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如圖甲為人體反射弧示意圖,乙為人體內環(huán)境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問題:(注:[]中填圖中序號,橫線上填名稱)

(1)圖甲中a結構稱為突觸,在此處興奮的傳方向是單向的,原因是由于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能接受外界溫度變化刺激的是圖中的[][①]感受器,(序號和名稱全對給1分)對傳入的信息進行分析和綜合的結構是[][③]神經中樞.完成一個反射至少需要2個神經元.
(2)刺激圖甲中②處,在④處能測到膜電位變化,這是因為刺激使感覺神經元興奮,使其神經末梢釋放的神經遞質進入突觸間隙,隨后與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使下一個神經元興奮或抑制.興奮時,膜內外電位是外負內正.
(3)圖乙中細胞生活的內環(huán)境包括⑥、⑦、⑨(填序號)中,目前認為:機體維持穩(wěn)態(tài)的主要調節(jié)機制是神經-體液-免疫調節(jié)網(wǎng)絡.
(4)當圖乙中⑥中水分減少時,其濃度改變會刺激下丘腦產生抗利尿激素,促進腎小管對水分的重新吸收,使尿量減少.調節(jié)體溫平衡的神經中樞是下丘腦.
(5)若圖乙表示胰島組織,當⑥中血糖濃度明顯增加時,胰島細胞合成分泌激素的變化是胰島素增加,胰高血糖素減少.

分析 1、析圖:甲:①是感受器,②是傳入神經,③是神經中樞,④是傳出神經,⑤效應器;乙:⑥是血漿,⑦是組織液,⑧是細胞內液,⑨是淋巴.
2、內環(huán)境由⑥是血漿,⑦是組織液,⑨淋巴構成.
3、抗利尿激素促進腎小管對水分的重新吸收,使尿量減少
4、當血糖濃度明顯增加時,胰島細胞合成分泌激素的變化是胰島素增加,胰高血糖素減少,是血糖含量下降.

解答 解:(1)圖甲中a結構稱為突觸,在此處興奮的傳方向是單向的,原因是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的突觸小泡釋放,作用于突觸后模.興奮在突觸上的傳遞形式是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能接受外界溫度變化刺激的是圖中的①感受器,對傳入的信息進行分析和綜合的結構是③神經中樞.完成一個反射至少需要2個神經元.
(2)刺激圖甲中②處,在④處能測到膜電位變化,這是因為刺激使感覺神經元興奮,使其神經末梢釋放的神經遞質進入突觸間隙,隨后與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使下一個神經元興奮.興奮時,膜內外電位是外負內正.
(3)圖乙中細胞生活的內環(huán)境包括⑥是血漿⑦是組織液⑨淋巴,目前認為:機體維持穩(wěn)態(tài)的主要調節(jié)機制是神經-體液-免疫調節(jié)網(wǎng)絡.
(4)當⑥血漿中水分減少時會使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刺激下丘腦產生抗利尿激素,促進腎小管對水分的重新吸收,使尿量減少.調節(jié)體溫平衡的神經中樞也是下丘腦.
(5)若圖乙表示胰島組織,當⑥血漿中血糖濃度明顯增加時,胰島細胞合成分泌激素的變化是:胰島素增加,胰高血糖素減少,從而調節(jié)血糖濃度,實現(xiàn)內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故答案為:
(1)突觸       單       由于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①]感受器[③]神經中樞       2
(2)神經遞質       突觸間隙       特異性受體         興奮或抑制        外負內正
(3)⑥、⑦、⑨神經-體液-免疫調節(jié)網(wǎng)絡
(4)下丘腦        抗利尿激素       下丘腦
(5)胰島素增加,胰高血糖素減少

點評 本題考查了反射弧的結構,抗利尿激素的作用,血糖濃度的調節(jié),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wǎng)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所示,曲線1和曲線2代表種群1和種群2的耐熱范圍.種群2能競爭過種群1的溫度范圍是(  )
A.低于t1B.在t1℃與t2℃之間C.在t2℃與t3℃之間D.高于t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某同學感冒發(fā)燒,體溫為39℃,伴有輕度腹瀉.與病前相比,此時該同學的生理狀況是( 。
A.呼吸、心跳過快,心肌細胞中ATP大量積累
B.汗液分泌增多,尿量減少,血漿Na+濃度降低
C.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代謝增強,產熱量增加
D.糖原合成增強,脂肪分解加快,尿素合成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發(fā)酵工程的第一個重要工作是選擇優(yōu)良的單一純種,獲得純種的方法不包括( 。
A.根據(jù)微生物對碳源需要的差別,使用不同碳源的培養(yǎng)基
B.根據(jù)微生物中缺乏生長因子的種類,在培養(yǎng)基中增減不同的生長因子
C.利用高溫高壓消滅不需要的雜菌
D.根據(jù)微生物對抗菌素敏感性的差異,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不同的抗菌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甲、乙兩圖分別代表細胞中某一生理過程,丙、丁兩圖分別代表與此有關物質的局部結構圖,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若甲圖代表的過程與丁圖⑤形成有關,則甲圖過程在乙圖中的結構完成
B.丙圖中的虛線,不會出現(xiàn)在乙圖的③中
C.乙圖和丙圖中的①②③含義不同,乙圖和丁圖中的④含義也不同
D.若用35S標記丁圖的大腸桿菌相應物質,用無放射性噬菌體侵染離心后沉淀中出現(xiàn)大量放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關于PCR技術的說法正確的是( 。
A.PCR是一種獲取并擴增目的基因的技術
B.PCR過程中只需要兩個引物分子
C.要用耐高溫的DNA聚合酶和DNA解旋酶
D.延伸的溫度必須小于復性溫度,而大于變性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關于動物細胞培養(yǎng)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培養(yǎng)的細胞每有絲分裂一次即傳代一次
B.原代培養(yǎng)的細胞傳至10代左右時,極少數(shù)細胞衰老死亡
C.傳代培養(yǎng)至50代左右,部分細胞的核型仍可保持不變
D.培養(yǎng)保留接觸抑制的細胞在培養(yǎng)瓶壁上可形成多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技術,進行了“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32P標記T2噬菌體,侵染、離心后32P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
B.35S標記T2噬菌體,侵染、離心后35S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
C.合成子代噬菌體的蛋白質所需原料和能量均由細菌提供
D.該實驗證明了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①②過程中都會發(fā)生細胞的增殖和分化
B.利用此過程獲得的試管苗可能為雜合體
C.培養(yǎng)基1和2的成分在比例上沒有明顯差異
D.此過程的生物學原理是生物膜的流動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