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堿地中生活的某種植物,其細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種載體蛋白,能將細胞質(zhì)中的Na+逆濃度梯度運入液泡,降低Na+對細胞質(zhì)中酶的傷害.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Na+對于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活動具有重要作用
B.Na+進入液泡的方式為主動運輸
C.該載體蛋白作用的結(jié)果不利于增強細胞吸水能力
D.該載體蛋白作用的結(jié)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鹽性

分析 題中指出“細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種載體蛋白,能將細胞質(zhì)基質(zhì)中的Na+逆濃度梯度運入液泡”,這完全符合主動運輸?shù)奶攸c,從而增大了細胞液的濃度,是植物細胞的吸水能力增強,而適應(yīng)鹽堿環(huán)境.

解答 解:A、主動運輸?shù)姆绞骄腕w現(xiàn)了液泡膜的選擇透過性,對于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活動具有重要作用,A正確;
B、細胞的液泡膜上的載體蛋白能逆濃度運輸Na+,說明Na+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B正確;
C、當Na+運入細胞液后,提高了細胞液的濃度,可以增強細胞的吸水能力,使植物更好地在鹽堿地生活,C錯誤;
D、由于該載體蛋白的作用,液泡內(nèi)Na+濃度增大,有利于吸水,從而提高了植物的耐鹽性,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無機鹽運輸?shù)姆绞郊皩毎淖饔,意在利用新情景考查考生獲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同時要求考生能夠識記主動運輸?shù)奶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圖甲、乙均為二倍體動物的細胞分裂模式圖,圖丙為每條染色體的DNA含量在細胞分裂各時期的變化,圖丁為細胞分裂各時期染色體與棱DNA分子的相對含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乙兩圖細胞都有2個染色體組,甲、乙分別對應(yīng)圖丁中的a、c時期
B.甲、乙兩圖都存在同源染色體,所處時期分別對應(yīng)圖丙中的BC段和DE段
C.圖乙表明該動物為雄性,其子細胞依次對應(yīng)于圖丙中的DE段和圖丁中的c時期
D.圖丁中的a時期可對應(yīng)圖丙中的DE段,所處時期應(yīng)該為圖甲的下一個時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保水劑是一類高分子聚合物,可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及水肥利用率.某生物興趣小組為探究“保水劑和氮肥對小麥光合作用的影響”,進行了以下實驗:
材料用具:相同土壤基質(zhì)栽培的小麥幼苗若干,保水劑,氮肥等.
方法步驟:①選取長勢一致的小麥幼苗若干,平均分為A、B、C三組,分別施用適量的保水劑(60kg•hm-2)、氮肥(255kg•hm-2)、保水劑(60kg•hm-2)+氮肥(255kg•hm-2),置于相同的輕度干旱條件下培養(yǎng),其他培養(yǎng)條件相同且適宜.
②在小麥灌漿期選擇晴朗無風的上午,于10:00~11:00從每組選取相同數(shù)量的葉片,進行CO2吸收量及葉綠素含量的測定,結(jié)果(均值)如下表:
組號CO2吸收量/μmol•m-2•s-1葉綠素含量/mg•g-1
A10.663.07
B13.043.02
C15.913.05
實驗結(jié)論:適量的保水劑與氮肥配施有利于提高小麥光合作用強度.
(1)請指出上述方法步驟中的缺陷并改正:
步驟①應(yīng)增加一組空白對照組;
步驟②應(yīng)該選取相同位置相同數(shù)量、相同大小的綠色葉片.
(2)如不考慮方法步驟中的缺陷,從影響光合作用的內(nèi)在因素分析,保水劑與氮肥配施提高了CO2吸收量的原因可能是:在水分和氮肥供應(yīng)充足的條件下,更有利于葉綠素的合成(或有利于光合作用有關(guān)酶的合成).
(3)實驗測得的CO2吸收量(大于、等于、小于)小于光合作用過程中CO2實際消耗量,理由是小麥自身呼吸還生成一部分二氧化碳,可用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強度可通過測定CO2吸收量,也可以通過測定O2釋放量計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蕎麥是集營養(yǎng)、保健、醫(yī)藥、飼料、資源等為一體的多用型作物.如表為科研工作者對普通蕎麥的多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規(guī)律進行實驗研究的結(jié)果.
性狀母本父本F1F2實際比F2理論比
主莖基部木質(zhì)化(有/無)49:31
花柱(長/同長)同長同長63:1713:3
瘦果棱形狀(尖/圓)57:233:1
(1)三對相對性狀中,最可能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狀是瘦果棱形狀,理由是F1自交后代F2的性狀分離比為3:1,符合一對基因控制性狀的遺傳規(guī)律
(2)研究發(fā)現(xiàn)主莖基部木質(zhì)化是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且兩對基因均含顯性基因時,表現(xiàn)為主莖基部木質(zhì)化,那么F2的理論比9:7.
(3)進一步對主莖是否木質(zhì)化與花柱長短進行研究,結(jié)果如圖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分析,木質(zhì)化花柱長的基因型是A_B_ccD_(用圖中表示基因型的方法表示),其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是$\frac{1}{27}$.理論上該實驗的F1的表現(xiàn)型的比例是117:27:91: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甘薯和馬鈴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來比馬鈴薯甜.為探究其原因,某興趣小組以甘薯塊根和馬鈴薯塊莖為材料,測定其還原糖的含量,結(jié)果表明馬鈴薯不含還原糖,甘薯含有還原糖.有觀點認為:馬鈴薯不含還原糖是因其不含淀粉酶;而甘薯含有淀粉酶,淀粉酶可以將淀粉水解成還原糖,所以甘薯含還原糖.為驗證該觀點是否正確,設(shè)計如下實驗,請?zhí)羁眨?br />(1)實驗原理:B
①淀粉酶水解淀粉產(chǎn)生還原糖    
②淀粉酶的化學本質(zhì)是蛋白質(zhì),與雙縮脲試劑反應(yīng)生成紫色.   
③還原糖與斐林試劑反應(yīng),生成磚紅色沉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備選材料與用具:甘薯提取液(已去淀粉和還原糖),馬鈴薯提取液(已去淀粉),斐林試劑,雙縮脲試劑,質(zhì)量分數(shù)為3%的淀粉溶液等.
(2)實驗步驟:
第一步:取A、B兩支試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在B管中加入等量的馬鈴薯提取液.
第二步:A、B兩支試管中各加入等量淀粉溶液.
第三步:A、B兩支試管中再各加入等量斐林試劑.
第四步:A、B兩支試管水浴加熱,觀察顏色變化.
(3)實驗結(jié)果:A管磚紅色,B管藍色.結(jié)果表明該觀點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關(guān)于植物生長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胚芽鞘中的生長素可以從形態(tài)學下端運輸?shù)叫螒B(tài)學上端
B.植物幼嫩葉片中的色氨酸可轉(zhuǎn)變?yōu)樯L素
C.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長素濃度的影響
D.頂端優(yōu)勢能夠說明生長素作用具有兩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人的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間,以下原因錯誤的是(  )
A.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對緩沖物質(zhì)對血液酸堿度起緩沖作用
B.血漿中過多的碳酸氫鹽可以通過腎臟隨尿排出體外
C.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呼吸運動強度的調(diào)節(jié)有利于維持血液pH的相對穩(wěn)定.
D.食物中的堿性物質(zhì)與新陳代謝產(chǎn)生的酸性物質(zhì)所構(gòu)成的緩沖對調(diào)節(jié)了血液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guān)“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中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1543年比利時科學家維薩里從器官水平揭示了人體結(jié)構(gòu)

B.1665年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虎克首次觀察到活細胞

C.18世紀30年代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提出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fā)育而來

D.1858年德國科學家首次提出細胞通過分裂產(chǎn)生新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實驗測得小麥、大豆、花生三種生物干種子中三大類有機物含量如圖,有關(guān)敘述正確的是( 。
A.選用花生檢驗細胞中有脂肪存在時需要使用顯微鏡
B.向小麥種子的研磨濾液中加入斐林試劑,就會呈磚紅色
C.用雙縮脲試劑檢驗大豆組織樣液中存在蛋白質(zhì)加熱呈藍色
D.花生可直接切片、染色、觀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