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jax.js
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3.神經元接受適宜刺激后產生興奮,并能傳導興奮.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神經元興奮時,興奮部位的膜內外電位發(fā)生改變
B.神經元上興奮的傳導方向與膜外局部電流方向一致
C.興奮的傳遞過程需要消耗細胞呼吸產生的ATP
D.內環(huán)境中Na+、K+的濃度變化可影響興奮的產生

分析 靜息時,神經細胞膜對鉀離子的通透性大,鉀離子大量外流,形成內負外正的靜息電位;受到刺激后,神經細胞膜的通透性發(fā)生改變,對鈉離子的通透性增大,鈉離子大量內流,形成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興奮部位和非興奮部位形成電位差,產生局部電流,興奮就以電信號的形式傳遞下去,且興奮傳導的方向與膜內電流方向一致.

解答 解:A、神經元興奮時,興奮部位的膜內外電位發(fā)生改變,形成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A正確;
B、神經元上興奮的傳導方向與膜內局部電流方向一致,B錯誤;
C、興奮的傳遞過程需要消耗細胞呼吸產生的ATP,C正確;
D、靜息時,神經細胞膜對鉀離子的通透性大,鉀離子大量外流,形成內負外正的靜息電位;受到刺激后,神經細胞膜的通透性發(fā)生改變,對鈉離子的通透性增大,鈉離子內流,形成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因此,內環(huán)境中Na+、K+的濃度變化可影響興奮的產生,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關于構建種群增長模型方法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數(shù)學模型是用來描述一個系統(tǒng)或它的性質的數(shù)學形式
B.數(shù)學模型的形式很多,常見的有:數(shù)學方程式、曲線等
C.S形曲線表示種群增長率先增大后減少,在K2時最大
D.在數(shù)學建模過程中也常用到假說演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泰州中學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 (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動物的毛色遺傳中,體細胞只含有B基因的個體的毛色為純黑色,體細胞只含b基因的個體的毛色為純白色,其它個體為黑白相間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毛色為黑白相間色的個體相互交配,后代中約有25%的個體是黑白相間色

B、毛色為黑色和白色個體雜交中,后代個體的毛色為黑白相間色的約有50%

C、為持續(xù)高效地繁殖和保留黑白相間色的個體,在交配過程中,應淘汰其它顏色的個體

D、只有用毛色為黑色個體與白色個體雜交,才能最大比例地獲得黑白相間色的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已知病毒EV71是一種單鏈RNA病毒,由核酸和衣殼蛋白兩部分組成,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體之一.如圖為該病毒在宿主細胞腸道內增殖過程示意圖.
請回答問題:
(1)病毒EV71的遺傳信息儲存在(病毒)RNA分子中;圖中物質X 是RNA聚合酶,催化完成病毒遺傳物質的傳遞.
(2)由圖可知,除了作為病毒的重要組成成分外,病毒RNA還作為復制、翻譯的模板.
(3)由于病毒沒有獨立的代謝系統(tǒng),其產生子代病毒依賴宿主細胞提供原料、能量、酶、場所(至少寫出兩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關于細胞呼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催化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的酶是有氧呼吸特有的
B.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的過程中有熱能的釋放
C.無氧呼吸的終產物是丙酮酸和二氧化碳
D.無氧呼吸的兩個階段都可以產生少量的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表示某生態(tài)系統(tǒng)一年中CO2的釋放和消耗狀況,其中①是生產者呼吸釋放量,②是分解者呼吸釋放量,③是消費者呼吸釋放量,④是生產者光合作用消耗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②的量越小,說明該生態(tài)系統(tǒng)施用的有機肥料越多
B.③的數(shù)值可間接表示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消費者同化量的多少
C.④的數(shù)值可間接表示流經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總能量的多少
D.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一年中CO2的釋放量與消耗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白樺是一種喜陽、耐寒的喬木,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華北山區(qū).為研究白樺的生長狀況,科研人員調查了東北某個以白樺和水曲柳兩種喬木為主的群落.
(1)研究者采用樣方法進行調查,并對喬木進行尺檢,測定胸徑(或“株高”)等特征,據此對喬木的樹齡進行劃分,分為幼齡林(10年生以下)、中齡林和近熟林(10~40年生)以及成熟、過熟林(40年生以上)三個年齡組.
(2)群落中的白樺和水曲柳的樹齡分布統(tǒng)計結果如圖.

由圖1分析可以看出,白樺10~20年生的數(shù)目較少,而40~50年生的數(shù)目較多,推測可能的原因是由于上層林冠茂密,林下照不足,導致幼齡林生長難以進入下一齡級.據此預測白樺種群未來的變化趨勢是逐漸減少.由圖2結果可知,水曲柳種群的年齡組成屬于增長型.
綜合上述分析,水曲柳的幼苗耐蔭能力強,由此推測若干年后,該種群將成為優(yōu)勢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為原核生物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過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②為DNA的一條鏈,與①③的序列互補
B.③④⑤水解后都可產生核糖核苷酸
C.④是核糖體,它的形成過程與核仁有關
D.⑤是肽鏈,遺傳信息的流向為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汕頭金山中學高一上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圖1為某植物所在密閉大棚內一晝夜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圖2表示該植物在溫度為A時光照強度分別為a、b、c、d時單位時間內氣體的變化情況。圖3為25℃時,a、b兩種植物CO2吸收量隨光照強度的變化曲線�;卮鹣铝袉栴}:

(1)圖1乙丙段植物葉肉細胞中合成ATP的場所有______________(2分),甲、乙、丙、丁中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的是________(2分),對應圖2中的________(用a、b、c、d表示)點。光照強度為d時,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從外界吸收________(2分)個單位CO2。

(2)圖3中,對于b植物,假如白天和黑夜各12小時,平均光照強度在________(2分)klx以上植物才能生長。對于a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適溫度為25℃和30℃。若使溫度提高到30℃(其他條件不變),圖中P、M點移動方向為: M________(2分)。

(3)該植物細胞吸收18O2,放射性元素________(能或不能)出現(xiàn)在植物呼吸作用產生的CO2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