因素等知識,要求考生掌握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調查的方法,分析表格確定實驗的自變量,同時根據表格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規(guī)律得出相應實驗結論.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營養(yǎng)物質消耗、代謝產物積累是限制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增長的主要因素 | |
B. | 經甲基綠染色的口腔上皮細胞,可在高倍鏡下觀察到藍綠色的線粒體 | |
C. | 用過氧化氫酶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的自變量是酶的用量和溫度 | |
D. | 用于觀察質壁分離與復原的洋蔥表皮細胞也可以用來觀察有絲分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DNA和RNA的基本組成單位都是核酸 | |
B. | 酶的合成最初都在核糖體上完成的 | |
C. | ADP由磷酸、腺嘌呤和核糖三種物質組成 | |
D. | 生物膜是對生物體內所有膜結構的統(tǒng)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S型菌通過有絲分裂增殖 | |
B. | R型菌在存活小鼠體內長期存在 | |
C. | 此實驗是模擬活體細菌轉化實驗 | |
D. | 分離的物質分別與R型菌混合后進行懸浮培養(yǎn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膜與細胞器膜的組成成分完全相同,可以相互轉化 | |
B. | 生物膜的功能特性是具有選擇透過性 | |
C. | 糖蛋白位于細胞膜的外側,與細胞間的信息交流有關 | |
D. | 動物細胞膜上含有一定量的膽固醇,與流動性有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