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正;蚩梢钥刂坪铣赡蜃覨8,甲型血友病的產生是因為控制合成凝血因子F8的基因的中間部分堿基缺失,不能合成凝血因子F8.為了探明Ⅳ-2的病因,醫(yī)院對上述遺傳系譜圖中的Ⅲ、Ⅳ代成員的該等位基因片段進行了PCR擴增,然后對擴增產物進行凝膠電泳,電泳的結果如圖:
(1)從DNA分子上將上述相關基因片段取出,需要
 
酶.
(2)Ⅲ-3的基因型是(只考慮血友病及其相對性狀)
 

(3)根據電泳結果與遺傳系譜圖,推論Ⅳ2的無血友病XXY癥的形成原因
 
考點: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術,蛋白質的提取和分離
專題:
分析:分析電泳結果圖:甲型血友病的產生是因為控制合成凝血因子F8的基因的中間部分堿基缺失,所以致病基因比正;蚨蹋娪拘纬蓛蓷l帶的個體同時含有正;颍℉)和致病基因(h),所以Ⅲ-1和Ⅲ-3的基因型都是XHXh,Ⅲ-2只含H,Ⅲ-4和Ⅳ個體都只含h.
解答: 解:(1)從DNA分子上獲取相關基因片段需要限制性內切酶.
(2)甲型血友病的產生是因為控制合成凝血因子F8的基因的中間部分堿基缺失,所以致病基因比正;蚨蹋娪拘纬蓛蓷l帶的個體同時含有正;颍℉)和致病基因(h),所以Ⅲ-3的基因型是XHXh
(3)Ⅳ2的無血友病XXY癥,即基因型為XhXhY,其中Y來自父親,則XhXh均來自Ⅲ-3號個體(基因型為XHXh),所以無血友病XXY癥形成的原因是Ⅲ-3號個體的(在初級生殖細胞中同源染色體上的血友病基因未發(fā)生交叉互換)進行減數第二次分裂時,X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未分離到兩個子細胞,全部進入卵細胞.
故答案為:
(1)限制性內切酶
(2)XHXh
(3)Ⅲ-3號個體的(在初級生殖細胞中同源染色體上的血友病基因未發(fā)生交叉互換)進行減數第二次分裂時,X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未分離到兩個子細胞,全部進入卵細胞.
點評:本題考查基因工程和伴性遺傳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題圖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激素和氨基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氨基酸是合成動物體內各種激素必不可少的原料
B、繁殖期雌、雄兔相互追逐,最終在性激素的調控下完成交配
C、某種激素能使家鴿的嗉囊分泌鴿乳,這種激素是由下丘腦分泌的
D、人體內沒有酪氨酸就無法合成黑色素,但酪氨酸屬于非必需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生物試劑的選擇、使用或使用結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用雙縮脲試劑鑒定蛋白質時,需將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勻后使用
B、提取葉綠體色素時加入SiO2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色素被破壞
C、用蘇丹III染液鑒定含油多的植物組織,顯微鏡下可見染成橘紅色的顆粒
D、判斷酵母菌是否進行酒精發(fā)酵可選擇班氏試劑,也可選擇碘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泡菜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大眾喜愛的發(fā)酵蔬菜制品,但近年科學研究發(fā)現,蔬菜在腌制過程的某些階段會產生較多的亞硝酸鹽.乳酸菌是泡菜生產中的主要生產菌種,不同乳酸菌的繁殖周期不同.某興趣小組希望獲得生產周期短、亞硝酸鹽含量低的泡菜.在一定的環(huán)境條件下,對此進行了相關研究.(假設不同乳酸菌在一個繁殖周期中產乳酸量相近.)
(1)從實驗目的分析,研究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有
 
、
 

選取6種泡菜老液,篩選優(yōu)良的乳酸菌菌種.篩選示意路線圖如下:

(2)乳酸菌的培養(yǎng)條件除了適宜的溫度、pH之外,還必須保證
 
條件.
(3)初篩、復篩宜選擇
 
(固體或液體)培養(yǎng)基,當復篩的培養(yǎng)基中出現
 
即可接種到斜面保藏. 增值培養(yǎng)宜選擇
 
(固體或液體)培養(yǎng)基.
測定亞硝酸鹽含量:取6組相同的泡菜壇,每個壇中加入等量的冼凈滅菌的新鮮蔬菜,再分別倒入等量的煮沸已冷卻的10%鹽水和等量的乳酸菌(分別從泡菜老液中篩選所得).封壇前測定亞硝酸鹽含量,封壇后置于同一環(huán)境中.
(4)在腌制過程中,壇中會出現溶液量增多現象,主要原因是
 

(5)封壇一段時間后,需要開壇測定亞硝酸鹽含量的變化,并進行實驗數據記錄,請設計實驗記錄表:
(6)根據上述的實驗結果,篩選合適的乳酸菌作為菌種來制作泡菜.而最佳食用泡菜的時間,應該選擇
 
時間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胸腺中的T淋巴細胞按免疫功能可分為TH細胞、TC細胞和TD細胞.經巨噬細胞處理過的抗原與TH細胞結合后,TH細胞活化并分泌“細胞因子”.這些細胞因子一方面促進TH細胞增殖,另一方面促進TC細胞、TD細胞以及B淋巴細胞增殖分化,完成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
(1)圖中甲細胞為
 
,圖中信息顯示B淋巴細胞增殖分化通常需要
 
(刺激).
(2)TH細胞活化并分泌“細胞因子”促進TC細胞、TD細胞增殖分化產生為
 
(細胞).
(3)已知HIV的宿主細胞是TH細胞,結合題中信息,解釋艾滋病人最終免疫功能幾乎完全喪失并死于并發(fā)癥的原因
 

(4)拉米夫定是目前治療艾滋病常用藥,主要作用于DNA聚合酶和逆轉錄酶.臨床實驗表明采用拉米夫定治療的患者,3個月以上體內HIV變異的發(fā)生率為30%,且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HIV耐藥性增強.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回答下列有關細胞的問題.
洋蔥(2n=16)為二倍體植物.為比較不同處理方法對洋蔥根尖細胞分裂指數(即視野內分裂期細胞數占細胞總數的百分比)的影響,某研究性學習小組進行了相關實驗,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洋蔥的老根去除,經水培生根后取出.
②將洋蔥分組同時轉入質量分數為0.01%、0.1%的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別培養(yǎng)24h、36h、48h;秋水仙素處理停止后再轉入清水中分別培養(yǎng)0h、12h、24h、36h.
③剪取根尖,用Carnoy固定液(用3份無水乙醇、1份冰乙酸混勻)固定8h,然后將根尖浸泡在1mol/L鹽酸溶液中5-8min.
④將根尖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培養(yǎng)皿中漂洗.
⑤用石炭酸-品紅試劑染色.
⑥制片、鏡檢、計數、拍照.
實驗結果:不同方法處理后的細胞分裂指數(%)如下表.
秋水仙素溶液 清水培養(yǎng)時間
質量分數(%) 時間(h) 0 12 24 36
0.01 24 10.71 13.68 14.19 14.46
36 9.94 11.99 13.59 13.62
48 7.98 10.06 12.22 11.97
0.1 24 7.74 9.09 11.07 10.86
36 6.12 7.87 9.98 9.81
48 5.97 6.78 7.98 8.56
(1)步驟③中“將根尖浸泡在1mol/L鹽酸溶液中”的作用是
 

(2)步驟⑥為了獲得相應的觀察視野,鏡檢時正確的操作過程是
 

(3)根據所學的知識推測,石炭酸-品紅試劑是一種
 
性染料.
(4)根據上表結果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結論:
①質量分數為
 
秋水仙素溶液誘導后的細胞分裂指數較高;
②本實驗的各種處理中,提高細胞分裂指數的最佳方法是
 

(5)如圖為一位同學在步驟⑥所拍攝的顯微照片,形成細胞a 最可能的原因是
 

(6)現有未貼標簽且染色體數目相同的三個細胞有絲分裂兩個時期的6塊裝片,編成1~6號,且已知1、3號確定為同一細胞有絲分裂的兩個時期,其他4塊裝片分別表示另兩個細胞有絲分裂的兩個時期,某同學按順序觀察,結果如下:
編號 觀察結果
1與5 中心體發(fā)出星射線,染色體散亂排列
2 細胞中部凹陷
3與6 細胞中部形成了細胞板
4 細胞兩極發(fā)出紡錘絲,染色體散亂排列
其中表示動物細胞有絲分裂前期與末期的裝片依次是
 

A.1、3號B.4、6號C.5、2號D.4、2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科學家研究發(fā)現一種樹突狀細胞(DC細胞),能參與人體的免疫的過程(如圖示意),請回答下列問題:

(1)DC細胞處理抗原后,細胞外出現特定的結構能與T細胞有
 
作用的受體相結合,激活信號分子(S1、S2)從而激發(fā)T細胞出現免疫效應,此過程稱為細胞間的
 

(2)T細胞發(fā)生免疫效應時,一方面,效應T細胞可直接
 
 (功能);另一方面,它所產生的淋巴因子
 
,
 
(功能).
(3)由圖知,DC細胞在免疫調節(jié)中的具體功能是
 
.當前DC細胞的研究成果已應用于醫(yī)學,DC細胞免疫療法是指通過一定的方法獲取患者的DC細胞,經
 
技術體外增殖后,回輸入該患者體內,提高清除抗原的效果.
(4)免疫調節(jié)不僅積極應對外來抗原的入侵,同時也隨時應對體內的異常細胞,這體現了免疫系統的
 
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我們把一個人在不攝水分的情況下,水分通過呼吸道、皮膚等散失的現象稱為不感覺失水,這種失水的意義在于( 。
A、是保持內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的滲透壓所必需的
B、對于維持細胞內液PH的穩(wěn)定性起著重要作用
C、對于保持機體水和電解質的動態(tài)平衡起著重要作用
D、是保持內環(huán)境溫度的恒定所必需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以下為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病因示意圖.對該示意圖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患者肝細胞膜上缺少膽固醇受體而無法攝取脂質
B、增加極低密度脂蛋白量有助于肝細胞分解膽固醇
C、該家族控制膽固醇脂質受體合成的基因發(fā)生突變
D、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促進了膽固醇向肝臟的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