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探究生長素和乙烯對某植物生長的影響,科學家在該植物某一生長周期內,發(fā)現(xiàn)莖中兩種激素的含量和莖段生長情況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推測正確的是( )
A. 莖的伸長與生長素的促進作用有關,與乙烯無關
B. 生長素濃度增高到一定值時,會促進乙烯的合成
C. 莖段中乙烯含量增高,會增強生長素的促進作用
D. 圖中a、b兩個時刻,該植物莖段的生長速度相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細胞呼吸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線粒體不是有氧呼吸的必備條件
B. 無氧呼吸只在第一階段生成少量ATP
C. 葡萄糖是細胞呼吸最常利用的能源物質
D. 水果貯藏在完全無氧的環(huán)境中,可將有機物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下學期第一次階段性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為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循環(huán)示意圖,圖中A、B、C代表生態(tài)系統(tǒng)成分,數(shù)字表示碳的流動.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生產者、B、C、A構成了兩條食物鏈
B.①②⑥⑦為CO2形式,③④⑤為有機物形式
C.③④⑤⑥⑦之和等于生產者同化的碳的總量
D.經③流向B的碳全部儲存于B體內的有機物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下學期第一次階段性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從裸巖到森林的演替過程包括以下幾個階段:地衣-苔蘚-草本植物-灌木-森林階段。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這屬于初生演替,與火災后的草原、棄耕的農田所發(fā)生的演替一樣
B. 演替過程中灌木逐漸取代了草本植物主要原因是其較為高大,能夠獲得更多的陽光
C. 物種多樣性增大,競爭越來越激烈,森林階段生物之間不存在競爭
D. 首先定居在裸巖上的植物為地衣而不是苔蘚或草本植物,是因為地衣在競爭陽光、空氣中處于優(yōu)勢地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下學期第一次階段性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樣方法是生態(tài)學研究中經常使用的調查方法。以下關于樣方法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用樣方法調查森林喬木豐富度時應對各樣方數(shù)據求平均值
B.蚜蟲呈集群分布,不宜采用樣方法調查蚜蟲的種群密度
C.調查某雙子葉植物的種群密度應在植物生長密集處取樣
D.調查蝗蟲幼蟲種群密度應根據地段形狀確定取樣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張家口市高二(實驗班、普通班)3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列舉了幾種植物的育種方式,請據圖回答相關問題:
(1)甲育種方式稱為________________,該過程用到的酶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愈傷組織的細胞排列疏松而無規(guī)則,是一種高度 _______化的呈無定型狀的________細胞。
(3)通過丁方式可以獲得脫毒苗,培養(yǎng)過程中c常常取用莖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方式將外源目的基因導入受體植物細胞,最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5)甲、丙兩種育種方式與傳統(tǒng)雜交育種相比,其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張家口市高二(實驗班、普通班)3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示“番莉一馬鈴薯”雜種植株的培育過程,其中①〜⑤表示過程,字母表示細胞、組織 或植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過程①需要將植物組織置于含有纖維素酶和果膠酶的低滲溶液中
B. 過程②要用聚乙二醇等方法誘導原生質體融合,主要依據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原理
C. 過程④⑤需要根據生長發(fā)育進程更換不同的培養(yǎng)基
D. 最終得到的植株相對于番茄和馬鈴薯而言發(fā)生了染色體數(shù)量變異,不具有可育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張家口市高二(實驗班、普通班)3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將生長激素基因通過質粒介導進入大腸桿菌細胞內,來表達產生生長激素.已知質粒中存在兩個抗性基因:A是抗鏈霉素基因,B是抗氨芐青霉素基因,且目的基因要插入到基因B中,而大腸桿菌不帶有任何抗性基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導入大腸桿菌的質粒一定為重組質粒
B.RNA聚合酶是構建該重組質粒必需的工具酶
C.可用含氨芐青霉素的培養(yǎng)基檢測大腸桿菌中是否導入了重組質粒
D.在含氨芐青霉素培養(yǎng)基中不能生長,但在含鏈霉素培養(yǎng)基中能生長的可能是符合生產要求的大腸桿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上海市高三3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光身長翅與毛身卷翅果蠅雜交后,F(xiàn)1代全為光身長翅。F1代雌果蠅的測交后代中,光身長翅:光身卷翅:毛身長翅:毛身卷翅為4:1:1:4,則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間的交換值是
A. 5% B. 10% C. 20% D. 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