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神經元興奮時,興奮部位的膜內外電位發(fā)生改變 | |
B. | 神經元上興奮的傳導方向與膜外局部電流方向一致 | |
C. | 興奮的傳遞過程需要消耗細胞呼吸產生的ATP | |
D. | 內環(huán)境中Na+、K+的濃度變化可影響興奮的產生 |
分析 靜息時,神經細胞膜對鉀離子的通透性大,鉀離子大量外流,形成內負外正的靜息電位;受到刺激后,神經細胞膜的通透性發(fā)生改變,對鈉離子的通透性增大,鈉離子大量內流,形成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興奮部位和非興奮部位形成電位差,產生局部電流,興奮就以電信號的形式傳遞下去,且興奮傳導的方向與膜內電流方向一致.
解答 解:A、神經元興奮時,興奮部位的膜內外電位發(fā)生改變,形成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A正確;
B、神經元上興奮的傳導方向與膜內局部電流方向一致,B錯誤;
C、興奮的傳遞過程需要消耗細胞呼吸產生的ATP,C正確;
D、靜息時,神經細胞膜對鉀離子的通透性大,鉀離子大量外流,形成內負外正的靜息電位;受到刺激后,神經細胞膜的通透性發(fā)生改變,對鈉離子的通透性增大,鈉離子內流,形成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因此,內環(huán)境中Na+、K+的濃度變化可影響興奮的產生,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數(shù)學模型是用來描述一個系統(tǒng)或它的性質的數(shù)學形式 | |
B. | 數(shù)學模型的形式很多,常見的有:數(shù)學方程式、曲線等 | |
C. | S形曲線表示種群增長率先增大后減少,在K2時最大 | |
D. | 在數(shù)學建模過程中也常用到假說演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泰州中學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 (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動物的毛色遺傳中,體細胞只含有B基因的個體的毛色為純黑色,體細胞只含b基因的個體的毛色為純白色,其它個體為黑白相間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毛色為黑白相間色的個體相互交配,后代中約有25%的個體是黑白相間色
B、毛色為黑色和白色個體雜交中,后代個體的毛色為黑白相間色的約有50%
C、為持續(xù)高效地繁殖和保留黑白相間色的個體,在交配過程中,應淘汰其它顏色的個體
D、只有用毛色為黑色個體與白色個體雜交,才能最大比例地獲得黑白相間色的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催化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的酶是有氧呼吸特有的 | |
B. | 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的過程中有熱能的釋放 | |
C. | 無氧呼吸的終產物是丙酮酸和二氧化碳 | |
D. | 無氧呼吸的兩個階段都可以產生少量的AT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②的量越小,說明該生態(tài)系統(tǒng)施用的有機肥料越多 | |
B. | ③的數(shù)值可間接表示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消費者同化量的多少 | |
C. | ④的數(shù)值可間接表示流經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總能量的多少 | |
D. | 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一年中CO2的釋放量與消耗量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②為DNA的一條鏈,與①③的序列互補 | |
B. | ③④⑤水解后都可產生核糖核苷酸 | |
C. | ④是核糖體,它的形成過程與核仁有關 | |
D. | ⑤是肽鏈,遺傳信息的流向為②→③→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汕頭金山中學高一上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圖1為某植物所在密閉大棚內一晝夜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圖2表示該植物在溫度為A時光照強度分別為a、b、c、d時單位時間內氣體的變化情況。圖3為25℃時,a、b兩種植物CO2吸收量隨光照強度的變化曲線�;卮鹣铝袉栴}:
(1)圖1乙丙段植物葉肉細胞中合成ATP的場所有______________(2分),甲、乙、丙、丁中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的是________(2分),對應圖2中的________(用a、b、c、d表示)點。光照強度為d時,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從外界吸收________(2分)個單位CO2。
(2)圖3中,對于b植物,假如白天和黑夜各12小時,平均光照強度在________(2分)klx以上植物才能生長。對于a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適溫度為25℃和30℃。若使溫度提高到30℃(其他條件不變),圖中P、M點移動方向為: M________(2分)。
(3)該植物細胞吸收18O2,放射性元素________(能或不能)出現(xiàn)在植物呼吸作用產生的CO2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