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以下實驗研究水分在植物體內(nèi)的移動情況.把洋紫蘇的莖放在盛有紅色染液的燒杯中,3小時后,把枝條洗凈,并在距枝條底部的不同位置切出切片.含有染液的部分顯示有水分經(jīng)過.實驗裝置和結果如下圖所示.
(1)水分上升的主要動力來自 , 莖部橫切面顯紅色的結構是
(2)在不同外界條件下,水分向上運輸?shù)乃俾蕰兴煌,試改變兩種條件,使水分蒸發(fā)移動速率加快.
(3)給你提供數(shù)枝洋紫蘇,試利用類似上述的實驗,研究葉的表面積與水運輸速率的關系.實驗步驟:
第一步:
第二步:把洋紫蘇的莖放在盛有紅色染液的燒杯中.
第三步:2小時后,洗凈枝條,并在距離枝條底部的不同位置切出切片.
實驗預期:
實驗結論:
對實驗結論的解釋:

【答案】
(1)蒸騰作用;導管
(2)增強光照、提高溫度(加大風速等)
(3)取兩枝洋紫蘇,一枝留6片葉,一枝留3片葉;相同時間內(nèi),6片葉的洋紫蘇莖中染液上升的長度約是3片葉的2倍;植物運輸水的速率與葉面積成正比;葉面積越大,氣孔越多,蒸騰作用越強
【解析】解:(1)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是通過導管運輸?shù),水分上升的主要動力來自蒸騰作用,把洋紫蘇的莖放在盛有紅色染液的燒杯中,紅色染液會通過莖中的導管運輸,使莖部橫切面中的導管顯紅色.(2)在不同外界條件下,蒸騰作用的強度不同,水分向上運輸?shù)乃俾室矔兴煌,增強光照、提高溫度、加大風速等均會使水分蒸發(fā)移動速率加快.(3)研究葉的表面積與水運輸速率的關系的實驗中,葉的表面積(葉片的數(shù)量)是自變量,因變量為水分的運輸速率(可通過在相同時間內(nèi),不同葉片數(shù)量的洋紫蘇莖中染液上升的長度體現(xiàn)出來),所以實驗步驟為:第一步:取兩枝洋紫蘇,一枝留6片葉,一枝留3片葉.
第二步:把洋紫蘇的莖放在盛有紅色染液的燒杯中.
第三步:2小時后,洗凈枝條,并在距離枝條底部的不同位置切出切片.
實驗預期:相同時間內(nèi),6片葉的洋紫蘇莖中染液上升的長度約是3片葉的2倍.
實驗結論:植物運輸水的速率與葉面積成正比.
對實驗結論的解釋:葉面積越大,氣孔越多,蒸騰作用越強.
所以答案是:(1)蒸騰作用 導管(2)增強光照、提高溫度(加大風速等)(3)實驗步驟:取兩枝洋紫蘇,一枝留6片葉,一枝留3片葉
實驗預期:相同時間內(nèi),6片葉的洋紫蘇莖中染液上升的長度約是3片葉的2倍
實驗結論:植物運輸水的速率與葉面積成正比
對實驗結論的解釋:葉面積越大,氣孔越多,蒸騰作用越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反饋調(diào)節(jié)的模式圖(“+”表示促進,“﹣”表示抑制).以下各項所述與圖示模型不符的是(
A.甲表示種群數(shù)量增多,乙表示種內(nèi)斗爭加劇
B.甲表示水體污染加劇,乙表示魚蝦死亡數(shù)量增多
C.甲表示被捕食者數(shù)量增多,乙表示捕食者數(shù)量增多
D.甲表示促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乙表示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與我國女科學家屠呦呦平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的是愛爾蘭科學家威廉一坎貝爾和日本藥物科學博士聰大村,他們二人的貢獻是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的藥物,名為阿維菌素,其衍生產(chǎn)品降低了河盲癥和淋巴絲蟲病的發(fā)病率,同時還能有效對抗其他寄生蟲病,治療效果顯著.聰大村從土壤樣品中分離鏈霉菌的新菌株,在實驗室內(nèi)通過成千上萬鏈霉菌培養(yǎng)物篩選出一些較有發(fā)展前途的菌株,這就是阿維菌素的來源.
(1)制備鏈霉菌培養(yǎng)基時,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和分裝前,要進行的是和滅菌,對培養(yǎng)基進行滅菌的常用方法是 . 倒平板時要待平板冷凝后,將平板倒置,其主要原因是
(2)圖①是在純化過程中通過法分離培養(yǎng)的結果,在培養(yǎng)基上接種時接種環(huán)需通過灼燒滅菌,完成圖中劃線操作,共需要灼燒接種環(huán)次.圖②表示的是用法接種培養(yǎng)后得到的結果.
(3)在純化過程中,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上劃線分離時,經(jīng)培養(yǎng),在劃線的末端出現(xiàn) , 表明菌已分離.在此過程中,正確的操作是A.每次劃線時,接種環(huán)都需要蘸菌液一次
B.劃線分離時,需要把接種環(huán)深入到培養(yǎng)基中進行接種
C.在超凈平臺中進行接種時,不能關閉過濾風
D.劃線時要將最后一區(qū)的劃線與第一區(qū)的劃線相連
(4)該小組將得到的菌株接種到液體培養(yǎng)基中并混勻,一部分進行靜置培養(yǎng),另一部分進行振蕩培養(yǎng).結果發(fā)現(xiàn):振蕩培養(yǎng)的細菌比靜置培養(yǎng)的細菌生長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蕩培養(yǎng)能提高培養(yǎng)液的的含量,同時可以使菌體與培養(yǎng)液充分接觸,提高的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有絲分裂過程中,當染色體的著絲點都排列在細胞中間的赤道板上時,細胞所處的時期是 ( )

A. 前期 B. 中期 C. 后期 D. 末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適宜的條件下培養(yǎng)某離體組織。培養(yǎng)液中甲、乙兩種離子的濃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測定細胞中兩種離子的濃度,得到如圖所示曲線。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該組織的細胞吸收甲、乙兩種離子的方式分別是自由擴散和主動運輸

B. 該組織細胞運輸離子甲的載體蛋白數(shù)量比運輸離子乙的載體蛋白數(shù)量多

C. 據(jù)圖分析兩種離子均只能從低濃度的一側(cè)運輸?shù)礁邼舛鹊囊粋?cè)

D. 曲線m~n段和a~b段表明細胞內(nèi)兩種離子濃度的升高抑制了細胞的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A是兩種高等生物細胞的結構模式圖。圖B~D是圖A中部分結構的放大,據(jù)圖回答問題:

(1)該圖表示的是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圖中的結構①~中不應該出現(xiàn)的是[____]和[____ ](填序號)。維生素D的形成與__________(填文字)有關;與分泌蛋白形成與運輸有關的細胞器有___________ (填文字)。

(2)圖B、C、D所示結構的共同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D中,遺傳物質(zhì)存在于[ ]____________上,所以細胞核是_____________;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3)對于西瓜的果肉細胞而言,色素存在于_____(填序號),該細胞器的功能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以下是三個學生研究小組所做的調(diào)查,請回答相關問題.
(1)第一個小組在草原設置固定樣地,研究不同程度下放牧和割草兩種利用方式下的地上生物量和生物多樣性之間的關系,結果如圖1所示:①研究小組首先選取一定大小的樣方,識別并統(tǒng)計
②在割草草地中,隨著割草強度的增加,草地的整體呈現(xiàn)下降趨勢,但圖中呈增加趨勢.
③放牧量和割草量的增加會導致土壤鹽堿化加重,研究小組通過大量的實驗發(fā)現(xiàn)鋪枯草層能有效的治理鹽堿地,其主要原因是: , 無機營養(yǎng)物質(zhì)不斷歸還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長.
(2)第二小組對某地區(qū)部分植物的種群密度(單位:株/m2)連續(xù)進行了5年的調(diào)查,下表是所得的數(shù)據(jù),其中豚草是原產(chǎn)北美的植物.

年份
種名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豚草

0.3

0.6

1.1

2.1

3.3

狗尾草

10.0

9.2

8

6.8

5.5

曼陀羅

3.0

2.1

1.1

0.3

0.1

龍葵

3.0

2.0

0.4

0

0

灰綠藜

3.2

2.8

1.7

1.3

0.6

從5年來五種植物數(shù)量變化可知:城市綠化工程應遵循的生態(tài)工程基本原理主要是
(3)第三小組調(diào)查某草原遭受蝗災后,人類治理過程中蝗蟲的種群數(shù)最變化,圖2為他們繪制的坐標曲線. ①圖中a~b段,蝗蟲種群的增長速率下降,試解釋其原因是
②為有效防治蝗災,應在點之前及時控制種群數(shù)量.利用性引誘劑誘殺雄蟲可以防c點出現(xiàn),原因是改變了的特征.
③從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的角度考慮,治理蝗蟲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用高倍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同一視野中各個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相等

B在一個視野中處于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細胞數(shù)目可能相等

C觀察處于分裂中期的細胞,可清晰的看到赤道板和染色體

D每個細胞是獨立分裂的,任選一個細胞可持續(xù)觀察它的整個分裂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平昌冬奧會上,我國運動員武大靖獲得金牌。比賽過程中,為運動員的生命活動直接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質(zhì)是( )

A. ATP B. 蛋白質(zhì) C. 膽固醇 D. 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