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選擇高度分化的動物體細胞進行培養(yǎng)有利于獲得大量的細胞 | |
B. | 選擇去核的卵母細胞作為核受體進行核移植可提高克隆動物的成功率 | |
C. | 選擇植物的愈傷組織進行誘變處理可獲得有用的突變體 | |
D. | 生產(chǎn)胰島素可選擇大腸桿菌作為工程菌 |
分析 1、動物細胞核移植是指將動物的一個細胞的細胞核移入一個去掉細胞核的卵母細胞中,使其重組并發(fā)育成一個新的胚胎,這個新的胚胎最終發(fā)育為克隆個體.
2、選用去核卵(母)細胞的原因:卵(母)細胞大,容易操作;卵(母)細胞質(zhì)多,營養(yǎng)豐富;含有促使細胞全能性表達的物質(zhì).
3、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shù)的應(yīng)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徑(微型繁殖、作物脫毒、人工種子)、作物新品種的培育(單倍體育種、突變體的利用)、細胞產(chǎn)物的工廠化生產(chǎn).
解答 解:A、高度分化的細胞已經(jīng)失去分裂能力,因此選擇高度分化的動物體細胞進行培養(yǎng)不會獲得大量細胞,A錯誤;
B、卵細胞的細胞質(zhì)中含有促進全能性表達的物質(zhì),因此選擇去核的卵母細胞作為核受體進行核移植可提高克隆動物的成功率,B正確;
C、愈傷組織細胞處于分生狀態(tài),遺傳物質(zhì)可能發(fā)生改變,因此選擇植物的愈傷組織進行誘變處理可獲得有用的突變體,C正確;
D、為了大量生產(chǎn)胰島素可選擇大腸桿菌作為工程菌,因為大腸桿菌分裂能力強且對環(huán)境污染性相對較弱,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動物核移植技術(shù)、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shù)及應(yīng)用,要求考生識記動物核移植技術(shù)的概念及類型;識記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shù)的原理、過程及應(yīng)用,能運用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甘肅省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甘肅校級期中)現(xiàn)有無標簽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請你通過實驗將它們分開.提供的試劑有:雙縮脲試劑、斐林試劑和淀粉溶液.下列相關(guān)說法錯誤的是( )
A.用雙縮脲試劑可將4瓶溶液分成2組:顯色的一組和不顯色的一組
B.用淀粉溶液可以鑒定稀蛋清和淀粉酶
C.用斐林試劑可以鑒定葡萄糖和淀粉
D.本實驗只使用斐林試劑一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甘肅省高三上第三次考試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會寧縣校級期末)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經(jīng)培養(yǎng)、攪拌、離心、檢測,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帶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離心時間過長,上清液中析出較重的大腸桿菌
B.攪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腸桿菌上的噬菌體未與細菌分離
C.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后,培養(yǎng)時間過長,大腸桿菌裂解釋放出子代噬菌體
D.32P標記了噬菌體蛋白質(zhì)外殼,離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次級卵母細胞的分裂一般是不均等分裂 | |
B. | 姐妹染色單體分離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 | |
C. | 只有同源染色體分離時,DNA分子數(shù)量才減半 | |
D. | 交叉互換是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的組合方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亞硝酸鹽含量 | 封壇前 | 第4天 | 第8天 | 第12天 | 第16天 |
1號壇 | 0.15 | 0.6 | 0.2 | 0.1 | 0.1 |
2號壇 | 0.15 | 0.2 | 0.1 | 0.05 | 0.05 |
3號壇 | 0.15 | 0.7 | 0.6 | 0.2 | 0.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輸入含有HIV的血液 | |
B. | 與患有艾滋病的靜脈吸毒者共用一個針管 | |
C. | 與艾滋病患者握手 | |
D. | 與艾滋病患者共用紋身、紋眉器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